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印
摘要:在國內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之下,素質教育理念得以全面推行,各種全新的教育理念與模式不斷涌現,為教育事業的改革打下的堅實的基礎。而就高中地理課程來看,由于其內容較為繁雜,且抽象性較強,由此可借助于思維導圖的模式,將其中的抽象化概念進行具象化處理,以此彌補部分學生思維能力的不足。對此,筆者在結合自身實際教學經驗的基礎之上,針對思維導圖的實質與現實價值,提出了幾點有關將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地理課程的個人見解,以供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地理;地理教學
思維導圖作為依托新課程背景而產生的新型教學模式,具備較強的適宜性,能夠將原本抽象化的概念與地理專業名稱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眼前,可以有效促進高中生地理思維的不斷發散。眾所周知,高中地理學科的知識點較為繁雜,且多需要學生加強理解與記憶,很容易造成學生思維模式的混亂。對此,可以借助于現今提出的思維導圖教學模式,通過邏輯性知識引導的方法,進一步加強高中生對所學地理知識的理解。
一、思維導圖實質及其現實價值
1、思維導圖實質。依托于當下新課程改革背景,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得以提出,并已經在部分中學中得到了初步的實踐應用。該教學模式以實現新課程教學要求為主要目的,借助于對教材的模塊化處理,將其中的概念與知識要點以具象化的圖形展示給學生,可以高效輔助學生構建起專屬于自身的知識框架,再通過后期的教學與學生的自主學習不斷對自身的知識體系加以填充完善,進而促使學生形成一個相對較為完整的學科知識系統。該教學模式有效避免了傳統抽象理論教學的弊端,可以讓學生通過具象化的方式對對應學科的知識脈絡進行充分掌握,能夠輔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育者所講述的學科知識,且可以培養學生理解學科知識邏輯關聯的能力,故可以在高中教學過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2、思維導圖的應用價值。眾所周知,高中地理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點較為繁雜,且其中各概念之間的關系較為容易混淆,且存在較強的邏輯性關聯,由此高中地理常常也被戲稱為“文科中的理科”。對此,借助于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對地理教材的模塊化處理,就能夠為學生提供邏輯聯系較為清晰的構架,這對高中生地理知識掌握水平的提升是極為有利的。而依托于框架的掌握,學生就能夠在腦海中形成相對較為系統的地理知識框架,這就有效避免了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盲目式記憶學習而產生的無措感。而由于大腦生理結構的差異,故人類在認知圖像與文字時所產生的興奮性刺激是存在極大差異的,所以可以通過為學生提供思維導圖的方式,激發高中生地理學習的興趣。莎士比亞說,“Eachread erhashisownuniqueHamletinhisheat.”,這在地理教學中也是適用的。畢竟由于學生思維模式的不同,所形成的地理知識框架也存在不小的差別,如果只是簡單的為學生列出教育者的地理知識構架,那么顯然是不利于學生自身地理知識體系的構架的。而借助思維導圖中所呈現的邏輯性關聯,學生可以在自主理解的基礎之上,建立起專屬于自身的地理知識系統,其間的邏輯性關聯必然也最適合于學生本身,教學成效自然能夠得以大幅度提升。所以,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在國內高中地理課程中的應用確實具有較高的可行性,應用價值極高。
二、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1、課程預習階段的應用。地理學科所蘊含的知識點本就較為繁多,且之間存在有較強的邏輯性關系,需要學生進行記憶的要點也不少,如果只是利用上課時間就想學好地理課程,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必須加強課前預習。而就高中地理的課前預習來看,由于其學科特點,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普遍存在找不住預習重心的問題,導致課前預習的成效往往達不到預期。對此可借助于思維導圖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涵蓋課程學習內容的圖表,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的課前預習加深對課程主體框架的認知,并且結合圖形在教材中找出相符的知識要點,進行初步記憶。以高中地理中荒漠化的防治為例,教育者應該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基礎之上,將其進行模塊化處理,并繪制相應的圖形,讓學生結合圖形自主對國內西北地區的荒漠化現狀及其防治措施進行預習,以此為課程教學效果的提高埋下伏筆。
2、課程教學階段的應用。在地理課程實際教學階段,為了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育者可以首先讓學生根據預習所形成的知識框架初步繪制出能夠體現出教學內容邏輯框架的手繪簡圖,促使學生對其所形成的地理知識框架進行鞏固。其次,教育者應該結合學生所繪圖樣,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工作,以此促進學生對自身所繪圖形完善與修正。另外,還可以借助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提出自身在預習過程中仍感覺較為模糊的知識點,由教育者進行詳細講解,以此加強學生對易混淆及重難知識點的了解。另外還可以借助于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之間以組別的方式進行討論,提出自己的見解,集思廣益,進而讓高中生結合自身完成的思維導圖,對自己的地理知識構架進行不斷完善,以此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課程復習階段的應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地理課程課后復習的過程中,由于參照物,由此在進行復習的過程中,也容易出現邏輯混亂的問題。對此教育者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所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系統的復習,并為學生提供能夠銜接新舊知識的思維導圖,讓學生能夠在加強對固有知識鞏固的同時,以邏輯性理解的方式,落實對下堂課程所學知識的預習,繼而通過承前啟后的方式,以思維導圖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記憶,實現對課程教學有效性的鞏固。
三、結語
結合高中地理知識點為繁多,且之間存在有較強的邏輯性關系,需要學生進行理解記憶的特點,教育者可以將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引入實際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構建起邏輯關系較為清晰的地理知識體系,最終在發揮思維導圖教學成效的同時,提高高中生的實際地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吳燕.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8):6.
[2] 袁剛.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才智,2016,(03):96.
[3] 肖偉波,楊自娟.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26):10.
[4] 賀巧蓮.淺析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34):125.
[5] 鄒少華.淺談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4,(0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