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強
摘 要:電視臺新聞節目是對社會輿論進行監督的重要手段,其節目質量與新聞記者的采編能力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要如何提高電視臺新聞記者的采編能力,從而有效提高新聞節目的影響力,是當前電視臺需要解決的難題。文章將首先對當前電視臺新聞記者的采編能力現狀進行分析,并針對性的提出一系列提高新聞采編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電視臺 新聞記者 新聞采編能力 策略
中圖分類號:G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8-00-01
新聞節目通常以反映現實生活事件為主要內容,是人民群眾了解社會動向、滿足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發揮了對社會的輿論監督作用。而新聞節目能夠將這些正面作用完全發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新聞記者的新聞采編能力的高低。所謂新聞采編能力,主要體現在“采”和“編”兩個字眼,也即是指新聞采訪與新聞后期編輯,采編能力也就是對新聞信息進行收集、分析、整理、制作能力的統稱[1]。由于新聞記者的新聞采編能力直接影響著電視臺新聞節目的影響力與公信力,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如何提高新聞記者采編能力的策略進行研究。
一、當前電視臺新聞記者采編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
1.新聞敏感性不高
近年來,我國電視新聞業一直在號召新聞記者走向基層,多了解人民群眾的真實需求,將工作重心逐漸從領導身上轉向人民群眾身上。但是,有許多的新聞記者在下基層之后,由于自身新聞敏感性不高,無法準確把握住人民群眾的切身關注,讓許多新聞記者覺得沒有有價值的新聞可進行采訪,可值得報道,從而對電視臺新聞節目的質量造成了負面影響。
2.過分追求關注,而忽視新聞節目的根本
當前,有許多新聞記者為了讓新聞報道的收視率與關注度達到最大化,不惜將新聞內容刻意夸大,利用人們的好奇心而制造噱頭,使得新聞的客觀性與真實性無法保證。部分新聞記者將采訪到的新聞直接編輯成假新聞進行傳播,不但給人們的判斷造成了干擾,也使得新聞業的公信力逐漸下降。此外,還有一些新聞記者直接坐在辦公室,在網絡中找出新聞事件而進行臆想,隨意編造新聞,同樣造成新聞節目的真實性下降。
3.缺乏創新與突破
目前,仍然有許多新聞的采編方式比較傳統,采編報道出來的新聞節目也缺乏亮點與新意,這種缺乏創新性與突破性的新聞報道在當前的網絡時代,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被市場淘汰,完全無法引起人們的關注。
二、電視臺新聞記者提高新聞采編能力的相關策略
新聞記者在實際的新聞采編過程中,一定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堅持走群眾路線,并且要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制作出個人特色鮮明的新聞節目。此外,在平日生活當中,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新聞敏感性,從而在進行新聞采編的過程中,能夠及時地、準確地抓住有價值的新聞[2]。
1.新聞采編工作要堅持走群眾路線
人民群眾是電視臺新聞節目的收視主體,同樣也是被服務的主要對象,所以新聞記者在采編工作過程中要堅持走群眾路線,確保新聞節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首先,新聞記者應轉變以往的新聞采訪報道形式,把工作重點更多地聚焦于人民群眾所切實關心的實事當中,提高新聞節目的實效性。其次,新聞記者應真正融入到人民群眾的生活,只有與群眾打成一片,才能理解群眾的真正需求。此外,新聞記者一定要保持實事求是的新聞態度,確保新聞報道的客觀性與真實性,將采訪的新聞信息編輯成簡單直白的語言進行傳播,不刻意夸大編造,從而保證新聞節目的質量。
2.發掘自身新聞特色
隨著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各地電視臺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再加上新媒體的快速崛起,人們的關注度再一次被分散,所以新聞記者在采編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發掘出自身的新聞特色,只有具有獨特風格的新聞節目,才能吸引人們的關注,從而提升市場競爭力。所以,新聞記者在實際的采編工作中要發散自己的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層面去找尋普通新聞背后的價值,對同一件新聞事實保持獨特新穎的觀點。此外,新聞記者也可嘗試著利用現代化的技術,去改變傳統的采訪手段與報道方式,通過對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去適應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
3.樹立社會責任感
當前有許多新聞記者由于自身素質問題而無法勝任新聞采編工作的要求,比如社會責任感的缺失,在實際的采編工作當中,會因為個人私利或者其他原因,而做出一些違背職業道德的事情,進而對電視臺的聲譽帶來負面影響。所以,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采編的過程中,一定要樹立強烈的社會這人干,并且懂得從不同角度去審視新聞事件本身,確保新聞報道的依據充分,才能夠保證新聞節目的真實性[3]。首先,新聞記者在采集新聞信息資料的過程中,要對整個新聞事件有大致的了解與把握,然后進行深入的調查,將新聞事件的真實面貌呈現給觀眾。其次,電視臺在新聞記者培訓工作中,要加強對社會責任感的注入,幫助新聞記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嚴厲禁止違背記者職業道德的事情發生。此外,新聞在采編工作中要時刻保持中立態度,善于對新聞事件進行多角度分析,既要保證客觀,還要抓住人們的眼球,從而有效提升電視臺新聞節目的收視率。
4.加強新聞記者的新聞敏感性
作為一名優秀的新聞記者,要在第一時間內準確的找到新聞事件背后的價值。所以,要不斷加強對新聞記者新聞敏感性的培養,才能提高其新聞采編能力,使其不但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察覺新聞事件的價值,還能夠準確的判斷出新聞的真實性。因此,新聞記者在平日生活中要不斷積累生活經驗,通過身邊的人和事去對生活得出基本感悟,進而提高自己的新聞敏感性,將這份能力運用到實際的新聞采編工作中,找出更多更有價值的新聞事件,從而提升電視臺新聞節目的質量。
綜上所述,新聞的采編能力的高低對電視臺新聞節目的效果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提高新聞記者的新聞采編能力顯得迫在眉睫。面對當前電視臺新聞記者采編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相關從業人員要加以正視并積極改進,新聞記者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素養,提升新聞敏感度,電視臺也應做好對記者的培訓工作,提高新聞記者隊伍的整體新聞采編能力,進而有效提升電視臺新聞節目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崔廣勝.地級市電視臺新聞記者如何提高新聞采編能力[J].新聞傳播,2016,(05):54-55.
[2]石磊山.基層電視臺新聞記者提高新聞采編能力的策略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15,(12):222.
[3]劉偉功.電視臺新聞記者提高新聞采編能力的策略分析[J].科技傳播,2014,(1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