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和平
摘 要: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是技工院校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技校生的學習積極性差,物理基礎比較薄弱,因此,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節,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據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掌握,本文就如何在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教學中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進行分析闡述。
關鍵詞:電工與電子技術 改進 思維
一、從實訓著手,調動學生求知欲
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教師應該把學生作為主體在課堂上增強實踐環節,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實訓課程對于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從身邊入手,找一些電子小產品如日常穩壓器、充電器和收音機等,一開始讓學生觀察它們的內部結構,讓他們發現把電阻、電容、電感、二極管、三極管和變壓器等元件通過某種連接組合就構成一個實用電路,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引出課堂教學目的和關鍵知識點,讓學生形成先入為主的求知欲望。
二、精心設計解題過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習題講解是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方法思路的正確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要認真地設計解題思路,要突出重點,通過解題有針對性地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他們理解課堂知識點。
1.抓住重點,有針對性
例題的選擇應該是涵蓋課堂主要內容,讓學生通過這些例題能夠熟悉課堂內容,掌握課堂重點和難點,加深印象。一般可以根據課堂內容選擇幾個典型例題,比如電阻的串并聯這一節可以選擇混聯電路的例題,通過講解可以讓學生同時掌握串聯、并聯、混聯知識。
2.設計多解式例題,發散學生的多種思維
一題多解能使知識點不斷延伸擴展,是提高認識水平、提高思維能力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在精心設計例題時,應有意識地選擇那些可用多種思路來完成的典型例題,引導、鼓勵學生不拘泥常規方法,要尋求變異,勇于創新,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激活發散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優化課堂提問環節,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課堂提問既可以診斷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又是課堂教學中普遍運用的一種教學手段。課堂提問是引領學生理解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知識的重要手段,是溝通教與學的橋梁和紐帶,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動力。
1.營造輕松愉快的提問氛圍,誘導學生積極參與
教學時教師可以以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例或者故事入手,巧設故事情境、游戲情境、生活情境等,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把抽象的電學知識與生動的生活實際內容聯系起來,這樣既可以緩和嚴肅的課堂氣氛,緩解學生回答問題時的緊張心情,又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2.選題合適,難易適中
課堂提問的題目要有代表性,要能涵蓋課堂內容的重要知識點,能夠通過提問讓學生對重點、難點加深印象。
問題的難易應該根據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所提的問題應該是大多數學生通過課堂學習能夠分析、判斷、解答出的。比如電阻的串并聯一節,可以選用并聯電路的特點為題,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有效地掌握并聯電路的特點,又可以通過逐條對比加深對串聯電路特點的印象。
3.提問過程要循序漸進,注重引導
課堂提問應該貫穿誘發思維,使學生受到從易到難、從云里霧里到云開霧散的思維牽引。提問的語言要生動、形象、具體、準確,力求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和引導性,教師設計的提問計劃要做到心中有數,提問的開展要循序漸進、步步加深、順流而下,這樣學生才能逐步接受,達到我們提問的目的,才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的引導中掌握知識,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比如在提問學生電動機基本控制電路工作原理時,如果學生回答不出來,老師不要馬上說出結來,老師可以就電路結構甚至每個元件及其作用開始提問,特別是關鍵按鈕的作用,逐漸引出電路的啟動和停止的工作原理。
四、小結
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方法的改進,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對學生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程周.電工電子技術與技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單位:核工業南昌高級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