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澤
摘 要:傷害事故是學校體育課中常出現的,這使體育教學工作很被動。本文從中學體育課教學的課前、課中、課后來探究校園傷害事故的預防措施以及方法;體育課除了要保證教學效果,也要盡量預防和減少體育課傷害事故的發生,讓體育課真正成為學生的樂園,這也能更好地促進體育教學的開展以及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中學生 體育 事故 預防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8-0-01
體育課是學生的樂園,中學生大多喜歡體育課,因為體育課能讓學生放松身心,增強體質,還能在體育課中培養學生的拼搏精神和堅韌意志品質。然而體育給中學生帶來運動樂趣,同時,也可能會帶來一些未知的傷害事故,有時使體育教師或學校工作處于非常被動的局面,甚至帶來負面影響。所以導致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一些體育教師為避免體育教學事故的可能發生,在教學過程中亦或采取一些消極的措施,以避開或許帶來傷害的教學內容,有時會降低教學難度,這樣做不僅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在體育課中以提高身體素質的目的,而且也違背了新課程標準中體育課“健康第一”的宗旨,嚴重者還會影響到體育課教學的正常開展。那么,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中學生如何預防或減少在體育課中安全事故的出現呢?我個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著力加強安全教育,以樹立學生的安全意識
鑒于中學身體初長成,又比較調皮好動的特點,中學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要有極強的安全意識,每節課在上課前要對學生堅持進行“安全意識”教育。例如:中學生在體育課中相對來說比較放松,所以在課上做活動的間隙推撞、追逐、打鬧在所難免,且由于年齡的特點,他們大多根本無法掌握力度或分寸,導致的結果是經常性的碰撞、跌倒,甚至造成皮外傷或骨折或更加嚴重的安全事故。為此,在遇到類似問題時教師在課堂中應及時發現類似的問題并及時的制止,對這類學生要及時給予適當的批評教育;嚴肅地告訴學生體育課追逐打鬧可能會帶來的嚴重后果,讓中學生樹立起體育課的安全理念。體育老師每個學期都要用一兩節室內課,以多媒體播放的方式讓中學生了解部分體育課中的安全事故以及可能帶來的一些嚴重后果,視覺的刺激能讓學生感同身受。這些實際的安全事故例子能及時地對中學生進行體育課的安全教育,并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時刻提醒學生,以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并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
二、體育課前認真準備,課中考慮細致周到
在上體育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考慮要細致周到,對經常發生的體育課安全事故要有預見性,并在課前做好相應的緊急防范措施。體育老師在體育課前要認真檢查體育運動場地、體育器材,消除安全隱患。場地器材的不到位是引發體育課教學事故的一個主要外部因素。因此,課前檢查場地和器材是否安全是體育教師在上體育課之前必做的工作,發現安全問題要第一時間排除。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消除可能引發體育課教學事故的外部因素。例如練習跳高,中膝、踝等關節如果保護不當容易損傷;練習籃球手指、手腕、腰等最容易受到損傷,所以在練習前要根據動作技術的要領,做好準備活動才能開展籃球訓練。老師在學生訓練之前要反復強調安全的重要性。
三、充分了解學生,掌握最起碼的應急處理方法
了解中學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點是每個體育教師必備的技能。課前體育教師一定要詳細了解學生的情況,例如:有沒有身體不適的學生,有沒有不意愿上體育課的學生等。要盡量避免因體育教師課前對學生身體情況不了解,而導致在體育教學中不恰當的安排引起學生不適應,從而引發教學事故。體育教師還必須掌握些基本的醫學救護知識以及急救處理的方法,例如運動抽筋、急性扭傷等情況的緊急處理方法。遇到類似的事情時體育教師應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正確的方法對受傷學生進行急救處理,如果是體育教師無法處理時應第一時間向醫療部門求助,并且及時向學校分管領導匯報相關情況,及時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并告知家長相關情況,以避免事后不必要的糾紛產生,保證老師、學校、家長的和諧相處。
四、體育教學內容要合理,方法要得當
防范體育教學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是選擇合理有效教學方法和嚴格的組織管理。教學方法是否行之有效要看是否適合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能樂在其中,全身心的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和體育課的練習活動中。無計劃的體育課堂其實就是放養式的教學,學生的上課積極性不高,注意力難以集中,在這樣松散的課堂氛圍中很輕易就引起意外的發生。課堂嚴格的組織管理能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如在組織學生徒手練習時切記不能站得太擁擠,更嚴禁打鬧;而在進行器械練習時,練習前必須要反復強調安全注意事項以及器械的使用步驟和方法,之后才能進行正式的教學和練習,在學生練習時教師要及時發現并糾正不正確的動作和行為,保證教學和練習的正常進行,更要保障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人身安全,讓他們快樂而順利的完成練習。
五、防范是重點,實抓課堂的有效監控
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觀察和發現上課學生的精神狀態,更要注意有異常行為的同學。如果有個別學生鬧脾氣而造成情緒不穩定,更甚者產生消極行為的,體育教師要及時地指出或批評,并對他們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讓學生抑郁的心理得以疏通,解決安全隱患;練習中,體育教師務必加強巡視,對不良行為,錯誤的動作要及時發現并糾正,盡量避免課堂教學事故的發生。
總而言之,有效預防或減少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事故的發生,需要學校、教師以及學生等各方面的重視以及共同努力。學校方面側重加強場地器材等方面的的準備與管理,建立有效的校園意外傷害事故處理機制;體育教師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本著把學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的態度,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加強對中學生安全意識灌輸,防范于未然,把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一切可能的安全隱患扼殺在萌芽階段,堅持不懈,把安全和教學看得同等重要,力求以學生的身體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情況下,側重于增強中學生的體魄,提高中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曲宗湖.毛振明.學校體育教學探索 [m].人民體育出版社.
[2]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 [m].湖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