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東霞

摘 要:目的 探究臨床真實病例在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將我校2015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臨床真實病例教學法(實驗組)及傳統教學法(對照組)進行教學,學期末對學生考試成績、學生對授課滿意度等方面進行評價。 結果 實驗組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1)。結論 臨床真實病例教學可以提高外科護理教學效果。
關鍵詞: 病例教學 外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2017) 08-0-02
外科護理學是護理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病種多樣,邏輯性、系統性強,內容涉及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基礎護理學等多學科知識,學生往往感到枯燥難懂、缺乏興趣,常常靠考前死記硬背知識點,更談不上靈活應用知識進行病例分析。不但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更不能很好地適應臨床工作。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外科護理教學效果,使學生盡早適應臨床護理工作,培養臨床思維能力,在外科護理教學過程中運用臨床真實病例進行教學效果研究。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
將我校2015級護理專業10班的156名學生和12班的168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學生均經過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錄取人學,隨機分班, 性別、年齡和入學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經抽簽確定10班為對照組, 12班為實驗組。由同一位教師授課,教材都一樣。
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以教材內容講解為主,按照教材上病因及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輔助檢查、治療和護理措施進行系統講授。實驗組采用臨床真實病例教學,所選病例全部都是教師在暑假期間到臨床教學醫院收集整理的臨床真實典型病例。課前一周由教師預先將上課內容告知學生,并向學生提供相關病例報告。學生拿到病例后,以小組為單位,通過預習教材、查閱文獻資料等多種渠道,進行病例分析,對教師預設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上課時教師按照患者入院、住院期間及出院的臨床就醫路徑,針對預設的問題進行分小組提問,由小組代表發言,提出小組的方案,其他學生共同討論。教師按照患者臨床就醫路徑及學生討論結果及時總結需掌握及了解的內容。
3.評價
學期末采用理論考試,內容包括單選題和病例分析,對兩組學生進行閉卷考試,并發放對授課方式滿意度的調查問卷,包括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 。
4.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2.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對學生考試成績和授課滿意度進行統計分析, p<0.01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
二、結果
實驗組學生采用病例教學方法后,平均考試成績為(86.37士4.73) , 對照組學生的平均考試成績為(75.26 士 3.28),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1);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學生對授課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l。
三、討論
案例教學法在醫學領域是一種以病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以病例為線索,以學生為主體,以任課老師為導向的啟發式教學模式。在應用中以臨床典型病例 為主線,將理論教學內容融入每個病例之中,使病例與整體課程的基本理論有機地結合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1]。病例教學在教師的指導下,以病例為介導,組織學生討論、 解決有關問題。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的學習成績高于對照組;實驗組學生對病例教學效果的滿意度大于傳統教學的對照組。
1.病例教學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外科護理學知識繁多、 復雜,傳統教學方法主要是按照外科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診斷、治療及護理等理論知識進行闡述[2]。病例教學則通過學生對病例的討論分析、使學生對各類疾病的發生原因、臨床表現及護理措施有了臨床模擬情景體驗,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對照,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避免教材和臨床脫節,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3]。
2.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采用病例教學法授課時,學生通過對預留病例的解讀,逐步延伸到病例中所包含的重點內容,促使學生充分運用學過的知識去探究分析解決臨床護理問題。學生可自由討論,討論后各組派代表上臺闡述思路,其他組的學生可針對發言提出問題,學生代表解答,解答不上來的可以由本組其他學生代為解答。最后教師闡述臨床真實病例的處理結果,緊密貼近臨床,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
3.病例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
病例教學法要求教師在授課前精心準備病例、課堂設計并制作課件。選擇的病例應該是臨床上比較典型的病例,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感知體驗臨床,能啟發拓展學生的思維,能讓學生針對病例提出很多相關問題。另外,學生在討論中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可能不止是外科學的知識,還有內科、基礎醫學、基礎護理等其他學科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扎實掌握本專業的知識,還要涉獵其他學科的內容,對教師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教師在暑假到臨床教學醫院收集典型病例,并制作教學課件,使教學更加貼近臨床,強化了學習效果,培養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促進了教師的成長。
綜上所述, 病例教學在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能有效提升教學效果、有助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等優勢。目前,在護理教學方面,案例教學法已應用于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護理營養學等諸多臨床護理領域,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5,6-7]。與傳統課堂講授方法,臨床真實案例教學通過模擬臨床就醫路徑的方式有效調動了護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尚紅利,李慧群.案例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5,13(21):2039-2040.
[2]顧愛霞.Seminar 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2):117-118.
[3]劉華,周小蘭,宋梅,等. 淺談案例教學法的作用及實施[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 (16):59-60.
[4]方向,蔡永亮,李增林,等.病例 分析為先導的PBL 教學模式在神經病學臨床實習中的 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11):56-57.
[5]李鵬,張源慧,唐龍.CBL教學模式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全科護理,2013,11(7C):2012.
[6]王志蓮,王偉,郝敏,等.互動案例教學模式在婦產科教學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學創新,2011,8(9):185-187.
[7]郝萍,竇新芝,代亞麗.案例教學法在《護理營養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8):942-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