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彥林
【摘 要】數學課程作為高職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推斷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高職數學教學中,教師們往往忽視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學生普遍存在著數學應用能力不足的問題。本文從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設置、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考核機制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議,期待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關鍵詞】數學應用能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高等職業教育承擔著為國家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任務。數學課程作為高職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推斷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數學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極強的理論性和計算的復雜性,這使得很大一部分高職學生望而生畏,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往往又不注重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這導致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非常薄弱,當遇見實際問題時沒有數學應用的意識,不能從數學的角度出發,用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分析、解決自己所學專業或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是數學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考核機制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議,以期待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1 建立具有高水平數學應用能力的師資團隊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高職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數學應用能力水平直接決定了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水平。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數學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數學應用能力功底,然而大部分教師雖然具有扎實的數學功底和豐富的課堂教學經驗,但是應用能力還是比較欠缺的,這就制約了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所以必須先提高教師自身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只有自身提高了,進而才能帶動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提高。
首先,學校應該每年為數學教師提供相應的培訓或到企業鍛煉的機會,讓教師了解數學在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另外,還要建立數學教師與專業教師之間暢通的合作渠道,營造有利于數學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成長的良好環境。只有加深對專業知識的了解,才能拓展數學在專業領域上的應用,才能提高教師自身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讓數學應用不再是一句空話。教師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2 結合專業,調整教學內容,突出應用
現在高職數學教學的內容多數是理論知識以及大量計算,而實際應用的案例較少,學生學完之后根本不清楚該怎么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敖痰臎]有用,用的沒有教”是當下數學教學的真實寫照,嚴重偏離了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學習數學不僅僅是為了學習數學知識,而是為了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專業實踐中的具體問題,這就要求在教學內容上必須作進一步的取舍和整合,數學教師必須與專業課教師聯合,找出專業中應重點掌握的數學內容,并找出適當的專業教學實例,在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專業知識的滲透。通過這樣的教學內容的調整,數學教學進一步貼近了專業需求,數學的實用性得到加強,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對于學生的課后作業完成方式也要進行創新和突破,不能僅強調解題的技巧和做題目,教師應該結合相應的知識點,多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或專業案例,比如:淘包創業,開一個網店需要進貨多少,才不至于脫銷。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且開拓思維,不斷進行創新,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另外,還需開設《數學文化》課程,開拓學生的視野,以選修課或講座的形式可設。主要內容包括數學發展史、數學思想和方法,數學與其他學科的關聯,以及數學家的傳記、有趣的數學故事,比如芝諾悖論“阿基里斯跑不過烏龜”,來體會極限的思想。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文化的魅力,了解數學知識的應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是高職教學改革的方向。翻轉課堂( Flipped Classroom) 是在信息化大環境下出現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是指教師創建教學視頻,學生在課外觀看教師視頻中的知識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教師點撥解惑?!胺D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這種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方面有以下優勢:
首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把知識學習的環節放在了課下,通過觀看教師錄制的視頻進行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程度,可以快進,也可以反復觀看,這樣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不像傳統課堂那樣,上一個知識點還沒有理解又開始講解下一個知識點,基礎知識還沒掌握好,更談不上應用了。
其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給教師在課堂上留出了更多的時間,教師可以詳細地分析、講解案例應用,與學生交流互動探討,在互動過程中,教師也能聽到學生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和見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 突出案例教學法,強化數學應用意識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往往都是一味的灌輸理論知識,忽視了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很少能從實際問題出發,引導學生的學習,這就造成數學知識只能在考試中起到作用,在實際生活中沒有太多的作用。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將案例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和互動式教學法有機結合起來,靈活運用。其中案例教學法無疑在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案例教學法”一般采用“實際案例——數學概念——專業應用”的模式,即結合專業案例引入概念,然后給出數學的概念和性質以及結論,最后再用數學知識解決專業實際問題,做到數學知識與專業知識有機結合。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一些具有專業背景的、針對性較強的案例讓學生進行分析、探討,這樣既使得理論教學更加具體和生動,又讓學生懂得了如何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不再是學完之后一片茫然。案例教學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增強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endprint
5 滲透數學建模思想,提升學生數學應用能力
教學和實踐經驗證明:知識的掌握不等于知識的應用,它們之間還有很遠的距離,若沒有足夠的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應用能力是不會自然形成的。要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數學建模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1]。數學建模是聯系數學知識與數學應用的橋梁,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但是數學建模思想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有計劃、有步驟地不斷的滲透,要重視數學建模思想融入課堂,才能讓學生養成有意識的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數學建模問題都是來源于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例如:中國移動公司如何設計每月的套餐對公司收益的影響。再比如2009年的D題會議籌備問題,怎樣預定賓館才能使與會代表滿意。通過數學建模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了解,又反過來促進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形成正反饋效應,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6 創立多元化考核方式,數學應用能力納入考核范圍
考核方式具有很強的指揮棒作用。而傳統的考核方式是通過期末一張試卷來考核學生這一學期的學習效果,主要是理論知識的考查,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重理論計算,輕實踐應用,這種考核方式沒有體現出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所以必須改革傳統的考核方式,創立多元化考核方式,增加過程性考核,將數學應用能力納入考核范圍。在注重應用的基礎上,將考核方式分為三部分:一是平時成績占20%(包括出勤、課堂表現),二是應用能力考核占40%(過程性考核,考核內容主要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期末閉卷成績占40%(基礎知識的考查)。這種考核評價方式充分體現高職數學的應用性特點,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思考問題,多動手查閱資料,將數學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這種考核方式不僅考查了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還為教師的教學指明了方向,數學教學重在應用。
7 結束語
學以致用,是學習數學的目的。教師應該積極投身于數學應用能力方面的研究,使自己具有較強的數學應用能力水平,平時多積累數學應用案例,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切實地感受到數學的應用無處不在,從內心里熱愛數學,而不是排斥數學,逐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職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水平必將會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獻】
[1]李蕊,王志剛.高職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構建要素及培養途徑探析[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16(30):109-112.
[2]劉莉.以培養應用能力為目標的高校數學教學模式構建[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4):86-88.
[3]王鑒.論翻轉課堂的本質[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53-59.
[4]郝春蕾,郝海燕,王英新.高等職業院校高等數學課程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設計[J].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15(17):62-65.
[5]云連英,汪榮偉,陶正娟.以應用為主線的高職數學課程改革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9(17):5-6.
[責任編輯:朱麗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