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亮 張洪梅 (山東省濱州市秦皇臺鄉中心學校,256659)
投準游戲七則
殷海亮 張洪梅 (山東省濱州市秦皇臺鄉中心學校,256659)
(一)游戲名稱:簡易保齡球
游戲準備:平整場地一塊,礦泉水瓶或者飲料瓶、實心球(硬質)、鉛球或者籃球等若干。

游戲方法:在平整的場地上,按照1、2、3、4遞增的方式擺放礦泉水瓶,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力量,在距離礦泉水瓶一定的距離畫一條投擲線,學生通過滾動手中球,擊倒對面的礦泉水瓶,每擊倒一個瓶子得一分,根據擊倒瓶子的多少計算自己或小組的成績(見圖1)。
游戲提示:
1.瓶子可以讓學生自己準備,空礦泉水瓶或者飲料瓶,刷洗干凈、晾干后裝上玉米小麥或者豆子等(若瓶子不干,時間一長瓶子里的谷物類容易霉變),盡量不用沙土和沙子,防止學生擰開瓶蓋出現安全問題。
2.低年級可以用籃球代替實心球和鉛球。在分組滾動過程中,適當增大小組間隔。并且每組指定一人負責撿球與整理瓶子,小組其他學生可以在投擲者后邊準備區負責計算得分。

(二)游戲名稱:炸地堡
游戲準備:平整場地一塊,礦泉水瓶、沙包、輪胎若干。
游戲方法:全班學生平均分組,每組一個輪胎,在同一起跑線出發,快速跑到投擲線進行投擲,如果學生第一次未投中,可以撿回自己的投擲器材站到投擲線再次投擲,直到投中為止,投中的學生跑回本隊與本組學生拍手,小組下一名學生繼續投擲;也可以每個人只能投擲一次,等小組全體成員投擲完成后計算小組投中的個數,看哪組小組投中的最多(見圖2)。
游戲提示:
1.本游戲可分為投準和回收器材兩個環節,第一環節為投準環節,此環節中教師應提示學生投擲的準度是評價小組的關鍵。第二環節是回收器材環節,采取接力賽跑的方式,每個人跑到輪胎處拿回自己的瓶子或沙包,回來拍手下一位學生繼續進行,看哪組學生最先拿回自己的器材。這樣一來在游戲中可以避免學生取器材時推擠現象的發生,避免發生安全事故。
2.在投準環節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年齡,適當提示投準方法,尤其是要強調肩上投擲時肘關節對準投擲目標的重要性。
3.根據學生的年齡,也可以采用軟質實心球進行投擲,提高投擲器材的重量,幫助學生體會全身協調用力的重要性。

(三)游戲名稱:投擊最高分
游戲準備:一面墻,輪胎六個,礦泉水瓶或者沙包若干。
游戲方法:把六個輪胎豎起按三、二、一擺成三角形,按照擺放的次序分別給輪胎進行賦分,擊中頂端的輪胎得5分,中間的兩個輪胎為3分,最低端的三個中間輪胎為1分,兩邊的可以得到2分。學生們在統一的投擲線后進行投擲,最后分組計算小組得分(見圖3)。
游戲提示:
1.可以適當地調整投擲距離,幫助學生體會蹬地轉體在投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引導學生體會肩上屈肘的感覺,尤其是體會肘關節與投擲目標的關系。
2.由于輪胎的特殊構造,投擲器材可能會碰到輪胎的邊緣,而沒有投進輪胎中間,這種情況仍可以得到相應的分數。
3.回收器材過程中,可采用接力比賽的方式,每組一次只能去一個人,后邊學生按順序只能等前面學生拿回自己的器材與自己拍手后才能去拿自己的器材,防止集體取器材出現安全問題。
4.盡量選擇平整場地,尤其是放輪胎的地方,可使用膠帶固定輪胎。
5.可用油漆桶替代輪胎。

(四)游戲名稱:扔準比賽
游戲準備:實心球、鉛球若干,平整場地上劃同心圓若干。
游戲方法:在場地上以0.5m、1m、1.5m、2m和2.5m為半徑劃同心圓為投擲區域。學生面對同心圓站在投擲線后,向前滾動手中的器材,根據器材最終停下的位置來判定每次的得分(見圖4)。
游戲提示:
1.為了便于學生觀察投擲位置和提高學生的投擲欲望,教師可以用彩色粉筆把所劃的同心圓涂成彩色。
2.教師要及時提示學生控制自己的投擲力度,如果投擲力量太大實心球或者鉛球會滾過投擲區域,得不到分數。

3.可采用投沙包的方式進行。
(五)游戲名稱:投擊—鐺鐺鐺
游戲準備:籃球架、沙包或者礦泉水瓶若干。
游戲方法:將學生分為兩組,要求分別站在中線與邊線的交界點,每人手持一個投擲器械。游戲利用半個籃球場進行,教師發令統一開始,學生跑步到投擲點進行投擲,當自己投擲完成后迅速回到本隊與后面學生拍手,依次進行,直到每位學生投出自己的器材。計算每組投中的次數(見圖5)。
游戲提示:
1.在游戲過程中,每位學生只能投擲一次,投擲完成后換小組下一名學生進行投擲,等到學生全部投擲完成后統一或者采用接力比賽的方式撿回自己的投擲器材,防止因為學生私自檢器材而出現安全問題。
2.如果全班人數較多,可分成四組進行,利用兩個籃球半場進行。
3.投擲的固定目標盡量選用鐵質,學生投中后聽到器材碰撞的聲音會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提高比賽的樂趣。
4.根據學生的實際投擲能力確定投擲的位置,投擲目標與兩位學生的投擲點成等腰三角形,從而保證學生的安全;也可適當縮短投擲距離,提高學生投中的次數,幫助學生體會投中后的成就感。
5.教師要提示投擲時的動作,尤其是肘關節與投擲目標的關系,以及投擲時全身用力與最后的鞭打動作。

(一)游戲名稱:過街老鼠
游戲準備:沙包或者籃球、實心球、輪胎等容易滾動的器材。
游戲方法:將全班學生分成兩組,一組為投擲組,另一組為滾動組。投擲組學生手握投擲器材面對面相隔一定的距離站立,滾動組學生通過滾動的方式使器械快速從投擲組學生中間通過。當有器械通過的時候,投擲組學生看準時機投出手中的沙包或者是籃球、實心球等,看誰能夠瞬間擊中滾動的器材(見圖6)。
游戲提示:
1.安全問題,投擲組學生每人都將手中的投擲器材投擲完成后,要等教師發令再統一撿拾器材,嚴令私自撿拾器材進行投擲。
2.為了提高練習的密度,滾動組學生的器材可以交給投擲組,每位學生可以在一個位置投擲兩到三次,從而提高學生們練習的密度。
3.因為形狀、大小、重量不一,所以器材的滾動速度不一樣,教師要提醒學生根據滾動器材的速度,決定自己投擲速度與方向,提高學生的預判能力與反應能力。

(二)游戲名稱:投擊“鐘擺”
游戲準備:籃球、球網、細繩、沙包或者是瓶子若干。
游戲方法:用細繩把裝在球網中的籃球在籃球架上吊起,學生們站在投擲區域(可以是罰球線或者是其他位置),教師使球網中的籃球成鐘擺式擺動,學生們看準時機,在籃球停擺以前投出自己手中的器材,盡量打中籃球(見圖7)。
游戲提示:
1.投擲完畢后教師統一發令撿回自己的器械,保證學生的安全。
2.幫助學生感受提前量在投準教學中的作用,根據球網中籃球擺動的速度和自己的投擲能力判斷投擲的時機,提高擊中的幾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