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凌濤 韋武就 黃健哲
(廣西大學體育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
普通高校開展定向運動新型組織形式的探究
——以南寧高校為例*
盧凌濤 韋武就 黃健哲
(廣西大學體育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
定向運動是一項集鍛煉參與者體能和智力等特性于一體的運動,是發展人的基本運動能力和生存生活能力的有效途徑。文章采用文獻資料、專家訪談及問卷調查等方法對南寧市普通高校定向運動課程和定向社團開展定向運動的組織形式進行研究,發現存在著組織形式單一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產生,本文從人力、物力和宣傳這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豐富定向運動組織形式的幾點建議,為今后在普通高校中開展和推廣定向運動提供科學依據。
普通高校;定向運動;組織形式;新型
定向運動(orienteering)發源于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是一項參賽者借助定向地圖和指北針,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到達若干個被同時上標記在地圖上和實地中的檢查點且得分較多為勝者的體育運動,具有途徑多樣、方法多種、形式靈活和內容豐富等特點,是發展人的基本運動能力和生存生活能力[1]的有效途徑。
目前,我國已有許多高校開設了定向運動課程,有部分高校還成立了定向運動社團和定向運動隊。定向運動這種集健身性、知識性和國防教育于一體的體育運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了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對培養大學生的獨立能力等非智力因素[2]也具有獨特作用。因此,定向運動非常適合在高校內開展。
由于水平及資源的局限,本課題組無法對全國的普通高校開展定向運動的組織形式進行全面的研究,因此,我們選擇了本課題組所在地廣西省南寧市中開設定向運動課程和成立定向運動社團的普通高校為對象進行研究。通過文獻資料、專家訪談及問卷調查等方法進行研究后發現,目前南寧市普通高校定向運動的發展存在不少可以改進之處,其中包括組織形式過于單一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產生,本文從人力、物力和宣傳這三個方面進行了原因剖析,最后,針對產生問題的原因,本文提出了豐富定向運動組織形式的幾點建議,為定向運動今后在南寧市普通高校中的開展和推廣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同時也為廣西省其他市乃至全國其他未開展及開展定向運動不理想的高校提供經驗。
1.1 高校定向運動組織形式的定義與類型
在當前對定向運動的研究中,還沒有學者對其組織形式進行確切的定義。因此,本文參考了大量資料,根據現階段的研究和文獻,通過歸納總結,認為定向運動的組織形式是指活動組織者為了開展定向運動,將定向運動的內容展現出來,進而實現提高參與者全面素質的目的,對定向運動的過程進行有目的地組織的具體形式。
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對普通高校中定向運動的組織形式進行不同的分類。按照定向運動的組織者不同,高校定向運動的組織形式可分為定向課程、定向社團和定向運動隊等;按照活動性質的不同,可分為趣味定向運動和競技性定向運動;按照活動范圍的不同,可分為百米定向運動(微型定向運動)和校園定向運動(公園定向運動);按照賽事制度的不同,常見的定向運動組織形式包括積分賽、接力賽、星狀賽和沿線賽等[3]。而本文根據高校目前的具體情況選擇了參賽人數這一切入點,在這一角度下,定向運動的組織形式分為個人賽和團體賽。
個人賽以個人為單位,不借助電子通信設備和他人幫助,根據定向地圖,參賽者憑借個人能力,獨自將地圖上的所有檢查點找出并打卡,最后到達終點,以用時最少者為優勝。個人賽是比較容易開展的一種定向運動組織形式,它對定向設備的要求不高,有地圖、點標旗、針扣或電子打卡器、秒表等設備就可進行;對活動場地的要求也不高,活動場地范圍可大可小,在校園的場地內均可進行,因此開展起來也比較靈活。由于個人賽的參賽人數相對較少,組織者管理起來也比較的簡單,活動內容的設置也比較簡單,對組織者的組織能力要求也比較低。
團隊賽以人數相同的隊伍為參賽單位,每隊人數一般以2-8人為宜,具體依據組織者的設置。團隊內部通過分工合作尋找分布于一定區域內的若干檢查點,檢查點設置有必到點和分配點,最終以團隊完成時間的多少來判定最終成績。由于團隊賽的參賽人數相對較多,因此團隊賽對活動場地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較大面積的活動場地,保證每名參賽者達到一定的運動強度[4];同時也對組織者組織定向運動的能力提出了挑戰,組織者要對活動的過程進行精心的設計。此外,由于要統計個人以及團隊整體的完成時間,因此對定向器材的要求也比較高,如果有電子定向設備的話更利于成績統計。
個人賽與團隊賽的比較如表1所示。

表1 個人賽與團隊賽的比較
1.2 南寧市普通高校中定向運動組織形式的現狀
現階段,南寧市普通高校中組織開展定向運動的主要是定向課程、定向社團以及定向運動隊。根據數據統計,南寧市普通高校中,成立了定向運動隊的高校僅為2所,分別是廣西大學和廣西民族大學。其他高校因師資水平等因素沒有成立定向運動隊。所以,不統計高校定向運動隊的相關數據。
南寧市開設了定向運動課程的普通高校有6所,分別是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廣西財經學院、廣西體育專科學校和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校。通過查看、對比這6所高校定向運動課程的教案,我們總結得到,這些高校的定向課程一般設置為36個學時,共18次課,包括定向運動知識講解1次課、體能測試1次課、期末技能考試2次課和定向運動的實踐14次課。而在這14次課的定向運動實踐中,6所高校主要使用以個人賽為主的形式組織定向課程實踐,其中有13次課使用個人賽的形式,占比高達92.9%,剩余的1次課采用團隊賽的形式,占比僅為7.1%。

表2 南寧市6所普通高校定向課程實踐采用的組織形式
在定向社團方面,我們統計了2013—2015年的數據。目前,成立了定向社團的高校有6所。在這6所高校定向社團中,能夠每年舉辦校園定向活動的數量不同。2015年,舉辦了一次校園定向活動的高校為5所,舉辦了兩次校園定向活動的高校為1所,總的舉辦次數為7次。其中,使用個人賽的次數為6次,占比為85.7%;使用團隊賽的次數為1,占比為14.3%。2014年,舉辦了一次校園定向活動的高校為5所,舉辦了兩次校園定向活動的高校為1所,總的舉辦次數為7次。其中,使用個人的次數為5次,占比為71.4%;使用團隊賽的次數為2,占比為28.6%。2013年,舉辦了一次校園定向活動的高校為6所,舉辦了兩次校園定向活動的高校為1所,總的舉辦次數為8次。使用個人賽為組織形式的次數為7次,占比為87.5%;使用團隊賽的次數為1,占比為12.5%。相關數據見表3所示。

表3 2013—2015年南寧市普通高校定向社團開展定向運動的組織形式
這三年的數據顯示,南寧市普通高校的定向社團共舉辦了22次校園定向活動。其中使用個人賽的總次數為18次,占比達到81.8%;使用團隊賽的總次數為4次,占比18.2%。通過數據可以發現,南寧市普通高校定向社團開展定向運動的組織形式以個人賽為主,采用團隊賽的次數較少。
通過上述對南寧市普通高校定向課程和定向社團開展定向運動的數據統計和分析,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南寧市普通高校內開展定向運動的組織形式比較單一,主要是以個人賽為主,較少采用團隊賽的形式。
1.3 南寧市普通高校中定向運動組織形式存在的問題
根據上文對南寧市6所普通高校中開展定向運動的組織形式現狀的梳理,本文認為,南寧市普通高校中開展定向運動主要以個人賽的形式為主,存在著組織形式單一的問題。長期采用個人賽的組織形式、組織形式變化較少,直接導致了定向運動的開展效果不佳,無法發揮定向運動提高高校大學生全面素質的作用。根據對南寧市普通高校內參與定向運動的同學發放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81.25%的同學認為采用個人賽的組織形式,定向活動的過程都是自己一個人在進行,活動緊張,對抗性強,又沒有隊友可以幫助自己,因此內心難免會產生壓力和焦慮的情緒,無法體會到定向運動的樂趣。同時,個人賽的組織形式下,定向運動的活動內容簡單且固化,不利于體現定向運動的休閑價值,從而也制約了定向運動在高校中的發展。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77.08%的同學認為定向運動每次都是以同樣的方式去尋找打卡點,內容大多數是重復的,活動的場所基本固定且局限于較小的范圍,活動過程較為無聊,使得參與定向運動的興致不高。
現階段,南寧市普通高校定向運動的發展中出現組織形式單一的問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缺乏定向人才、場地器材不足、沒有發展氛圍、經費不足等客觀方面的原因,也有開設定向課高校對于定向運動推廣不力、領導不夠重視、宣傳培訓不夠等主觀方面的原因。本文主要從人力、物力和宣傳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2.1 人力因素
高校的定向課程教師是定向運動課程的主要實施者和教育者,也是定向運動在高校發展與推廣的領頭人。定向教師的知識和技能水平直接決定著定向課程的質量,影響著定向運動在高校的發展。定向運動于1983年進入中國,起步相對來說比較晚,體育院校還沒有設立定向運動專業[5],所以,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培養出專業的定向運動教師。因此在南寧市普通高校的定向課程中,定向教師在本科及研究生階段所修的專業并不是定向運動,而是在進入工作崗位后,根據工作需要轉入定向課程的教學,缺乏專業的定向運動理論知識與技能。而知識體系與實際工作的不一致將會影響著課程的教學與實踐,也制約高校定向課程的教學水平。
定向社團的成員是來自各個學院的學生,他們多數是定向運動的愛好者。他們加入定向社團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多參與定向運動,水平停留在參與者的層次上,缺乏組織定向運動的思想。
個人賽對組織者的組織能力和定向知識水平的要求比較低,掌握基本的檢查點設計與安排、繪制簡單地圖的知識等即可組織個人賽形式的定向活動。因此,受限于知識和技能水平,定向課程及社團大多數會選擇采用個人賽的組織形式。
2.2 物力因素
定向運動與籃球、足球、羽毛球等運動相比,開展難度較高且經濟效益少,還不能引起領導們對定向運動的重視,學校有關領導對定向運動的重視程度不高,直接影響著定向課程的經費數額。目前,南寧市普通高校對定向課程的經費投入比較少,而經費問題決定著定向課程的相關設備質量。因此,各學校的定向設備目前都比較陳舊過時,仍然使用較為落后的針扣打卡器等手動機械設備,缺乏新型的電子定向設備及器材,少數學校更是只用圖章和筆來進行手動打卡。連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等知名院校在定向課程上也是使用針扣打卡器,未能使用上電子打卡器。在定向地圖方面,受限于課程教師的水平,定向地圖大多來源于專業的定向公司,且由于經費的缺乏,地圖的更換頻率很低,大多數高校常年使用同一份地圖。因此,現有地圖的局限也造成了定向教師設計定向運動思路的縮窄,從而導致了定向運動組織形式的單一。總體來說,南寧市的普通高校在定向運動的經費投入上很少,新型定向設備的缺乏影響著定向課程的質量,制約著對定向設備有較高要求的團隊賽的組織形式的采用。
定向社團的經費來源主要是學校社團總會發放的活動經費、社團招新的會費以及定向運動的報名費,除此之外并無其他的經費來源。根據對6個學校的定向社團的走訪發現,大部分社團的經費僅僅夠組織一場定向活動,即每學期或每學年組織一次。而舉辦一場定向活動需要設計和印制地圖、購買文具、準備飲用水等,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有能力的社團能夠引入商家,獲取經濟贊助,而能夠獲得贊助的社團少之又少。隨著學校管理越來越嚴格,商家宣傳要求的提高,社團難以找出兩者的平衡點,因此,社團獲取贊助的難度越來越大。定向社團的經費缺乏,限制了社團的自主性,因此在進行活動設計時,社團偏向于選擇簡單易行的個人賽,這是花費最少的組織形式,也更符合現實的條件。2.3 宣傳因素
南寧地區共擁有32所高校,而開設了定向課程的高校僅為6所,定向運動的課程開設占比僅為18.75%,定向運動普及程度比較低。即使是這些開設了定向運動課程的高校,其定向運動的宣傳也比較少,沒有宣傳海報,也沒有定向知識講座等[6]。當隨機問及部分學校的學生關于定向運動的知識時,能回答的出的同學很少,甚至有些不知道定向運動為何物。宣傳少,普及率低,導致參與定向運動的人偏少。而參賽者數量偏少影響著定向運動活動形式的設計,例如團體賽對參賽人數有一定的要求。參賽者人數少使得定向運動組織者對定向運動組織形式進行思考也少,這也影響著定向運動組織形式的創新發展。
針對目前存在的定向運動組織形式單一的問題,首先是要對現有的組織形式進行創新,即采用新型的組織形式。但本文所指的“新型”,不是對現有組織形式的全盤否定,而是在現有組織形式的基礎上加入新的元素,實現對現有組織形式的突破,從而豐富高校開展定向運動的組織形式,使得定向運動能真正發揮提高大學生全面素質的作用。此外,針對目前導致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我們還應該做到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對這些進行解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定向運動在高校的長足發展。
3.1 對現有組織形式進行創新
活動組織者可以根據個人賽和團隊賽這兩種組織形式的不同特點,在現有的基礎上將其與人體能力、其他運動項目等進行相互融合,將新元素加入現有組織形式中,形成新型的組織形式,從而更好地豐富定向運動的特性,提高定向運動自身的吸引力。
對個人賽的組織形式進行創新可以有以下幾種思路。一是可以在活動過程中引入積分制,即根據地理位置的復雜程度和距離遠近,對不同的檢查點設定不同的積分,參與者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根據地圖上的檢查點自行決定打卡,最后根據積分的多少來判定勝負。二是在比賽過程中不允許參賽者拿地圖,參賽者有出發前3分鐘看地圖的時間,出發后參賽者僅憑對地圖的記憶來尋找檢查點進行打卡,最終以尋找檢查點的數量多者為優勝。三是可以將個人賽與足球等運動相結合,即參與者在尋找檢查點的過程中須用腳運足球前進,足球不能離開參與者腳下2米遠、不許抱球前進。這樣既可以鍛煉參賽者的定向技能,還能練習參賽者的足球技術,提高活動過程的趣味。四是將起、終點設置在同一處,各檢查點呈放射狀分布在起點的四周,在近似幾何中心的場地進行比賽,參賽者每找到一個檢查點就需要回到中心,直到找到所有的檢查點時比賽結束。最后以回到終點的用時進行排名。
對團隊賽的組織形式進行創新則可以有以下幾種思路。一是引入積分制,即在較大的場地內根據距離的遠近和打卡難易程度放置檢查點,各檢查點設置不同的積分。隊伍內部自行協商分配檢查點的數量。可以規定在相同時間內獲得積分最多的隊伍為優勝,也可以規定每隊打卡相同的積分,以所用時間最短的為勝。二是在引入積分制的基礎上,在特定的地點設立趣味游戲,例如四人五足協力取物品、三人夾球穿越、你比劃我猜、你說我走等。趣味游戲需要參賽隊伍全體共同參與,團隊自行分配檢查點數量和安排趣味游戲的時間。這樣加大了活動的難度,在鍛煉參賽者的身體和心理素質的同時也對他們的團隊協作提出了一定的挑戰。三是可以將檢查點呈放射狀設置在活動的起點附近,參賽隊伍自行分配隊員的出發順序,每次只有一名隊員出發,出發的隊員根據地圖找到一個檢查點就必須回到出發點,接著再由下一名隊員出發尋找找檢查點,最后將所有檢查點找出,最后一名隊員回到起點即算完成比賽,根據隊伍的最終用時進行排名。
3.2 加強定向人才的培養
在定向教師的培養方面,國家可以在體育院校中開設定向運動方向的專業[7],構建定向運動人才的培養體系,為社會提供專業型的定向人才,從而提高高校定向課程教師的業務水平及整體素質。各省體育局及定向協會也應該加強對教師定向運動專業知識和實踐的培訓,定期舉辦定向運動培訓班,組織人員到定向運動開展較好的地區進行學習和交流,吸取先進經驗,從而加深對定向運動各種組織形式的認識,掌握各組織形式的特性和組織的難易程度,提高設計和開展多種定向運動組織形式的能力,提高定向教師的教學水平。在定向社團方面,社團的指導老師應該多給予定向運動相關知識與技能的指導,關注社團的成員,重點培養具有潛力的成員,提高其能力與素質,為社團定向運動的開展培養人才。
3.3 呼吁領導的重視,增加經費投入
普通高校的定向運動能夠取得良好的發展,離不開學校有關領導的關心與支持[8]。領導的重視程度將影響著定向運動及相關的經費投入,能夠獲得領導的重視及支持,定向教師及社團將會有信心和更好的經濟條件來開展定向運動,也能采用對設備、場地要求較高的其他組織形式,從而吸引學生參與定向運動。因此,應該提高學校有關領導對定向運動的重視,爭取適當的財務支持,增加定向運動方面經費的投入。
3.4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學生興趣
高校學生是信息傳播很快的知識群體,通過教師、同學、校園廣播、舉辦定向運動知識講座、貼宣傳海報等途徑來加大定向運動的宣傳,可以提高高校定向運動的影響力,提高學生了解和參與定向運動興趣,從而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定向運動中。參與定向運動的人數多了,組織者就可以選擇對人數要求較高的團隊賽形式來組織定向運動,也可以對活動的過程進行更好的設計,從而促進定向運動組織形式的多樣化。
[1] 侯忠仁.定向運動社會價值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 2010(7):6-8.
[2] 鈔飛俠,陳華東,王常青等.定向運動在我國學校體育中的開展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04,20(5):99-100.
[3] 鐘大鵬,洪元舟.論定向越野運動及其形式和特點[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13(4):94-96.
[4] 張園.定向運動課百米定向教學形式研究[J].體育師友,2011,34(5):12-14.
[5] 陳小青.廣西高校定向運動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9.
[6] 王健.高校校園定向運動的特征與開展策略[J].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5):40-41.
[7] 翁林.淺談定向運動在我國開展的前景[J].體育科技, 2004,25(1):38-42.
[8] 馬嶸,秦晉,劉晶等.新疆高校定向運動開展形式的探討[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5(3):302-305.
The New Organizational Form of Orienteering Carrying out in General University --A Case Study on University in Nanning
LU Lingtao,etal.
(PE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Guangxi,China)
廣西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項目編號:R341004104。
盧凌濤(1993-),廣西南寧人,本科,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