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職業技術學校學科教學應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因而,教學必須與職業能力和崗位需求相適應,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鑒于此,本文以中職《酒店英語》為例,通過現狀分析,從教學的局限性思考教材內容的增刪、場景的設置、教學形式、教學評價等的改變,探討《酒店英語》的有效性教學。
筆者走訪了本校酒店專業學生的三家校企合作基地:新塘鳳凰城酒店﹑中新恒大酒店﹑廣州錦繡香江溫泉度假酒店。企業對中職學生素質與能力的評價最不滿意的是英語職業能力與崗位需求知識。如這些酒店中常用的詞語(菜名)說不出、常用的句子表達詞不達意或不完整,對不上客人的常用問話等。鑒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實際教學經驗,以職業能力與崗位需求為出發點思考教學改革。
一、當前中職《酒店英語》課程現狀
目前,《酒店英語》教材不少,但適合中職學生學習的理想教材卻鳳毛麟角。從現行教材看,詞句是以簡略覆蓋全國大面積地區為主,而大部分學生的實習及就業都會選擇在本地酒店,故本地文化特色存在不足。如客人問:Can you recommend something to eat?教材中出現了Roast duck feast(烤鴨宴) 、Beef feast(全牛宴)等,但沒有本土特色Litchi Feast(荔枝宴)之類,導致學生無法報出菜名。對話則按崗位劃分、以日常行為交際為主,與職業能力實際需要的靈活變通不適應。如在電梯里遇到客人,教材給的對話為:Good morning.Glad to see you! 但除了這些簡單的問候外,還可以說點什么,以避免冷場呢?教材中,客人給小費,要說Thank you! 但在國內服務員不能收小費,又該如何有禮貌地謝絕呢?這種教材對話與實際工作情景脫節,導致學生到酒店工作時發現教材的內容關鍵時刻派不上用場。因而,統編教材有照顧不了地方特色、沒有靈活變通的問題。
二、中職《酒店英語》教學現狀
(一)教學評估與職業應用能力不適應
我校《酒店英語》課程在酒店專業里是何等位置?從學校的角度來說,《基礎模塊英語》是廣州市統一檢測教學通過率的頭等大事,這是衡量學校英語教學質量好壞的關鍵指標,而《酒店英語》是非統一檢測課程;從教師的角度來說,由于《基礎模塊英語》是廣州市統一檢測的重要課程,所以《酒店英語》的教學則可被視為附屬課程;從學生的角度來說,通過廣州市統一檢測考試便可以申請LCCI證書,是就業的一項面子工程,因而《酒店英語》的學習則不大重要。這樣的教學評估與檢測,必然導致重知識的應試教學,削弱應用能力的實操訓練。
(二)實操場景欠缺,教學活動受制約
目前,我校《酒店英語》課程依然在教室中授課。雖然課堂教學偶爾會模擬工作環境進行簡單布置,但依然不能代替真實的工作場景。學生在無酒店氛圍的課室中被動的學習最終導致一些專業知識的學習猶如霧里看花,似懂非懂,感受不到實際工作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更達不到實操能力運用適應職業工作需求的應用效果。
(三)教學活動與崗位實練脫節
由于以上兩點原因,目前《酒店英語》教學模式與《基礎模塊英語》課程教學雷同,即記憶一些專業的詞匯、背幾段對話、作業本形式作業等,學生實際工作運用能力的培養嚴重不足。師生互動活動僅限于學生做模擬場景對話﹑教師點評。授課時沒有考慮到《酒店英語》課程的特殊性,忽視了酒店崗位所涉及的語言環境,導致學生語言的靈活應用能力不足,在工作中不能學以致用。也就是說,《酒店英語》教學尚未滿足職業能力與崗位需求。
三、關于中職《酒店英語》課程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一)立足于本土文化處理教材內容
根據新課改精神,我們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同時,課程有“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之分,因而我們在教學中可滲入一些地方特色的內容,補充其不足。
1.詞句方面的取舍與增加
酒店消費者在點餐時大多會選擇本土特色菜,但教材中多是類似Beijing Roast Duck(北京烤鴨)、Spring Chicken with Cay(辣子雞丁)、Pockmarked bean curd(麻婆豆腐)等傳統菜名,沒有羅列當地的特色菜。所以,教學中可增加以本土文化為主的特色菜,如Salt Green Tender(鹽水菜心)、Plain Chicken (白切雞)、Steam Tofu(蒸山水豆腐)等,略去一些當地酒店少有的菜名。讓學生豐富本土菜品詞匯,這樣在客人詢問本地有什么特色菜時,學生便可以準確無誤地進行推薦,從而滿足賓客的需求。
2.對話方面的取舍與增加
酒店客人的對話范圍較廣,要求中職學生能全方位地應答是不易做到的,但客人想了解的最基本的內容要熟識。起碼涉及到本土特色范圍的對話要懂。以“錦繡香江溫泉度假酒店”為例,前臺接待客人選擇入住房間時,由于一些客人不熟悉該酒店房型,便會咨詢:What are your special rooms? 按教材中Deluxe room would be fine.回復客人,就沒有凸顯該酒店特色。實際上應介紹如Its better to have Deluxe SPA room, in which you can get the good view of the water-fall outside while enjoying the hot spring bath.(豪華SPA觀瀑房更好一些,室內可泡溫泉更能觀看瀑布)。這樣才是客人想要的滿意答復。因此,在對話方面應根據當地酒店特色增加一些必需的內容。
(二)立足于實操進行評估與教學
1.改變教學評估方向與指標
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均“以就業為導向”。作為學校,應該正視《酒店英語》學習的重要性。《酒店英語》是綜合專業知識與英語能力的一門課程,對酒店專業學生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建議適當增加《酒店英語》課程的學時,使教師能夠在充裕的時間背景下有效地開展教學。只有學時充足了,學生才能有時間實操,在實操中熟練掌握這門課程的應用性知識。因此,教學主管部門應把評估教學方向與指標向《酒店英語》教學傾斜。
2.建設實操場景
《酒店英語》的教學效果要想取得質的飛躍,必須擺脫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室為場景的“填鴨式”課堂教學模式。教師的角色應從“傳授”向“導演”轉變。因此,應建設、添置實操場景。如“酒店情景模擬、仿真實訓室”等,為學生創造英語實操語言的學習環境和酒店行業的工作場景,以達到學生有興趣學、知識記得牢的效果。
3.改變教學活動形式
教學效果的好壞,除上述內容的刪增、實操場景的建設外,更重要的還取決于教學方式方法。新課改提出,“教學活動形式單一,不能調節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而造成教學低效的弊端”,特別是作為職業技術學校應用性學科教學,教學形式要著重考慮實操性,讓學生有“上課如上班,上課如上崗”的感覺。
(1)改變以往的書本知識傳授為實景顯性教學
要改變長期以來于教室中講授知識方式為實操室里上課,讓學生在實景中感受知識。如seat the guest、serve the wine、clean the table等。教師在講授時,學生邊做動作邊練講,這樣,既形象又真實。用“實景講讀法”既提起興趣,又能促進記憶效果。
(2)改變以往的“師問生答”為角色扮演
傳統課堂教學,往往是授受式,常常是“先生問”“學生答”。而通過創設特定的工作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會收到身臨其境的效果。如“taking orders”一課,安排學生到學校的“酒店情景仿真室”學習對話內容。分角色操練下列對話:Waiter: Good morning, sir.May I take your order now? Guest:Yes.Whats todays special Waiter:Todays special is Broccoli?Beef.Why dont you try Boiled Chicken with Sauce? Its delicious.Guest: OK,Ill have them.這種在“工作過程”中學習而獲得知識的教學活動,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促進學生對酒店英語知識的構建。
(3)改變以往的作業本作業為實操性訓練
《酒店英語》是以口頭交際為主并注重語言在工作場景的實際運用。傳統的作業,往往是根據所學內容,在作業本上抄寫、用試卷形式考試評分等。根據新課改要求,“評價形式要多樣化”,因而我們在《酒店英語》教學中,可改變作業本作業形式為“實操性訓練法”考查學生。如筆者在教學“Café Service”時,作業內容是讓學生查閱不同種類的咖啡及特點,場景是在餐飲室進行咖啡品種的實物辨別。打分設三項:咖啡種類的詞匯;為客人提供咖啡服務的句型;現場調制咖啡。學生回答要求:說出Blue Mountain、cappuccino、latte、mocha等咖啡種類的常用詞匯;按服務程序用英語為客人提供咖啡服務,如What kind of coffee do you like? Do you want a hot coffee or a cold one? Would you like to refill? 等句型;現場調制咖啡,并介紹此咖啡的口感特點,如bitter、sweet、sour、thick等。評分標準:準確說出一種咖啡詞匯5分,一句無語法錯誤的為客人提供咖啡服務的句型10分,現場成功調制出咖啡15分,介紹特點5分。以此來計算學生分數,作為平時成績。
筆者通過如上述基于職業能力與崗位需求進行《酒店英語》教學探討,顯著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收到記憶好、應對酒店服務工作能力強的效果,提高了學生到星級酒店實習、工作、接待客人的自信心。
責任編輯 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