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恩怡
[摘要]目的 探究痛風性關節炎患者接受家庭醫生干預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1~12月廣州市荔灣區華林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痛風性關節炎患者200例,根據干預方式的不同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則接受家庭醫生干預,對比兩組患者干預有效性、生活質量的差異性。結果 兩組患者干預后生活質量均較干預前改善,實驗組生活質量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干預后治療的總有效率(92.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6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痛實驗組患者接受家庭醫生干預,可以促進臨床癥狀的緩解,改善其環境、社會、心理、生理相關的生活質量,從而使患者可以保持更加積極的狀態接受治療,改善預后。
[關鍵詞]家庭醫生;痛風性關節炎;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7(a)-0178-03
Family doctors interfere with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gouty arthritis
YANG En-yi
Hualin Street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Liwan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Guangzhou 51013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amily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gouty arthritis.Methods In Guangzhou City,Liwan District Hualin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atients with gouty arthritis in 200 cases,the object of study selected time for the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ways of intervention,the contrat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family doctor,compared two groups of gouty arthritis patients of intervention effectiveness and quality of life.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gouty arthritis after intervention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control group(P<0.05);the total efficiency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the experimental group (92.0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4.00%),P<0.05.Conclusion Intervention by family physicians of patients with gouty arthritis,can promote the clinical symptoms,improve the environment,social,psychological,physiological and related quality of life,so that patients can maintain a more positive state of treatment,improve the prognosis.
[Key words]Family doctor;Gouty arthritis;Quality of life
痛風性關節炎是指患者體內的尿酸鹽在其關節和關節周圍沉積所引發的炎癥反應性疾病,其在軟骨、滑囊、關節囊組織中較易出現,且具有一定的遺傳性[1-2]。有調查顯示,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正呈逐漸上升的趨勢[3]。痛風性關節炎主要臨床癥狀包括關節腫脹、疼痛,對患者生存狀態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應加強此類疾病的早期有效治療十分必要。有研究表明,部分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在治療時,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出現治療依從性下降,導致其疾病反復發作,影響生活質量[4]。家庭干預在該病患者治療中應用,能夠在健康知識、飲食、行為等給方面給予干預,可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接受治療,增加對疾病的了解程度,保持積極的狀態配合相關治療干預。本文主要對痛風性關節炎患者接受家庭醫生干預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作出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12月我社區痛風性關節炎患者200例,根據干預方式的不同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本研究已經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均知情同意。對照組男性5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齡(41.23±5.02)歲,平均病程(19.56±0.58)年。實驗組男性6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齡(42.01±5.69)歲,平均病程(20.10±0.69)年。兩組患者均經臨床檢查確診,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即采用有效的措施來使其保持樂觀的態度,積極給予其心理疏導,促進治療自信心的增加,指導患者保持低蛋白質、低鹽、低脂、低嘌呤飲食。若患者同時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等,則積極控制其合并癥。實驗組患者接受家庭醫生干預,具體方法為:①家庭教育。由專業的醫生為患者和其家屬實施健康教育,每次健康教育的時間為60~90 min,根據患者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采用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實施健康宣教,講解有關痛風性關節炎的預防和治療常識,使其更加清晰對疾病的危險因素、特征以及并發癥的情況進行了解。②家庭干預。相關醫生定時對患者進行上門干預,指導其家庭交流的正確方式,指導其對藥物治療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癥狀及處理措施,耐心解答患者或其家屬提出的疑問。若患者出現復發征兆,則應隨時進行家訪。可定時組織家庭集會,鼓勵其進行治療,并積極對治療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解決,并建立網絡支持,使患者可以隨時對其疾病情況進行咨詢和了解。③飲食干預。在家訪中,了解患者的飲食情況,合理為其制定飲食計劃,若患者處于疾病的急性期,則應囑咐其每天嘌呤攝入量應在100~150 g,適當提高碳水化合物含量;若患者處于疾病緩解期,則可酌情增加含有嘌呤的食物,避免食用動物內臟等高嘌呤含量的食物。同時為其普及膳食營養相關的知識,增加其對飲食的重視程度[5-6]。④行為干預。根據患者的體質,為其制定長期、合理以及有計劃性的運動方案,適當減肥,注意其受損關節的保護,若其處于急性期,則應實施冷敷,若處于緩解期則加強康復鍛煉,避免出現關節萎縮。兩組患者均接受相關干預3個月。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干預后的生活質量用生活質量量表(WHOQOL-BREF)進行評價,包括環境、社會、心理、生理這4個方面,其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7]、療效(顯效:患者的關節功能正常,癥狀體征較干預前明顯改善,對其進行血檢測,則相關指標好轉;有效:患者的關節功能、癥狀體征、血檢測結果較干預前改善;無效:患者的關節功能、癥狀體征、血檢測結果較干預前基本無差異;以顯效+有效作為治療的總有效)[8]進行觀察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錄入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所有數據均符合正態分布,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生活質量的比較
兩組患者干預后生活質量均較干預前改善,實驗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
實驗組患者干預后的總有效率(92.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64.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患者的嘌呤代謝紊亂、尿酸排泄功能受損等會導致體內的尿酸鹽在關節腔、關節囊、軟骨、滑膜腔、骨質處沉積,使患者的關節周圍組織出現紅腫熱痛,疼痛較為劇烈,痛如刀割,呈慢性發作,常導致患者出現對行走恐懼的情況[9-10]。
有調查研究表明,隨著人們飲食方式的改變,使得酸性體質的人數呈上升的趨勢,人體中血尿酸升高,會增加其出現痛風的概率,若患者的疾病不能得到合理的防治,則會對其器官功能造成損傷,疾病晚期患者會出現腎衰竭、關節骨質破壞的癥狀[11-12]。
家庭醫生干預應用于痛風性關節炎患者中有較高的價值,可通過隨訪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為其制定針對性的運動干預、飲食干預,合理控制嘌呤類食物的攝入量,避免出現關節萎縮的情況[13-14]。加強患者家庭教育,可以增加患者及家屬對痛風性關節炎的危險因素、防治知識的了解,更好遵循醫囑進行治療。定時上門干預,了解患者的疾病動態,對其存在的疑問進行解答,定時組織家庭集會、建立網絡支持則可為患者病情咨詢提供支持,更好接受相關的治療[15]。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干預后生活質量均較干預前改善,實驗組生活質量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干預后的總有效率(92.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64.00%),P<0.05。本研究結果與唐利華等[15]的研究結果相同,表明家庭干預在關節炎患者治療中具有較高的價值。
綜上所述,在痛風性關節炎患者中實施家庭醫生干預,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等癥狀,改善其關節功能,從而促進其疾病的改善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張黎,鄧姝.關節鏡下治療痛風性膝關節炎的護理及康復要點[A]//第二十屆全國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第二屆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骨傷科學術年會、第十九屆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577.
[2]文振華,李敬揚,羅筱雯,等.類風濕關節炎合并抑郁狀態的發生率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2, 16(2):120-123.
[3]曾越,陳明巖.社區干預聯合家庭照顧對骨關節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34):3861-3862.
[4]王海清,葉云鳳,饒珈銘,等.廣州15歲及以上人群風濕性關節炎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5,19(10):999-1002.
[5]余霄龍,李楊,李恩澤,等.穿虎痛風合劑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4,30(1):49-51.
[6]龔興平,陳蓮花,王洪梅,等.扶他林乳膠劑聯合地塞米松貼敷治療痛風急性關節炎期的護理體會[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5):251-252.
[7]翁蔚宗,姚磊,曹烈虎,等.微型鎖定鋼板關節融合術治療足部痛風石性關節炎療效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4, 22(23):2128-2132.
[8]姬艷波,韓宏妮,陳立忠,等.208痛風合劑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中醫正骨,2012,24(10):20-25.
[9]張遂連.微信在痛風性關節炎出院患者延續性護理中的應用[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6,5(10):64-66.
[10]馬夢暉,史臨平,馬堅,等.中醫體質學說在痛風性關節炎護理中的應用[J].中醫正骨,2013,25(7):79-80.
[11]楊福成,張向敏,張朝陽,等.關節鏡下關節清理治療膝關節痛風性關節炎的療效分析[J].微創醫學,2016,11(3):361-363.
[12]朱艷,俞紅五,潘喻珍,等.刺血加艾灸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15,35(9):885-888.
[13]張群慧.護理干預對痛風性關節炎患者遵醫行為及治療效果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4,(17):62-64.
[14]翟惠嫦.個體化護理在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3):31-32.
[15]唐利華,楊春紅,楊少麗,等.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在幼年特發性關節炎患兒的應用[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5, 32(5):860-861.
(收稿日期:2017-04-24 本文編輯:崔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