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摘要】高中英語課堂中的閱讀教學,作為教學的核心內容,在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傳統的逐句翻譯文章、精講精練的閱讀課模式,還是后來改變后的碎片性閱讀教學,都不足以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因此,教師需進行整體閱讀教學。本文闡述了整體閱讀教學的背景,理論依據,實施方法以及進行整體閱讀的益處。
【關鍵詞】閱讀教學;整體閱讀;思維品質
一、前言
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重點。在閱讀中,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極為重要。在過去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偏向于字字句句的翻譯文章,講解文章的語言點。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作為一個整體的文章被分解得支離破碎。后來,教師們逐漸意識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作出了以下改變:教師首先帶領學生略讀課文,快速瀏覽以獲得主要信息;然后將文章分段找出細節信息,其中使用判斷正誤、填空、回答問題等設題形式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樣的方式改變了傳統的精講精練的現象,然而,還是在進行碎片性閱讀,忽視了語篇信息,沒有“從整體理解語篇內容入手,分析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銜接方式、邏輯思維的連貫方式以及語言形式方面的內在聯系”(張獻臣,2009),從而忽視了文章的思想內容。近年的高考閱讀理解題目中,不僅要求學生完成淺層次的細節理解題,更能在快速閱讀后透徹理解全文并歸納全文提供的信息,從而進行正確的推理甚至得出文章的主旨大意或選擇正確的文章標題。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要完成傳統閱讀教學中的傳授語言知識、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任務,而且要深化文章的內涵和拓展文章的外延,把文章的空間范圍拓展到社會、生活中相關的人和事,教會學生認識社會,培養學生自信、自強、自立的品格,發展和完善學生的個性”(教育部,2012)。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教會學生縱觀全文,進行整體閱讀,深化文章內涵,以培養學生的完善品格,提升其閱讀思維品質。
二、整體閱讀的理論依據
整體閱讀源于整體語言教學理論。Goodman(1986)倡導整體語言教學,他認為整體語言教學不是一種簡單的語言教學方法和技巧,而是關于語言、語言學習、語言教學、教學內容以及學習環境的一整套理論原則。整體語言教學中,應著重文章的整體,理清句子與句子、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銜接方式,教會學生駕馭文章,掌握文章的思想內容。
近年來,閱讀教學要求“注重學生的主體性,關注學生的需求,并促使他們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要求學生通過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充分感知和運用語言,并在相應情景下使用語言,從而在課堂實踐過程中獲得語言知識和應用能力”(朱浦,2008)。
三、如何實施整體閱讀
實施整體閱讀,應使用語篇教學法。語篇教學法所倡導的閱讀方法與傳統的閱讀方法不一樣,它要求從語篇分析入手,把語篇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要求學生從其層次結構及內容上入手,最大量地獲取和掌握文章所傳遞的信息。使用語篇教學法,教師的主導作用尤其是學生的主體作用可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達到把課堂還給學生,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閱讀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的結果。
“整體閱讀是一個預期、證實、拓展、修正、再預期、再證實的知覺循環過程”(王姿,1995)。在閱讀前期,學生根據文章標題及圖片對文章內容進行預測,接著讀文章以證實自己的預測是否正確,然后進行拓展、修正等步驟。
(一)培養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
1.淺層閱讀
此步驟幫助學生對文章形成整體印象。學生采用泛讀的形式,通過標題及主題句,對文章的大意和作者的寫作意圖形成概念。這一步驟可搭配相應的歸納大意題,從而培養學生掌握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
2.深層閱讀
通過細讀的方式,抓住主要情節和要點。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能理清句子與句子、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銜接方式,準確理解人物性格、作者觀點及文章字里行間的深層含義。整個過程中,學生起主體作用,教師只起設題者和引導者的作用。教師所設題目要多樣化、多角度,適合多層次學生參與。
3.重復閱讀
重復閱讀后,學生能把握文章結構、宗旨和內涵。在前兩個步驟中,學生已經對文章形成了線性思維,理清了文章脈絡。此步驟,學生需要對文章形成網絡狀思維,對信息進行梳理,歸納和總結,使在前兩個步驟中所獲取的知識得到強化和鞏固。學生可通過復述課文、寫摘要、小組辯論等形式達到重復閱讀的目的。
(二)整體閱讀的實施要點
1.閱讀前不必處理詞匯
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生詞。如果在整體閱讀過程中,教師處理生詞,勢必打亂學生的整體思維,使閱讀變成碎片式閱讀。不事先處理生詞,學生仍然能閱讀以獲取文章信息。在考試中,學生也總會遇到各種生詞,需要跨過生詞障礙,必要的時候猜測生詞含義。待整體閱讀完成后,教師再進行生詞處理。
2.閱讀中不必講解語言點
閱讀第一課時應注重語言能力的培養。如果插入語言點,由語言能力的培養變成語言知識的積累,同樣會使閱讀碎片化,背離了閱讀的宗旨,培養不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失去了閱讀一課時的意義。
3.閱讀后不必進行情感教育
學生在整體閱讀過程中,已一點點的感悟到作者的觀點和思想,這比傳統的閱讀課后教師進行幾句蒼白無力的說教性情感教育要真切、實在得多。
在高考英語中,閱讀題占著很大的分值比例。然而,不僅閱讀題涉及語篇理解,連完形填空、短文改錯和語法填空也需要學生有很強的整體閱讀能力,單純考詞義、語法的題越來越少。另外,寫作題不是簡單的句子翻譯,而需要有語篇能力才能寫出優秀的文章。如果學生不能掌握文章的上下文語境,就將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把握不住文章的邏輯關系。因此,整體閱讀訓練不僅利于閱讀理解題的提升,對完形填空、短文改錯、語法填空及寫作題都有很大幫助。此外,還能改善和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趙大中.在文本細讀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6(4):36-39
[3]王姿.整體閱讀的心理機制及其能力的培養.外語界,第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