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在教育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該理論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重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將探討如何利用多元智能理論激發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關鍵詞:英語閱讀;多元智能理論;學習興趣
英語閱讀在初中生的學習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英語課堂上,許多英語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英語成績,卻忽略學生興趣。本文將研究如何利用多元智能理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初中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提升。
一、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把智能分為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身體動覺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我認知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加德納認為,在天賦和生活經歷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每種智能的發展不同,一種智能可能在一個人身上會發展地多一些,而在另一個人身上則會少一些。所以,每個人的智能組合形式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不能簡單地用一個標準去衡量一個人。但是,每個人身上,肯定會有一種最擅長的智能。
每個人都具有不同類型的智能。雖然每個人的智能水平都不相同,但是智能是可以變化的,可以“培育”和教授。所以,在初中生的英語學習中可以針對各種智能,設計多樣化的活動,發掘每位學生的智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二、利用多元智能理論,提升學生英語閱讀水平
利用語言智能激發英語學習興趣。語言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運用口頭語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聽說讀寫能力,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對于性格外向,善于表達的學生而言,在閱讀課上,英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讓學生自由表達。例如,讓學生續寫故事,改變故事的結局,編寫一個自己喜歡的結局;學生讀完一篇文章后,讓學生復述故事的情節或生動形象地表演出來。總而言之,讓學生多表達,多動嘴,把自己內心的想法,通過語言表達出來。
激發學生的邏輯數學智能。在英語學習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尤其是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可以設置排序的題目,讓學生在閱讀前,根據時間發展的順序來推斷故事情節發展的順序,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根據上文故事情節的發展,推斷下文即將發生的故事;根據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以及對主要信息的把握,比較事物的相同點或者不同點。
激發學生的空間智能。教師可以給閱讀中的學生呈現一定的與文章密切相關的圖片和視頻,使學生在腦中構建一幅圖畫,加深學生對文章中描寫事物的理解。這種方法適合學生在閱讀一些有關描寫事物或景色的文章。
激發學生的音樂智能。閱讀前,英語教師可以播放一段與文章主題相關的音樂,讓學生感受音樂傳達的感情,或者把音樂當做課前的導入,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習興趣。
充分利用身體的動覺智能。教師和學生將閱讀材料改成劇本,讓學生組隊分角色表演,將肢體動作與語言相結合,生動靈活地表現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
激發人際交往智能。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同學之間可以相互交流,交換意見,共同促進。同時,學生在閱讀中要學會把握人物之間的關系,并在故事情節發展中捕捉人物關系的變化。
充分發揮認知智能的作用。鼓勵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通過閱讀文章,感知作者的寫作意圖,達到情感的共鳴。
激發學生的自然觀察智能。英語教師可以在閱讀課上為學生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學生通過觀察實物,例如水果或者植物等,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好奇心,增強英語閱讀的興趣。
三、結語
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勢和弱勢智能。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如果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的優勢智能進行閱讀,那么就可以增強自己的閱讀興趣,促進英語水平的提高。多元智能理論不僅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英語閱讀和學習自信心。教師應該在實際教學中,利用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科學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Gardner.H.Framesofmind:Tote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s[M].Newpork:BasicBooks,1983:34.
[2]阿姆斯特朗(Armstrong,T.).課堂中的多元智能: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M].張詠梅,王振強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張慶(11991-),女,漢族,山東臨沂市人,英語碩士,單位:魯東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學科教學專業,研究方向:英語教育理論與實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