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學校教育的建設也愈發深入和廣泛。學校的檔案建設也顯得尤為重要。學校檔案記錄了學校的發展歷史,記錄了學生在校期間德智體等各方面的發展情況,是學生在校表現評估的重要依據,也是學校管理在不斷發展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針對學校檔案管理工作現狀及今后改進方向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學校;檔案管理;現狀;改進
在現代信息社會環境下,學校管理工作中的各個方面都在改變,檔案管理工作正在接受嚴峻的挑戰。為了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社會的發展,適應現代社會的變遷,檔案管理工作也需要與時俱進。在信息社會的大背景下,檔案管理工作對于學校發展來說至關重要,通過現代化的管理方法,提升學校檔案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有效推進學校檔案管理工作的改革與創新,是學校檔案工作建設的重點。
1 學校檔案工作的主要內容
學校檔案包括學校行政檔案、教學檔案以及學生檔案,記錄著全校師生在生活方面和學習教育方面的重要資料,對在校師生的考核和晉升干部選拔有著重要作用。首先,學校檔案的建立,對各個校區展開的教學研究、總結教學經驗、進行學術探討、開展教學測評、提高教學成果有著重要的參考和借鑒的作用。是對教學成果以及教學質量評測的一個重要依據,也是改變教學方向,提高教學層次的重要憑證。在整體上體現了一個學校的校風和教學水平。其次,學校檔案的建立,對在校學生各方面的表現有一個全面的記錄和測評。青少年作為未來社會的接班人,需要德智體的全面發展。學校的輔導員和班主任需要對每個學生在各個階段的檔案信息,進行不斷的收集和測評,來推動學生的管理工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不同學習階段,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加以分析比較,結合經驗,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校風建設,對學生的管理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最后,對于下一階段的學校及用人單位而言,學校檔案的建立,讓學生在升學時或者在企業和用人單位招聘時,能夠更加真實客觀的了解學生的在校表現,是擇優錄取的主要途徑。畢業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進行自主擇業。因此,建立完善的學校檔案,對于學校、學生、乃至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 學校檔案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2.1 學校檔案管理思想陳舊
目前,對于某些單位領導、檔案工作者而言,對檔案工作的認識還停留在可有可無、封閉傳統的認識中。對學校檔案管理的不重視,認為檔案不過是存儲一些過去的資料,沒有利用什么價值,意義不大。對于收集到的檔案資料,也只是簡單分類,沒有經過認真審查和鑒別,其真實性、完整性,也嚴重缺乏。這種封閉陳舊的思想觀念,導致檔案管理者在工作上的輕視不認真,檔案管理服務意識淡薄,直接影響了檔案工作的發展。
2.2 學校檔案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傳統封閉式的學校檔案管理方法,導致學校檔案管理理念落后,管理監管力度不足。學校檔案在傳遞的過程中,存在遲交,遺漏,不完整的現象存在,甚至還會出現內容空乏,弄虛作假的情況。有些學校雖然建立了檔案管理制度,但并不完善,有的學校,雖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卻沒有及時的監督檢查,制度也僅僅是一紙文書,沒有得到嚴格的執行。因此,導致了學校檔案信息的不完整。
2.3 學校檔案管理硬件條件的落后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紙質檔案管理方式已經落后,信息化占據著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計算機輸入的方式將大大增大學校檔案管理的效率。紙質化的信息傳遞,不僅阻礙了檔案的傳遞效率,也難以確保檔案的完整性,給檔案的保存也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學校檔案管理硬件條件的落后,延緩了學校的工作效率,同時也阻礙了學校檔案建設的發展。
3 提高學校檔案工作的有力措施
3.1 加強學校檔案管理意識
首先,校領導要重視起學校檔案管理工作,認真學習研究《檔案法》的精神,結合院校的實際情況,做好《檔案法》的宣傳,使在校職工增強檔案管理意識,人人都做到重視檔案工作、支持檔案工作、并且主動維護檔案工作的新氣象。同時,要認真培養檔案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優秀,業務素質能力高的檔案工作團隊。學校檔案的工作人員要有正確的三觀意識和甘愿幕后的責任心,能夠熟練掌握檔案管理的業務工作能力,有廣博的科學文化基礎,在社會進步中涌現的新科技中,熟練運用現代化的管理辦法和技術,實現學校檔案管理的科技信息化。并通過不斷參觀學習其他院校的先進工作管理經驗,進行長期或者短期培訓,全方位的提高檔案工作人員的素質,更好的適應新形式下學校檔案管理的特點,發揮出檔案的各種價值。其次,要把檔案工作的經費列入學校預算,配備必要的工作設備,將檔案建設列入學校基礎建設,改善工作環境,調配好各方面的資源,才能把檔案工作做的更加出色。
3.2 建立完整考核制度
根據教育部的相關法規,結合《檔案法》的主要精神,從人員、思想、設施等方面著手,不斷完善學校檔案管理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在實際工作中有法可依。各部門要全程監督檔案負責人的檔案管理工作,同時作為業績考核依據之一。并且將行政檔案與教學檔案合二為一,在內容上整理優化,合理利用各部門檔案材料的優勢,根據不用的教學方向,以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及執行情況為主線,反映出教學在實踐中的基本面貌,遵循檔案管理的基本規律。各部門記載的教學活動必須與實際情況相符,若有出入,必須及時檢查更正。其次結合運用紙質文檔和電子文檔,在科學鑒定的基礎上,保證數量和質量,合理的對不同性質的學校檔案進行保管與利用。建立完整的崗位責任制、考核評分制度等等,引入競爭機制,使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產生危機感,不斷激勵自己提高學校檔案業務服務水平。加重各部門對學校檔案的重視,提高我們的檔案工作效率。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政治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創新,我們對于檔案管理的模式也要有不斷的創新突破。只有適應了新的形式,不斷提出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思路,打破陳舊傳統的管理模式,在不同的階段和環節,認真研究學校檔案信息在管理建設上出現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制定有效的管理辦法,施行現代化、信息化管理,讓學校檔案在正確的軌道上快速發展,更好的為學生、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廖穎.對增設“學生類”檔案的質疑[J].檔案學通訊,2015,02:89-93.
[2]王紹忠.檔案定義研究述評[J].檔案工作,1990,08:29-34.
[3]王成.當前學校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辦公室業務,2012,14:76+79.
作者簡介
張瑋(1984-),女,福建省福州人,本科,畢業于福建農林大學,檔案助理館員,研究方向: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