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姣姣
(西安培華學院,西安 710125)
面向區域市場的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機制構建
莫姣姣
(西安培華學院,西安 710125)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對于區域市場而言,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滿足時代對于創新人才的需求。而民辦高校作為地方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人才培養模式有著不同于公辦高校的特色,主要著眼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只有適應區域市場需求,構建面向區域市場的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機制,才能適應國家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求,從而更好服務于區域經濟的發展。
區域市場;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機制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影響國家發展的不僅是GDP的增長速度,而且是創新發展的速度。當前,我國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創新能力已經成為一個國家快速發展的強勁動力。而民辦高校作為地方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人才培養模式有著不同于公辦高校的特色,主要著眼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只有適應區域市場需求,構建面向區域市場的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機制,才能適應國家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求,從而更好服務于區域經濟的發展。
(一)區域市場對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影響
1.使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發生了根本轉變
人才培養模式對于人才培養的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制約著學校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面向區域市場進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滿足當地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根據企業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才培養。因此,地方民辦高校應結合區域市場需求,構建面向區域市場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這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在今后的就業創業中更好適應區域市場的發展,為區域市場提供良好的人才保證。
2.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
創新創業型人才能夠優化區域市場的產業結構,提高區域市場的經濟效益。地方民辦高校肩負著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責任,應當有效結合區域市場的發展情況,分析區域市場和創新創業人才之間的關系,將學校的學科和專業進行科學的調整,合理安排有關創新創業教育的知識結構體系,使創新創業型人才能夠在區域市場中發揮有效作用。
(二)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促進了區域市場的發展
1.為區域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Thodore W.Schults曾指出,個人通過一定的教育投資而獲得能夠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專業能力,并且形成了一套能夠順應當時生產方式的工作態度,從而有效提高了個人在企業當中的工作效率,為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創新創業型人才掌握了一定的創新知識,能夠為區域市場注入具有創新性的動力,從而促進了區域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2.提高了區域市場的競爭力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科技創新已經成為了促進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當前國家對于創新知識的高度重視,使得創新創業型人才成為企業中最具有價值的資源。地方民辦高校對于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不僅能夠促進自身發展,還能夠滿足區域市場的需求。創新創業型人才能夠加快區域市場發展的速度,保障區域市場的建設,提高區域市場的競爭力。
(一)理論知識
一個人能否創業成功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其中理論知識是最重要的基礎。創新創業型人才首先應學好理論知識,了解區域市場的政策法規和經濟發展特點,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從而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實踐技能,才能結合區域市場進行創業選擇。
(二)實踐能力
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而企業會通過學生為企業所帶來的業績來評價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實踐能力的評價比理論知識的評價要高得多。因此,與理論知識的學習相比,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具有更為關鍵的作用。
(三)創新思維
創業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在創業活動中,學生常常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陷入困境,這就需要通過創新思維打開思路。在地方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多種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其能夠結合區域市場的特點產生更多創業點子。
(四)創業能動性
創業能動性主要指的是創業者對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困難和問題時,創業者能夠通過各種方式來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堅持到創業成功。在創業過程中,學生必須保持積極的態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夠有效發揮出自身的潛能。所以,激發學生的創業能動性至關重要。
本文立足于區域市場,結合民辦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從價值體系、理論體系、方法體系三個層面構建面向區域市場的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機制。
(一)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目標
第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人只有在具有了一定意識的情況下,才能夠做自己想要做的事,進而有效發揮自身潛能。所以,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至關重要,它是創業的原動力。第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思維對于學生創業活動的成功起到關鍵作用。因此,民辦高校教師應充分了解區域經濟特點,促進產教融合,結合區域經濟的發展方向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對區域市場的特點有更深刻的洞察力,進而針對區域市場產生創新的創業構想。
(二)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機制構建
1.價值體系層面
王晶晶曾將Jeffry A.Timmos提出的設定創業遺傳代碼認為是非功利性模式,主要指的是,學校利用特有的教育方式傳授給受教育者一定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受教育者的創業素質,受教育者能夠通過自身的這種創業優勢來有效推動經濟發展。與非功利性模式相比,功利性模式著眼于提高創業的成功率,能夠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緩解就業壓力。就地方民辦高校而言,應當根據各個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不同情況來進行價值體系的區分,將非功利性模式和功利性模式進行有效結合。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個體的發展,還能使創新創業教育更好服務于區域經濟。
2.理論體系層面
地方民辦高校應當結合非功利性模式和功利性模式來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本文主要結合區域市場的特點以及全球比較有名的商學院的創業教育模式,構建出一套面向區域市場的創新創業教育理論體系。該理論體系主要包含了培養方案、管理機構、平臺服務以及培養質量四個部分。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和作用如圖1所示。

圖1 理論體系內部關系
在該體系當中,管理機構負責制訂培養方案,實施平臺服務以及監管培養質量管理。而培養方案、平臺服務和培養質量之間也能夠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該體系能夠更好針對區域市場的特點構建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機制。
3.方法體系層面
第一,管理機構。管理機構包含了機構設置、機構職能以及配套政策。其中,機構設置包含了輻射模式、磁石模式以及聚焦模式。機構職能又包含了管理職能和研究職能。配套政策是指符合地方經濟發展的特色政策、配套資金等內容。這就需要地方政府研究和完善相關的管理職能和配套政策,促進公辦高校和民辦高校平等待遇,消除政策歧視,為地方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提供良好條件。第二,平臺服務。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構建是有效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地方政府、企業和高校應建立溝通聯動機制,結合區域產業特點,構建跟產業對接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促進學生創業項目的孵化。第三,培養方案。培養方案包含各個地方民辦高校的教學方法、培養目標、師資隊伍等內容。地方民辦高校應根據區域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和自身人才培養特點,制訂出一套符合本校特點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案,并通過引進行業導師、校企深度融合等方式使人才培養目標得以落實。第四,培養質量。培養質量可以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進行衡量。從主觀上來看,培養質量主要包含學生在創業教育中所學到的創業知識、創業興趣、團隊合作能力等內容。從客觀上來看,創業教育為區域市場帶來創業績效、企業的就業職位數、創業成功率等內容。地方民辦高校應根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構建出科學的創新創業性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按照質量評價體系的要求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從而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區域市場和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之間有著很大的聯系。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能夠為區域市場的發展提供動力,提高區域市場的競爭力。而區域市場能夠改變高校人才培養的模式,促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面向區域市場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還必須在創業過程中具有著一定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因此,地方民辦高校從價值體系、理論體系、方法體系三個層面構建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機制,才能培養出符合區域市場發展的創新創業型人才。
[1]張改蓮.民辦高校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問題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14):134-135.
[2]師曉莉,王睿.民辦高校創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的機制研究[J].中國商貿,2013,(32):112-113.
[3]馬曉春.構建面向區域經濟的地方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研究[J].河南社會科學,2012,(2):101-103.
[責任編輯 杜 娟]
G961
A
1673-291X(2017)20-0075-02
2017-04-16
2017年度陜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陜西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2017Z015)
莫姣姣(1982-),女,廣西柳州人,碩士,副教授,從事公共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