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教研
——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快車道
網絡教研模式突破了傳統面對面的模式,豐富了教研活動的開展途徑。傳統的教研模式,受條件、環境等限制,幾乎都是在本校同組之間、聯校之間、區內之間進行,“走出去”的機會較少,這限制了教師的發展,而網絡教研不僅不受人數的限制,而且參與的不僅有一線教師,還有很多專家、學者、教授。在網絡教研的大集體中,大家可以得到任何一個人的幫助和指導,這有效彌補了傳統的教研模式。如,《中國學校體育》雜志舉辦的“草根爭鳴”活動,在每期的話題組織討論前,會有主持團隊進行本期話題的籌劃,在這個團隊中,既有本地的體育教研員、體育名師、優秀體育教師,也有年輕體育教師,組成了“老、中、青”組合,團隊分工明確,每名成員都有自己的位置及作用;參與討論的教師沒有能力高低之分,有的只是熱烈的爭鳴,大家可以依據自身的能力,針對自己熟悉的話題,盡情地談出自己的想法、經驗、建議、困惑等。
傳統的教研活動一般都是在本地區、學校進行,都是面對面地交流。而網絡教研不受時間、地點和對象的限制,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一線體育教師、教研員、教育專家等組成的團體,營造的是一種寬松、自由、和諧的氛圍。在研討中可以自由發言,共同探討教學中的疑點、難點、熱點、焦點話題,不強求統一的結論,旨在開闊思路,引導思考,加深體育教師對某一問題的認識,尋求更多的教學策略,探索課程改革中的新方法、新模式。如,《中國學校體育》雜志組建的QQ群中,天天有小話題、月月有固定話題,針對問題進行分析、研討;“草根爭鳴”的話題研討中,月月有一線的疑難問題的爭鳴。在這些欄目的研討中,隨時有專家、教授、名師等解決大家提出的疑難與困惑。
傳統教研活動中,一線體育教師對于一些先進的理念、經驗、方法、知識等很難了解,這對他們的專業發展形成了一種制約。但網絡教研正好能解決這一現象,通過參與網絡教研,一線體育教師可以和全國各地的一線教師、高校教授、教研員、專家等進行網絡交流,尋求大家的幫助。如,《中國學校體育》雜志的“網研集錦”欄目,討論結束后,大家可以隨時登錄論壇學習、摘抄、收藏,以備后續在課堂實踐中運用。同時,會鼓勵大家積極撰寫總結、心得體會等,有效地做到了資源共享,使得大家能夠快速、及時地得到最新的理念、方法、經驗、知識等。
——穆乃國(山東省淄博市徐家莊中心學校,2 5 6 1 1 6)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