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龍
摘 要:“班班通”可以看作是“校校通”工程的延伸,“班班通”在農村的普及和推廣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客觀需要。相對城市來說,農村的教學方式相對比較落后,而“班班通”的實行和推廣使得農村教學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縮小了城鄉差距,使農村課堂的教學模式開始多元化和現代化。同時應該看到,“班班通”畢竟剛剛實行,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不足,下面對此進行探討,希望可以使“班班通”在農村課堂中更加物盡其用。
關鍵詞:班班通;農村課堂;教學模式;網絡化
一、“班班通”的內涵
從字面意思來理解,“班班通”是指學校配備的每個硬件設施,使課堂能與外界進行信息溝通、資源獲取與利用、信息顯示的一項工程。“班班通”的目的是實現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全面整合,從而優化教學模式和學生的課堂學習方式,最終達到學生能力全面提高的目標,體現了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核心價值觀。所以,這就要求:
1.硬件的滿足
根據所配備硬件的標準,可以簡單地將“班班通”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簡易多媒體教室類型,主要出于兼容方面的考慮;第二類是可以進行信息展示,配備交互設備的多媒體教室類型,這是目前國內最普及的形式;第三類是網絡教室,每個人配備一臺PC端電腦,大多數地區達不到這種水平,可以說這是“班班通”模式的最終發展目標。
2.信息化教學資源
硬件的滿足是信息化教學資源的載體,所以硬件滿足后還需要有配套的信息化資源,不同水平的硬件設備,配備的教學資源也要區別開。在這方面,學校和教職人員應該根據各自學校的教學實踐和配套設施找到最合適的信息來源,用以輔助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3.教學模式的變化
從本質上來說,“班班通”還是為了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這是出發點,同時也是目的。硬件滿足,教學資源優化,關鍵還是教學模式的變革,傳統課堂模式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二、“班班通”的推行
每一種新事物的發明和推行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班班通”的實行過程中難免會碰到一些問題,如何克服這些問題,使得“班班通”工程真正實現其應有的效果,是我們不得不面對并亟待解決的問題。
1.教職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
存在問題:“班班通”畢竟屬于新事物,信息技術也是一門新學科,計算機的普及更要追溯到近幾年,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很正常,尤其是一些年齡較大的老教師。
解決方法:在全面更改教學模式之前,要先對教職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信息技術水平。學習不僅僅是學生的事,老師也要時刻補充自己,以適應日新月異的教學改革,信息化教育具有傳統教育無法比擬的優勢,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學習信息化教學是每個教職人員應有的責任和義務。學校要對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使其學習相關知識。
2.課堂效果不明顯
存在問題:實行“班班通”教學后,效果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明顯,沒有以前的教學模式那么得心應手,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還會打擊教職人員的積極性,長遠來看,也不利于“班班通”的實施推廣。
解決方法: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樹立正確的理念,對“班班通”有全面的認知,充分利用“班班通”的輔助功能,在教學實踐中勇于探索,找到“班班通”教學和傳統教學模式的契合點,既不能過分依賴,也要充分利用。為此,學校可以組織相關方面的教學研討會,讓運用比較好的老師進行公開授講,同時也便于各科老師進行交流,把“班班通”真正利用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實踐中來,改變相關教職人員的觀念,這也是我們要實現的目標。
3.學生接受程度不高
存在問題:由于長期處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下,無法接受新事物,這點不僅僅是老師,在學生方面也有所體現,“班班通”環境下,學習演變為一種主動參與的模式,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提供了思考問題的情景,這就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而不是以前那樣被動地接受知識,這點讓很多學生無法適應,甚至影響學習效果的提高。
解決方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有的教學活動的目的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學生是否具備相應的信息技術水平,將直接影響“班班通”的實施效果。為了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學校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學校要完善相關硬件設施,為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盡量創造有利條件;其次,學校要重視信息技術教學,讓學生逐漸適應這種教學模式,真正利用“班班通”提高學生的成績;最后,學校可以舉辦相關方面的趣味比賽,學生分組討論等活動,讓學生在課外實踐中全面提高信息技術水平,并且認可和適應這種教學模式。
“班班通”的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每個學校和教職人員的努力,這就要求我們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大膽創新,積極探索,找到最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這不僅僅是信息化教育的要求,也是素質教育時代下,我們應該堅守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劉智明,郭紹青.論骨干教師在TLRC校本培訓中的作用[J].電化教育研究,2004.
[2]林萬新.河北省農村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發展狀況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10.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