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利
摘要:數學中蘊含著眾多吸引人的規律,并且散發著無窮的魅力,但是如果讓學生單純地從課本中學習,是沒有辦法完全感受到的。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要在課本教材的基礎上開展課外教學活動,開闊學生的知識面,延伸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小學教育是教育階段的基礎,也是學生為自身終身發展奠基的重要階段。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意識是創新能力的核心,它的主要特點就是獨創性和新穎性,是集觀察力、想象力為一體的綜合,創新了傳統思維意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學生 創新意識 培養對策
小學教育是教育階段的基礎,也是學生為自身終身發展奠基的重要階段。問題是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積極思考的動力,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不斷發現問題,并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他們逐漸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意識是創新能力的核心,它的主要特點就是獨創性和新穎性,是集觀察力、想象力為一體的綜合,創新了傳統思維意識。小學生正是意識和思維都比較活躍的階段,所以也是培養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的關鍵時期。基于此,本文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主,淺析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對策。
一、鼓勵學生猜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離不開猜想和質疑的,它能夠有效引導學生的思維意識,使學生能夠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獨特的見解和思維充分展現出來,也是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但是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心中教師的想象往往是非常威嚴的,導致學生對于自身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會的問題不敢質疑,這就大大制約了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多于學生交流溝通,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和猜想,提出自己的獨特的見解,以此進一步的探索,培養自身的創新意識。
比如,教師在講述《分數的乘加及乘減運算》課程的時候,有這么一道題“8/12*6/19+5/12*8/19”,教師要鼓勵學生,使學生能夠開動腦筋,根據自己的理想猜想這道題的做法,這個時候就會有學生不斷的舉起手發表自己的意見,有同學會說“老師,這道題可以這么做,因為分數乘法的計算要求分子相乘積作為分子,分母相乘作為分母。所以交換兩分數的分子或者分母,積不變。這個也就是乘法交換律,所以分子的位置在交換之后,5/12*8/19變為了8/12*5/19。這個式子中有了相同的因數,之后使用乘法分配律逆運算就能夠算出結果。”這個想法顯然是其他學生沒有想到的,但是教師不僅沒有批評這位學生,還要夸獎她敢于提出這種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成小組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最后統一意見,表示這種做法不僅合理,而且還具有創造力。以此,鼓勵學生在課堂中大膽猜想,培養創新意識。
二、引導學生探索,激發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喜歡使用全新的思路及方式解決問題的態度。在實際生活中,具有較強創新意識的人能夠表現出強烈的創新欲望和勇氣,并且看待問題方面具有獨特的見解和視角,從而高效率的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積極的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并且掌握規律,從而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親自創造,從而具有成功創造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比如,教師在講述《面積和單位》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認識平方厘米這個面積單位,然后使學生利用平方厘米測量黑板的體積,這個時候教師要問學生此時的感受,學生們肯定會覺得平方厘米太小,根本沒有辦法測量黑板的面積,以此就可以激發學生使用更大面積單位去測量的欲望。教師在這個時候不要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要使學生能夠自主創造比平方厘米還要大的面積單位,以此激發學生探究激情,那么學生就會說出“平方分米”這個面積單位,這個時候教師要給學生鼓勵。但是,也不能就此停住,要將學生引到思維更高點,教師可以問學生“同學們能夠憑自己的想象說出1平方分米有多大么?”那么這個時候,學生的思維明顯就非常活躍,很快就能夠說出1平方分米的范圍,教師在此時就可以請某個學生說明自己是怎樣得出1平方分米的。這樣循序漸進的方式使學生得出1平方分米的概念,并且使學生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這個教師引導學生探索的過程,能夠充分培養學生觀察、質疑、歸納的思想,從而使學生學習并且掌握知識,這個過程意義比獲取知識還要大,能夠使學生具有創新及創造意識。
三、通過實踐操作,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數學中蘊含著眾多吸引人的規律,并且散發著無窮的魅力,但是如果讓學生單純的從課本中學習,是沒有辦法完全感受到的。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要在課本教材的基礎上,開展課外教學活動,開闊學生的知識面,延伸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在數學課外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創造性及靈活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有一塊長為6分米的正方形木塊,將其鋸成直徑為2分米的圓形板,能夠有幾塊?”針對這個問題,如果學生的思維不活躍,能夠利用正方形面積與圓形面積相除,以此計算出5塊。但是如果學生的思維較為活躍,就可以聯系到實際情況,通過擺圓片的實驗算出4塊。又如,測量酒瓶容積的時候,一般學生認為酒瓶上半部不是圓柱形也不是圓錐形,所以沒有辦法計算,但是會動腦筋的學生就會想到先在瓶中裝大半瓶水,然后水的體積就是圓柱體的體積,然后將瓶子豎起來,計算出空部分圓柱體的容積,兩者相加就是酒瓶的容積,這種方式也是展現了學生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教師要由始至終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具有創造性思維,并且能夠在課堂中積極主動的探索和創造,從而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向曉蓉.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首創精神[A].2016年6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
[2]吳慧賢.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A].新世紀中國教育發展論壇(第二卷)[C].2007.
[3]周志美.淺析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2016,(11).
[4]紅生.試論當代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與發展途徑[J].讀與寫,2016,(11).
[5]張西柳.如何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J].新課程,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