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莉
【摘 要】高中階段學生基本走向成人化,生理和心理都逐漸走向成熟,心理學告訴我們,這個年齡階段是學生塑造人格的最主要階段,在人生最主要的這段時期,學生不僅面臨升學的壓力,還面對各種各樣感情和人際交往的問題,這就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健康問題,本文就針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談及一些個人簡介和建議,望讀者能給出相關意見。
【關鍵詞】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成因;對策
十六七歲的年齡,正處于一個花樣年華,這個年齡段,學生同樣叛逆、早熟,甚至出現早戀現象,加上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切期望,課業負擔和思想壓力,以及人際關系問題的處理上不盡人意,面對同學、家長、老師三面壓迫,更是面面相覷,學生想不出現心理問題都難。
一、高中生心理問題現狀
《709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的logistic回歸分析》中整群隨機抽樣調查709名高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結果顯示:12.13%的學生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農村學生比例顯示高于城市學生。
《示范性中學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影響因素分析》中采用王極勝教授編制的心里健康調查表對湖南省示范性中學邵東三中314名學生心理健康調查結果顯示:54.8%的高中學生存在不同的心理健康問題;人際關系處理、學習壓力造成的強迫癥、抑郁癥等。
結果告訴我們,高中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在強迫、人際關系、敵對、焦慮、抑郁等等這些問題上出現狀況比較常見,高中生心理健康主要體現在緊張焦慮易于自卑、考試焦慮表現明顯、性煩惱和性困惑、環境影響、缺乏集體意識等,因此,關注中學生新健康問題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大重點問題。
二、成因
中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是來自于家庭、社會、學校、自身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啟蒙教育,不完整與不和睦的家庭,溺愛型、放任型、專制型、盲從型、嚴厲型教育體現養不叫的教育思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給孩子不斷施加壓力,導致孩子產生焦慮、恐懼、厭學等這些來自于家庭教育的影響因素很大一部分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還有一點,部分家長自身存在不良的行為習慣,影響孩子染上不良的行為習慣。
2.社會因素
是非能力分辨不成熟的高中生往往容易受社會因素影響誤入歧途,大部分沉溺于網吧,失足游戲之間;走后門、全權主義、請客送禮等不良風氣不同程度的污染著中學生的心靈,一切向錢看、行樂主義、拜金主義、和一些極端個人主義思潮,更是侵蝕著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文藝、影視廣播、出版商等以“拳頭”加“枕頭”的內容教唆學生,還有淫穢書刊、音像制品的泛濫無時不刻的毒害著中學生。
3.學校因素
教師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就能讓學生尊其師而信其道,另外,教師的教育藝術水平對學生心理問題的影響也是直接的。比方說,教師過分贊揚,學生就會驕傲自滿,過分批評就會使學生喪失信心,容易自卑。否則,容易促使學生產生心理問題。
4.學生自身因素
中學階段是學生生理發展成熟期,而心理發展又不成熟,思維的批判性尚未成熟,觀念容易片面化和主觀化:情感情緒日漸成熟,但兩級性問題和自控能力差的問題容易逆反,產生對抗心理。這里還有一點就是對學生的自控能力的要求,多次觸及導致學生無法收手,這一關將是對學生自控能力一個很嚴峻的考驗。
三、對策
1.高中生常見心理問題及對策
各級領導應重視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設置健康教育課程;開辦心理咨詢機構,注重個體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各種行駛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專兼職師資隊伍;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創建和諧的家庭氛圍。
2.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及解決辦法
端正觀念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大力加強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建設;家庭、社會共同編織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
3.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障礙)
全社會都要高度重視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為學生創造一個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環境,重視素質教育,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助力于使學生的軀體、心理和社會適應三方面達到完善、協調、和統一的狀態;正確的學校教育是重要途徑;注重影響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家庭因素,學校與家長之間加強雙向溝通,對學生要平等、尊重、信任、理解,這應該成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職業要求和每一位家長的素質要求;加強學生自身的修養。
四、總結
高中階段是學生人生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他不像中考緊張但沒有壓力,也不像大學考試輕松,學生面臨三年后的高考思想負擔,體現出抑郁、自閉、強迫等多種心理問題,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的形成就要求家長和教師共同面對和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在這樣特殊的三年,幫他們建立正確的三觀導向,幫助他們走向人生的高峰。
參考文獻:
[1]王立群.支富華.傾聽花開的聲音[J].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6.(01).
[2]岳珍.青少年心理醫生[J].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2.08.(01).
[3]于錦紅.王凈.青少年心理健康與咨詢[J].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5.5.(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