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互聯網通信技術的發展,以微博、微信、QQ為代表的自媒體,使我們的社會成為了一個“人人都是新聞傳播者”、“人人都有麥克風”(徐捷)的社會,新時代的大學生喜歡表達自己的觀點,自媒體自然是十分受大學生歡迎的,已日益成為了大學生人際交往和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并且,我們所處的時代還是一個“讓數據發聲”的大數據時代,自媒體的使用使得海量數據的產生,因此,本文通過分析自媒體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的機遇,試圖借助大數據尋找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徑。
關鍵詞 自媒體時代 大數據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徑
作者簡介:劉杰,長沙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39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象是在校大學生,它既“古老”又“現代”。之所以“古老”是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已久;之所以“現代”是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據馬克思主義發展的觀點,面向現代化,結合現代科技進步不斷更新教育途徑。并且,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所說:“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大學生作為青年一代,走在時代潮流的前沿,是使用微信、微博等自媒體的重要群體。高校作為培育青年價值觀的主陣地,也要緊跟青年的步伐,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對其開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自媒體時代運用大數據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大數據是以大容量、多樣性、速度快、價值性為特點,以科學技術為依托,深入探索和挖掘互聯網海量信息價值,得出研究者需要的數據集合,并根據研究者的個人需求對數據集合進行分析的過程,具有多維度和時效性。在自媒體時代,大學生在微信、微博等自媒體上留下的眾多信息足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出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
(一)運用大數據是全面分析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行為的有效途徑
“大數據通過記錄、挖掘和分析人們在互聯網留下的海量數據,來更具體地了解人們思想和行為,其顯著特征是多維度、時效性和無限的數字化存儲,它要求放棄對隨機樣本的統計,改為獲取全體數據。”這就使得我們可以利用大數據來幫助我們獲取更全面、更完整、更及時的數據信息。在自媒體時代,大學生在微信、微博、論壇、貼吧等自媒體工具上留下的任何動態都將會被持久地記錄,形成了自媒體網絡大數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將自媒體空間積累的海量信息轉化為精確的數據統計。通過對海量的個人信息進行分類整理,可以挖掘大學生過去和現在比較關注哪些領域,對一些事情所持有的看法,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可以通過他們在微信、微博上的動態及時預測其未來的思想傾向和可能有的行為,及時糾正個別錯誤思想,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運用大數據是及時掌控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動態的重要保障
大學生是祖國事業的接班人,他們的價值取向決定著未來整個民族的價值取向,因此,對大學生開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微信、微博等自媒體社交網絡具有開放性、匿名性等特點,受到廣大學生的青睞。通過微信、微博,學生可以大膽發表自身觀點,表達自己的心聲來為自己“漲粉”,正是因為如此,一些大學生在微信、微博上發表的觀點和動態,或者是他們關注的好友發表的觀點和動態,往往會引起具有相同愿望、利益和要求的人們的共鳴,使這些觀點得到傳播和擴散,這也使得網絡輿情更加難以控制。并且,新時代的大學生向往自由、以自我為中心,很容易受到西方個人主義、享樂主義、自由主義等錯誤思潮的影響。
因此,根據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迅速等特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大數據的記錄、統計和分析的功能,找到大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了解他們對國家和社會事務所持有的觀點和態度。一旦發現大學生的思想出現問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及時地進行引導,避免其錯誤傾向進一步發展。
二、自媒體時代開展運用大數據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徑
(一)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載體
微信、微博、QQ、博客等自媒體平臺,為大眾交流、分享信息提供了更加自由、方便、快捷的平臺,這些平臺能使每一個人自由表達觀點,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撰寫者和傳播者,使信息傳播更加具有海量性、多樣性和碎片性的特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與時俱進,就要不斷更新教育載體。自媒體為教師了解學生打開了一扇窗口,通過這個窗口,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一舉一動,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
新時代的大學生熱愛自由、渴望表達和獲得關注,他們無疑是這些平臺的忠實粉絲。作為做學生工作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學會利用這些自媒體平臺,不斷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運用微信、微博、QQ等自媒體平臺,以生動有趣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尋找新路徑。
首先,我們可以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微博公眾號,利用自媒體信息推送的功能,每天以幽默、簡潔的語言向大學生推送一些時政要聞,引導他們開拓思維、開闊視野。在每條新聞后面,學生可以發表評論,教師可以及時回復他們的評論,與學生互動,促進師生交流,也方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
其次,我們可以利用這些自媒體創建交流互動群,例如:微信群、QQ群、貼吧等。老師可以將自己感興趣或者認為值得推薦的文章或新聞發表在討論交流群中,學生可以查閱,認為寫的好的還可以點贊,有不同見解也可以直接提出來與老師討論交流。當然,學生同樣也可以發表自己關注的新聞或文章,與老師探討交流。
再次,推薦學生關注一些權威公眾號,例如:人民日報、壹學者、思政學者等,這些權威公眾號每天都會進行信息更新,學生每天可以觀看到不同的文章和新聞,這樣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水平,潛移默化的達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擁有自己的自媒體賬號。人要學會與時俱進,要緊跟時代潮流,否則,信息時代世界瞬息萬變,一不留聲就被時代淘汰了,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管年齡大小,都要跟上學生的步伐,學生會使用的,我們也要會用,要有自己的QQ號、微信號、微博賬號等,當與學生相互關注或加為好友之后,師生之間的交流會更加方便。這里還有一點要求,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平易近人的。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總是高高在上,不能做到讓學生樂于向你傾訴心聲,就無法掌握學生的真實思想狀態,就很容易出現“漏洞”。
(二)提高對自媒體大數據的整合分析
“數據表示的是過去,關注、表達的卻是未來,是對客觀世界進行量化和記錄的結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預測學生未來的思想行為,就必須要借助數據來完成,“大數據的核心就是預測”在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借助網絡大數據的存儲記憶功能、挖掘數據功能和分析數據功能,將自媒體中的海量信息提煉出來,進而分析這些數據,找出大學生的關注點以及對這些關注點所持有的看法和態度。
從技術角度而言,首先要開發特定的工具,來管理大規模并行服務器產生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這些數據,可能是自己專有的,也可能來源于“云”。
其次,需要人才來管理和分析大數據,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備理論與技術相結合的綜合素質,懂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是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具備的素質,但是同時要掌握大數據技術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精通電腦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技術。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大數據意識、樹立大數據思維,并且,高校要定期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進行專門的大數據技術培訓。高校擁有具備雙重素質的人才后,方能提高對自媒體大數據的挖掘、分析、整合的能力,得出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的價值信息。更有效地開展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據庫
大數據不會因為人們的使用而貶值或者折舊,相反,大數據的價值就體現在人們對它的充分利用。“大數據時代數據處理理念是要全體不要抽樣,要效率不要絕對精確,要相關不要因果”。
因此,我們要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據庫資源平臺建設,獲取關于學生的全面的信息資源,更加全面、準確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
一是要構建以自媒體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高校要積極建構以微博、微信、博客、貼吧、QQ等自媒體為中心的立體化信息收集平臺,組建由學生-班級-系部-學院-學校思想工作部門-學校領導者組成的信息收集網絡,提高信息的收集能力,盡可能地搜集全面的信息,準確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
二是建立迅速、準確的信息反饋機制。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學會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輿論陣地作用,通過引導學生關注主流媒體公眾號和在公眾號上的信息推送,以及平時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時時刻刻倡導社會主旋律,弘揚社會正能量,積極引領校園思潮;建立完善的學生輿情收集、分析和處理中心,及時有效地公布權威信息,化解負面輿論和澄清不實謠傳,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更有針對性、更加行之有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針對大學生開展的,要與時俱進,大學生的關注點在哪里,工作的重心就該在哪里。大學生通過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工具進行人際交往、獲取信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善于運用自媒體工具對大學生進行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利用大數據技術科學地分析大學生在微信、微博、論壇、貼吧等自媒體平臺留下的信息足跡,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有效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和針對性。
參考文獻:
[1]涂子沛.大數據.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袁文華.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長沙:思政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