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映舉
新課標加強了對于小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視,這是因為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不僅有利于小學生探求知識,同時也有利于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這一背景之下,在小學建立軟、硬件設施齊備的圖書室便必不可少。對于各個方面條件都較為艱苦的農村小學來說,建立圖書室便更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在多年從事農村小學圖書室的建設與管理經驗的基礎上,主張應在創設條件、管理創新,以及豐富活動這三個層面上進行農村小學圖書室的建設。
新課標農村小學圖書室“小學三四年級學生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五六年級學生擴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這段話是小學語文新課標對小學中、高年級課外閱讀的總量要求。作為農村小學,要實現這一要求只有充分發揮圖書室的作用,在學校,圖書室是學生學習的第二課堂,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是開闊學生視野,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是他們成長、成才的基地。怎樣才能充分發揮圖書室的作用呢?
一、創設條件
“會閱讀、會學習”需要一個富有文化氣息的生活環境。這種環境其實也是一種文化,通過精心設置,整齊美觀的書架,色彩和諧的布置,琳瑯滿目的報刊,再加上充足的陽光、燈光以及格言鼓勵,圖書室才能讓人賞心悅目,讓師生心中涌起愛書、讀書的欲望。
1.硬件設施必不可少
對于很多農村小學來說,地處邊遠山區,大都采用了地地道道的農村寄宿制。在教師缺編、教室緊缺、功能室缺位的情況下,仍然需要抽出約150平方米的教師或者走廊,以及制定能夠容納10萬冊圖書的書架或者書柜,作為學校的圖書室和閱覽室,營造出適合小學生的閱讀環境。
2.建立科學的目錄檢索系統
為了方便學校管理,同時方便學生閱讀,可以建立科學、全滿的目錄檢索系統,能最大程度地縮短檢索時間,提高圖書管理效益。以目錄分類號為標目的款目稱為分類款目,它是分類號的重要組成部分,如若條件允許,可以與專門從事學校圖書回溯建庫工作的單位合作,共同編制詳細的目錄檢索系統,這樣更方便于教師和學生平時的檢索,又便于圖書的補給與更換。
3.完善排架,更新導引標識
為了使各項服務工作更加貼近讀者,遵循圖書分類排架規則對圖書進行全面整架,實現嚴密規范排架。為了讓讀者利用圖書資源更加得心應手,需要對全室的書架進行科學標識,使圖書標引更加規范。
二、管理創新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是一個國家,一個學校,還是一個圖書室,都一樣需要“規矩”。圖書室沒有了制度,就不能保證圖書室的合理、有效使用。于是,針對圖書室的管理工作,學校需要安排專人管理圖書,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職責,如《圖書管理制度》、《圖書借閱制度》、《圖書維護與賠償制度》、《圖書管理員職責》等等,逐步將圖書室管理工作規范化、科學化,為正確、高效地使用圖書室、閱覽室提供有利的保障。
1.熱情的服務態度
在圖書室的管理上,也需要做到熱情的服務態度。做好圖書借還、整理及破損圖書修補工作。熱情地為每位師生提供最便捷的服務。為了節省師生的時間,需要在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下功夫。一是勤整理,對師生歸還的圖書及時歸類上架;二是勤檢查,對師生在借閱時抽亂、插錯的書籍勤查找;三是勤過目,到書架勤看一看,對圖書的位置了如指掌。為師生查找資料時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2.創新的借閱方式
可以在學校采用以班級集體為主的借用方式,借書還書時按照先后順序在指定的路線上排好隊,并保持安靜,聽從圖書管理員的安排和引導。借書時還必須在相應班級的《圖書借閱登記表》上填上姓名、日期,借書時間為周一至周四課間及午、晚休期間。周五為還書日,還書時也要填上還書日期。
同時,學校可以安排每周固定的集中閱覽時間,如每周星期三下午3:00~5:00,全校閱讀組學生到閱覽室讀書時間。另外一種方式,就是一些語文老師可以根據自己上閱讀課的需求,要求帶學生到圖書室閱覽圖書的,可直接到圖書室閱覽。
三、豐富活動
圖書室里成千上萬冊的藏書,常常讓孩子們為之驚嘆,為之流連忘返。對孩子們來說,圖書室是他們最大最好的課堂,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走進這個大課堂,激發他們更高的讀書熱情,可以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
1.同寫讀后感活動
圖書室可以定期舉辦“讀同一本書,寫同一讀后感“的活動,定期設定一本書,讓少兒讀者閱讀,并在一定期限內上交讀后感,從大量的讀后感中選擇優秀的讀后感進行獎勵并裝訂成集,通過獎勵的形式,更能激發少兒們閱讀的興趣,使他們在閱讀的年齡遠離手機、電腦等科技產品,充分吸取知識養料,為日后成為社會主義建設棟梁之才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2.相互薦書活動
在薦書活動中,邀請讀者就自己喜歡的一本書進行推薦,并說明自己推薦這本書的原因。在這種相互的推薦下,對于拓展少兒們的閱讀視野,充分認識一本書的能力,會有著顯著的提高。
3.古詩誦讀活動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小學階段背誦優秀詩文不少于60篇。因此,學校可組織教師從中國古代浩如煙海的詩歌寶庫中,精心挑選一些適合學生誦讀的古詩,編成小冊子,讓學生隨身攜帶,日日誦讀。每兩周開展一次古詩背誦比賽。這樣,既激發了學生課外學習古詩的興趣,又增加了學生的文化底蘊,對塑造學生健康人格有極大的幫助。
4.經典精讀活動
經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精華。讓學生讀經典,可以讓他們穿越時空,與古今中外大師對話、與圣賢交流,可以培養他們對文學的情感,在和書本擁抱,跟人類崇高的精神交流之中體驗生命的價值。
除此之外,加強讀書交流,搭建多彩平臺,使學生在交流中受啟迪、增學識,共同進步;開展“同游百科園”“書香校園”主題讀書活動;開展“假日書樂會”“我與好書相伴”等讀書競賽活動,與此同時,還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報刊舉辦的讀書讀報知識競賽、讀書征文比賽,使每位學生都能從中樹立起自信心、自豪感和成就感。
總之,堅持以讀者為本、以服務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為宗旨,創造性地開展圖書室的管理工作,努力為師生的閱讀創造條件,真正做到服務于教學,服務于學生,讓學校圖書室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和作用,以充分發揮圖書室資源的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