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家發展、民族進步需要核心價值觀支撐。當前,網絡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傳播思想的重要媒介。在互聯網大潮的推動下,“互聯網+”成為加強我市黨員、干部教育培訓,黨建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平臺。近年來,喀什市黨校順應網絡時代發展的新潮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以“互聯網+”新模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全市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理論講解、主題宣講、典型宣傳、成就宣傳、熱點引導和輿論監督中,真正形成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網絡文化建設,利用網絡平臺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而推動核心價值觀在基層落地生根,開創精神文明建設新局面。
關鍵詞:“互聯網+”;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面對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和正在興起“互聯網+”的時代浪潮,值得我們所有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斷深入思考,積極探索,利用“互聯網”的高覆蓋率、高貫穿性、多元化的信息傳播和受眾聚集的新特點和規律,互聯網+結合時代特點、新技術、受眾心理、宣傳和教育規律,開發出新的手段、開辟了新的領域。
一、運用“互聯網+”手段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科學性
互聯網的即時到達、移動互聯、海量信息、多媒體傳播等技術特質,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式。通過“互聯網+”構建手機、客戶端、微博、微信等信息傳播陣地,通過使信息內容故事化、視頻化,傳播渠道垂直化、平臺化,終端發展移動化、社交化,信息傳播對象化、分眾化,可以構造出覆蓋人們視覺、聽覺、觸覺等全部感官的隨時、隨地、隨身的“立體全息”傳播環境。通過建設、完善專業化、規?;膬热輸祿?,運用大數據方法來分析網民的價值取向、關注熱點、行為偏好,在此基礎上通過量身定做、精準投放的內容精加工,實現內容與受眾(黨員干部,廣大各族人民)的有機智能適配,點對點地、及時準確地把特色信息、客觀內容和正確觀點送到黨員,干部身邊,積極搶占信息傳播第一落點,有效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覆蓋面和到達率。
二、運用“互聯網+”思維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有效性
在這個吸引力決定傳播力、傳播力決定影響力的時代,吸引住,才談得上宣傳教育,留得住,才談得上影響。互聯網思維本質上就是“用戶”思維,它要求我們工作中要以“用戶”為中心,注重“用戶”體驗,以“用戶”喜聞樂見的方式提供教育內容形式。如果我們能敏銳把握黨員干部和廣大各族人民需求,遵循“用戶”接受規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再加工,將一個個宏大主題具體化、社會化、生活化,使其可知、可感、可讀,才能在眾聲喧嘩的觀點市場中吸引用戶、引導黨員干部和廣大各族人民,才能在潤物細無聲中弘揚主流。例如,依托“互聯網+”發現身邊的事。
“互聯網+身邊黨員明星”打造明星,如在喀什,鄒小明不僅是衛生局副局長,還是醫院副院長,也是廣東援疆醫療隊隊長,同時還是一名外科醫生。用他自己的話說,在新疆的這幾年“幾乎沒有休息、娛樂的時間”。無論是在手術室,還是會議桌,甚至特大交通事故、暴恐襲擊的搶救現場,都少不了他的身影。運用“互聯網+”把鄒小明對工作的熱情和對患者的關愛事跡,民族一家親的精神,變得十分生動、具體,讓我們的黨員干部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再是理論上“高、大、上”,“模范就在身邊”,他們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代表,這種模范精神正在激勵著我們,從而形成全社會崇德尚善、見賢思齊的價值引領,培育道德模范的良好社會氛圍。
“微平臺+微電影”,利用“微”投資,制作周期短、接地氣,便捷性等特點,制作廣告片、宣傳片、主題片、微電影等,以其短小、精練、靈活的形式,對我們的黨員、干部及廣大各族人民進行思想教育,使其成為短時間內激發黨員、干部帶動廣大各族人民、匯集共識的最佳手段和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大平臺。尤其是面對“三股勢力”的囂張氣焰作斗爭時,發揮很大的作用。我們把“三股勢力”多次制造慘無人道、令人發指的暴力恐怖案件,漠視基本人權,踐踏人類道義,手段殘忍,危害極大事實制作微電影的形式,對廣大黨員干部和各族人民進行教育,它形象、具體地揭批“三股勢力”反動本質,戳穿“圣戰殉教進天堂”等荒唐謬論,揭露其反人類、反社會、反文明的丑惡本質和險惡用心;同時用微劇的形式制作主題為:“兩個不得”、“五個嚴禁”主題鮮明,短小精干,寓意深長;制作宣傳片:“五觀”、“四個認同”和黨史、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及新疆“三史”進行宣傳教育,大力宣傳民族團結先進典型事跡,不斷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制意識和現代意識。
“互聯網+”可以形式多樣,歌詠比賽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例如:喀什市法院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歌詠活動。我們的黨員干部,在歌詠組織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邀請聲樂教師對干警教唱、學唱、傳唱活動,以大合唱為演唱形式,著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疆精神、“六種責任”外化于行、內化于心,匯聚力量、傳播文明,用精神和道德的力量促進喀什地區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
總之,“互聯網+”是推動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抓手。我們在各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黨校姓黨”的原則,發揚“互聯網+”功能,增強宣傳引導的針對性、互動性,促進價值傳播的扁平化、精細化,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人心、外化于實踐,從而推動核心價值觀在基層落地生根,開創精神文明建設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溫小勇.信息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路徑[J].傳媒,2015,16.
作者簡介:
袁春麗,本科學歷,講師。
重要榮譽:本文已收錄到教育理論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