梁攀攀
北京中學自建校之初,就非常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和發展工作。她實施文化立校、民主治校、學術興校、開放辦學的發展策略,于2015年3月成立了青年教師發展協會。目前,學校共有青年教師(工作年限
5年以下)30人,占全校教師的三分之一。
青年教師是學校發展的生力軍,是學校發展的未來,其素質直接關系到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可持續發展。在這里,教師的生活豐富多彩,成長也各具特色。
一、“師徒結對”,發揮學校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
北京中學有個傳統,就是鼓勵青年教師先向身邊的榜樣學習。為此,學校會舉辦“師徒結對”活動,將在教育教學一線、有豐富經驗的教師聘為師傅,和新入職的教師“結對”,在教育和教學方面進行指導,解決新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其初為人師時遇到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幫助新教師快速成長。學期中,教師發展中心會作為連接師徒的橋梁,分別對“師傅”和“徒弟”的工作(學習)進展情況、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實際需求進行調研,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交流對話,從側面幫助新教師進步。同時,特級教師、老教師的一些教育教學經驗,也會通過文字的形式得以固化,提升新教師的理論水平。
二、活動豐富接地氣,真正滿足青年教師的需求
青年教師發展協會舉辦了多次“對話特級教師”活動,充分發揮特級教師的輻射作用。比如,我們身邊的物理特級教師馮老師,平時不善言談,但談論起教育教學,便有說不完的話,會講述自己的教學方法、把控課堂的秘訣,對諸如此類的話題都娓娓道來。再如,政治特級教師范老師,對教育充滿激情,堅持創作,多次參加全國各類教學論文、科研課題并獲獎,真可謂筆耕不輟,為我們青年教師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通過這些活動,青年教師更多的是被特級教師對學生、對學科、對教育的那份愛所感動,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他們身上的教育情懷,加深了青年教師對教育的理解。
青年教師發展協會在組織活動時一次次走進教工之家。教師坐在一起,邊喝茶邊研討,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敞開心扉,不再拘謹,不會擔心自己提出的問題“小兒科”。特級教師也毫無保留,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青年教師,達到了很好的培訓效果。
三、學術引領,促進青年教師專業發展
學校實施學術興校。自2014年以來,我們在朱小蔓教授團隊引領的教師情感表達項目的支持下,開展了“青年教師教育敘事工作坊”和“觀課議課活動”。青年教師發展協會開展了讀書分享、教育電影賞析、教學課例評析等一系列活動。2015年的一次電影賞析活動的主題是觀看電影《孩子王》,許多教師在觀后寫下了長達萬字的觀后感。在賞析環節,青年教師交流、分享,并與自身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發自內心地講述自己的教育故事,體會教育的意義。
在這樣的研討會上,我們拋開學科界限,分享、交流著學習感受和自己的教育故事。它影響了青年教師的教育觀,讓他們理解到充滿愛和信任的課堂才能感染學生、鼓舞學生。可以說,這些活動在很大程度激發了青年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讓培訓效果能夠及時地落到實處,落到青年教師日常的教育教學中。
四、“跟自己比”,參加校內基本功比賽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素和基礎,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和保證。在校內,青年教師間也會舉行基本功比賽。比如2015年,青年教師發展協會舉辦了說課比賽,不同學科的教師從專業角度精心準備說課稿,邀請朝陽區相關學科教研員、校內特級教師進行點評和指導,促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提升。再如,2016年學校在青年教師間進行了板書設計比賽、演講比賽等活動,大家開展自我評價、自我激勵,鍛煉自身的綜合能力。我們將這些活動用心記錄下來,分享自己的教育哲學。據初步統計,青年教師平均每人每學期的教學隨筆、敘事工作坊心得、學習總結等都有數十篇。
五、青年教師團隊發展見成效
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革新教學方式,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比如,青年地理教師大膽嘗試,將課堂搬到室外,讓學生在地理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地理課堂上,學生或坐在碩大的地圖上學習中國鐵路,或走出教室繪制校園平面圖。青年物理教師利用信息化手段輔助教學,利用iPad進行有效教學,課余時間幫助學生在線答疑。這既可以節省時間,又能增強教學實效性,其制作的電子課件也廣泛得到同行的好評,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此外,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創辦的社團貼近生活,可將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青年舞蹈教師開展了舞蹈選修課程,巧妙地將舞蹈練習內容設計成需要家長支持和監督的“作業”,并在期末舉辦舞會,培養學生優雅氣質的同時,加深學校與家長的溝通,為家校合作搭建新的橋梁。再如,青年生物教師的觀鳥社團,創辦三年多來,學生始終在堅持不斷地觀察和探索。
同時,青年教師也不斷地借助課外教育資源,開展校內培訓,掌握信息化技術,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需求。比如,新任班主任的班級微信公眾號,開辟諸多欄目,和學生共議大事,人人參與班級管理,在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歷史教師的“良師益友聊文博”公眾號,將學科知識、名人講堂等內容,有效地整合到互聯網中,形式新穎,可達到很好的育人效果。
學校放眼世界,又植根于中華。青年教師也非常注重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參加首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成果評選活動,多人獲得優秀個人、優秀成果等殊榮,并利用傳統體育項目,如武術、舞龍、舞獅等弘揚體育精神,傳播中華傳統文化,達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近年來,我校始終關注、關心青年教師的培養和發展工作,為青年教師的發展創造空間。通過校內、校外的培訓,依托青年教師發展協會和教師發展中心做了大量的工作,從不同層面為青年教師的培訓注入活力,有效地提高了青年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而青年教師這支隊伍,也會為實現北京中學“世界因我更美好”的理念而繼續前行。
(作者單位:北京中學)
責任編輯:孫建輝
sunjh@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