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紅紅
摘 要:在當前信息時代背景下,互聯網的廣泛普及,網絡用戶群體的增長,相應地促進了自媒體的迅速發展,逐漸成為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自媒體以其傳播遠、交互性強和開放性特點,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青睞,但同時,自媒體由于內容過于開放,其中包含的信息、思想較為斑駁,內容良莠不齊,在一定程度上對高校思政工作帶來了沖擊和挑戰,無論是工作理念、工作環境還是工作方法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何能夠更有效地落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為當前思政工作者首要研究的問題之一。就自媒體環境下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創新進行研究,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自媒體;思想政治;創新;學生素養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9-0150-02
自媒體技術伴隨著互聯網的大范圍普及和應用,以一種爆炸式的方式將我們帶入到了自媒體時代。在自媒體時代背景下,微博、微信以及人人網為代表的社交網絡開始在大學校園內走紅,并且吸收了大量的大學生用戶群體,更好地迎合了新時期大學生自我價值展現的需求,信息和咨詢變得更加平民化、自主化,信息自由度得到了顯著提升,尤其是在高校內部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提高。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正處于思想觀念和價值觀成熟階段,這個階段很容易受到外界客觀因素影響,尤其是各種良莠不齊的信息充斥著大學生生活和學習,致使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沉重的壓力和挑戰。由此看來,加強自媒體環境下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很有必要,有助于后續實際工作的開展有章可循。
一、自媒體現狀和特點
自媒體是伴隨著互聯網的大范圍普及和推廣背景下衍生而來的交互式媒體報道方式,這種媒體報道方式并非是以往的一個人或幾個人的新聞報道,而是一種不同層次和不同經歷形成的結果,傳播方式更加自由、廣泛。縱觀近些年來我國自媒體技術的發展歷程來看,主要是以博客為代表的網絡技術,實現信息自主發布的傳播主體[1]。微博則是新媒體真正得以迅速發展的關鍵所在,就自媒體特點來看,十分鮮明。
自媒體技術是通過簡單的操作方法,不需要專業技術知識,只需要快速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即可實現信息的傳播,自媒體進入起點較低。這種特性同大學生瑣碎的生活方式相契合,從使用特性來看,自媒體自主性特點更符合新時期大學生的個性化需要,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網絡,在自己的空間中暢所欲言,自由地將想法和見解發表在媒體上。這種自主性特點為大學生張揚個性帶來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可以更好地滿足大學生渴望自由、思想開放要求[2]。
自媒體具有的交互性特點,信息傳播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對信息及時、有效地做出反應,操作十分便捷,與大學生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相契合。從信息來源來看,自媒體技術則具有多元化特點,可以滿足大學生個性發展和接觸不同信息的需求。大學生是自媒體技術適用的主要用戶群體,帶給大學生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度[3]。
自媒體由于網絡開放性特點,信息傳輸中具有開放性特點,信息良莠不齊。通過自媒體來傳播消息,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核,確保信息準確性后方可傳播到網上,供用戶來觀看。而各大網站發布的新聞信息可能是一種網絡移植,將原本紙質媒體中的內容移植到網絡上,根據個人愛好隨意篡改信息,也可以是不法分子的詐騙信息,對于社會穩定、和諧影響十分深遠。甚至還有部分媒體單純為了點擊率,忽視了新聞的準確性,踐踏道德底線,胡編亂造,致使很多自媒體傳播的信息可信度偏低,為廣大用戶群體帶來了不同程度上的影響。
二、自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影響
自媒體的發展對高校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和挑戰,尤其是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工作內容、工作方法等方面,帶來不同程度上的影響。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
自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明確時代發展要求,自媒體的去中心化特點,促使大學生們可以勇敢地表達自身看法和見解。通過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平臺,可以將實現小范圍的自娛自樂,也正是微博的這一特點,受到了廣大用戶群體的青睞,大大激發了學生對傳統高校思政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的不滿[4]。故此,在實際工作中,就需要認識到當前的大學生自身所了解的并不少,甚至可以了解到更多前言內容。公開透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為必然選擇,充分發揮自媒體技術優勢,自由地發布信息,建立去中心機制。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環境
網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重要組成部分,在無形中影響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環境。自媒體的迅速發展,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營造了一種人與人之間聯系更加密切的環境。也正是這種環境變化,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要求工作人員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變化,不斷強化自身創新意識,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自媒體工作環境中,吸收更多時代元素,發揮自媒體技術優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5]。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
傳統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主要是強調在相對集中的空間內,有針對性地完成明確的教育活動,這樣的教學成效更為突出。自媒體技術的出現,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平等交互平臺上,大學生主體意識得到有效的調動,在尊重權威的同時,不盲從,本能上對于強制性信息灌輸產生抵觸情緒。傳統居高臨下的工作方式無法被學生接受,甚至產生逆反心理,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開展[6]。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隊伍
自媒體自身具有實時交互性特點,可以通過微博、衛星等自媒體平臺更加全面的了解到大學生的思想變化、人際交往情況和價值傾向,深入挖掘敏感問題的潛在價值和內涵,把握輿論導向。基于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自媒體意識和素質,提升對自媒體的認知水平,確保后續工作能夠有序開展。但是,就當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現狀來看,多數思政工作者未能突出自媒體技術優勢,在實際工作中開通微博、微信的更是少之又少,在大學生自媒體使用中的心理變化了解較少,忽視了對學生的言行舉止和思維方式的引導。
三、自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對策
(一)樹立自媒體使用觀念,提高自媒體認知水平
觀念是后續實際行動開展的指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媒體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作用,提升自媒體技術的認知水平,更要了解到當前自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自媒體的發展,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應該站在維護高校安全穩定的角度上去發揮自媒體技術優勢[7]。自媒體的發展,見證了技術手段的創新和發展,同時也意味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越發靈活,管理難度越來越大,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需要。需要進一步提高自媒體技術運用重視程度,積極使用微博、微信等自媒體,樹立正確的自媒體思想政治傳播觀念,建立自媒體工作平臺,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開展提供充分的參考依據。
(二)打造校生合一的自媒體輿論環境
首先,建立官網主平臺作為基礎,運用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技術,成為大學生溝通和交流的主要工具。當前首要工作內容是建立官方的微博宣傳平臺,通過建立新穎、獨特的自媒體平臺,調動大學生參與積極性,實現主流思想和微博之間的有效銜接,潛移默化中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陣地。其次,提升信息公開、透明度,自媒體時代背景下,信息公開是必然選擇。通過信息公開來幫助大學生了解事實真相,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輿論內容更加健康。最后,實現主流輿論和民間輿論的銜接,主流媒體可以通過自媒體參與其中,加強互動和交流,促使自媒體平臺更具公信力[8]。
(三)建立完善的法律規范和道德自律的自媒體監管體系
加強自媒體法律法規建設,尤其是針對重要信息的法律規范修訂;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加強對自媒體平臺的監控和管理,避免有害信息的傳播,從源頭上抑制有害信息的傳播,凈化媒體環境。與此同時,還要有效提升大學生網絡道德水平,加強自律意識的養成,積極主動地承擔起社會責任,始終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
四、結論
綜上所述,自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需要同步創新,提升自媒體技術認知水平,充分發揮其優勢,為后續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堅實的指導和幫助。
參考文獻:
[1] 方季紅.自媒體時代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6):73-74.
[2] 盛顯容.自媒體時代95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20):50-51.
[3] 張成勇,徐秋云.自媒體時代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探索[J].銅仁學院學報,2016,(2):106-109.
[4] 李月,張文博.論“微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的溝通[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5,(6):27-29.
[5] 劉洪民.自媒體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之我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6,(4):64-65.
[6] 羅小梅.自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教育困境及對策探究[J].法制與社會,2016,(17):243-244.
[7] 肖靜.自媒體時代下的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J].亞太教育,2016,(2):32.
[8] 繆勇,高萍.自媒體“微時代”對大學生行為方式的影響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普教版,2014,(5):54-55.
[責任編輯 劉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