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霞
摘 要:油畫作為一種繪畫語言早在建國初期就已傳入中國,相比較其在歐洲經歷古典、近代、現代等600多年的發展歷史而言,中國油畫可謂剛剛起步。油畫在中國發展的近百年內經歷長期的吸收和成長,伴隨著中國文化迅速發展,但這種發展速度并不能改變油畫在中國發展時間短的問題。目前處于發展初期階段的油畫在這種欣欣向榮的背后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尤其是在物質生活愈發豐富的今日,如何突出油畫的創造性精神是十分重要的,油畫的發展并不是簡單地對于前人經驗的照抄,而是在借鑒前人優秀傳統的基礎上不斷進行創作摸索。在物質發展極大膨脹的今天人們對于精神生活的極大需求更要求藝術的發展順應時代要求,反映社會,滿足社會的視覺要求。這對油畫的語言形式提出很大的挑戰。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藝術家需要結合實際,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創作過程進行不斷地嘗試探索,并在此基礎上創造出既能體現個性又有內涵的油畫。
關鍵詞:油畫語言;創新思維;表現技法;材料;色彩;造型;筆觸
一、油畫語言創新重要性
油畫是中國繪畫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是一種繪畫方式,更能表達出創作者的繪畫精神。油畫是畫家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美化和加工,畫家通過對現實事物加以內在的感情渲染而表現出來。油畫藝術的生命力來自畫家對生活方方面面的關注。它給人提供美的享受,但又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現實美,更是情感上和心靈上的陶冶。因此,對油畫創作而言,一方面要制止畫家對現實的漠視,對于繪畫技巧和形式的上的過度關注;另一方面又要防止畫家忽視創新思維對油畫創作的重要性。在當代,中國油畫需要靠藝術家的努力,在吸收西方油畫精髓的基礎上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創造出有中國特色的油畫。創造成就價值,藝術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給人以精神上的審美享受,而對于我們學習油畫的新手來講更要明白創新思維在油畫創新中的作用,我們在進行油畫創作時,不能一味地模仿和照抄,更要富于創新精神,體現自身個性價值,創造出既符合時代意義而又經典的作品。
從古至今,每個畫家都在不斷地探索自己的創作風格和創作特點,而要最終實現這一特點,與創作過程中的創新思維是分不開的。創造性思維是運用獨特新穎的思維方法創造有社會價值的新觀點、新方法、新理論、新作品等的心理過程。在相應的時代創作出與社會發展需求相符合的作品是每個時期、每個畫家都在追尋的。他們在原有知識儲備的基礎上,吸收新的理論和知識去創新,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完成代表社會進步與自身精神的作品。畫家在油畫創作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對客觀事物加以分析、創新和聯想。唐代著名畫家張超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即藝術家僅僅以客觀事物為原型進行描繪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深入對他進行分析比較,在腦海中加以創新、改造,才能成就有靈魂的作品。對于每一個畫家而言,沒有繪畫語言上的突破創新,就不會有屬于自己的作品,更不會成為著名畫家。在創新中尋找突破點,不僅在繪畫上,更在提升自己的觀點和意識上。而油畫作為一種視覺藝術,通過造型、色彩等要素來吸引觀賞者的視線。它是一種繪畫技法也是一種思維意識,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藝術家創新多種藝術形式語言,創作出一幅幅具備畫面效果和精神內涵的作品來表現給眾人自己的內心世界。
二、油畫語言創新內容
油畫怎樣創新是每位畫家都必須考慮的問題。油畫語言由材料技法、風格形式和精神內涵三方面基本內容組成。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也因此對藝術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在創作過程中大量嘗試更多的新材料來反映社會現實。其實早在13世紀的歐洲就有將雞蛋清和蛋黃調和顏料用于油畫創作的技法,即“坦培拉”畫法。到了15世紀,尼德蘭畫家艾克兄弟經過多次嘗試發現亞麻油和核桃油等調和用于油畫創作會使畫面干得更快。而現今社會科技的發展給藝術提供了更多的材料,使藝術家有更大的空間去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展現更多的內心世界。油畫也相應出現了多種新的材料,一些畫家在傳統繪畫的基礎上創新性地嘗試一些化學材料使畫面更有表現力;還有一些畫家在繪畫過程中加入泥沙、樹脂等材料使畫面更加生動和形象;還有一些畫家將打印技術用于油畫創作,便捷了繪畫形式。新材料的使用使得油畫有更多的表現形式,創新思維使畫家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對油畫創作材料提供了更多樣的選擇。油畫的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表現內容也更加豐富,畫家對于現實生活細微的觀察,在創新思維的推動下能讓一個微不足道的景物表現得令人震撼。如中國寫實畫家冷軍作品中對廢棄材料的描繪表現,同時創造性思維對油畫創作的風格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畫家對景物的感受不同、表達的手法不同、每個畫家的思維方式不同,在作品中表現出來的形式也不相同。因此,在繪畫歷程中出現了許多種不同的風格和技法。如西方早期出現的古典主義、寫實主義、浪漫主義及后期出現的印象派和野獸派,有的是以再現為主,有的是以表達情感為主。同現實對客觀存在的描繪相比,畫家表現出來的風格及思想都是不同的。每個時期的風格都是在前人風格延續的基礎上創新并加以這一時期的特點而形成的新的繪畫風格,即油畫的創新和實踐是一個一脈相傳又相互影響的過程。繪畫大師在借鑒并超越傳統繪畫的基礎上探索者畫家個性全新的語言。
在油畫作品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色彩。往往人在由遠及近觀賞一幅畫作時,色彩會首先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色彩作為油畫語言的重要核心,在油畫表現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畫家對于同一事物的色彩感覺是不同的。每一個畫家對色彩都有著獨到的見解和感悟,而創作出來的作品所表現出來的視覺效果也是不同的。近代畫家對于色彩的感悟更是參差不齊,不僅是因為他們對色彩的感知度不同,更主要的是他們對色彩進行了大量的嘗試和創新,將自己的色彩想象力發揮得淋漓盡致。當代油畫繪畫色彩語言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得更加豐富,審美價值愈發濃厚,藝術家色彩表現張力和情感表達愈發高昂,一些藝術家開始探索更加強烈的視覺對比,用夸張的色彩感和想象力達到強調個性、抒發內心的情感世界,從而帶給觀賞者強有力的視覺沖擊。如法國印象派畫家,對瞬間色彩的追求,用直覺感悟自然。以光為主要研究對象,探索出全新的色彩表達方式。油畫作品必須能表現出畫家的精神內涵,造就藝術個性。作為一名油畫家,不僅要掌握基礎色彩知識,更要充分發揮色彩想象力去探索更多的色彩語言,還要敢于突破傳統,敢于創新嘗試。這樣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色彩語言,創作出更加優秀的油畫作品。
而在畫面中對于物體造型和筆觸的創新也是非常重要的。造型的精準把握及筆觸的準確運用可以讓觀賞者從中體會到畫家的內在情感,或喜悅或憤怒,或烘托或嘲諷。筆觸作為油畫表達的重點,更容易體現出畫家鮮明的特質個性,也是畫家在長期繪畫創作中形成的特有的繪畫方式,最能體現畫家的藝術修養及對藝術的認識度。每個畫家都有各自的繪畫習慣、造型方式和筆觸運用。在畫家的創作中,筆作為他的武器,在其操控下或大氣有力一氣呵成,或表達細膩、情感豐富地呈現在畫布上。而不同的油畫作品也需要使用不同的筆觸風格,畫家需要結合實際自己掌控。比如梵高的作品,多是小筆觸逐一排列,配以強烈對比的色彩,在畫布上相互擠壓、旋轉排列,展現出巨大的張力和沖擊力,讓人時而興奮熱情時而壓抑驚恐。現代畫家對形式的追求及其筆觸的表現方法也更為多樣。對同一事物不同畫家有不用的造型手法和筆觸運用。因此對于筆觸所帶來的效果更要充分利用,因為必成能更為直接表現創作者的心情。此外對于繪畫對象的造型處理也尤為關鍵。造型是繪畫的基礎,有的造型語言表現藝術家的個性特征。對畫面人物比例的夸張和扭曲可以表現出不一樣的視覺效果。如印象派的塞尚,將事物的造型依據其形狀、大小壓縮成不同的塊面,按幾何重新排列組合,從而形成一種新的造型風格。在科技發展迅猛的今日更是如此,需要對造型的創新而表現出社會現狀,通過對形的扭曲產生的變化來表現復雜的情感。
三、結語
在當今社會,藝術呈現出多元發展,如何創新和怎樣創新是藝術家探索的重要問題。我認為首先應當提升個人創作欲望和興趣,畫家要認清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是什么,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題材,才有可能在此基礎上發揮更大的熱情創作,在對題材加以造型、風格、形式等方向上加以創新想象,最后呈現于畫布上。對于風格的創新需要畫家在長期的創作過程中摸索嘗試從而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即大量的實踐對于油畫創作和風格的形成至關重要。其次我們要在掌握優化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認真研究藝術大師的作品,吸收其精華,尋求自己的油畫創新道路。創新性思維對于油畫創作有著巨大的推進作用,每一個畫家必須有創新才有可能創造出好的作品。創新思維是每個畫家所追求的,也是體現獨特藝術特征的重要條件。因此,我們一定要了解創新思維的重要性,在創作過程中積極發揮創造性思維以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參考文獻:
[1]王以時.當代中國油畫研究[M].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2013.
[2]蔣躍.繪畫形式語言研究[M].合肥:安徽出版社,2009.
[3]王紹軒.淺析色彩語言在具象油畫中的表現[J].美與時代,2010,(01).
[4]仝武帥.油畫語言發展與創新的實驗性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8.
[5]李秉蜻.淺論油畫筆觸之美[J].陜西教育,2007,(10).
作者單位:
魯東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