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惠
摘 要:興趣是打開智慧大門的鑰匙,更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又是激發學生創造力、開發智力的催化劑。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如果在教學中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使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是多樣的,本文就與大家共同探討一下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方法。
關鍵詞:低年級;直觀畫面;多媒體;游戲;興趣
一、充分利用直觀畫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低年級,數學課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過形式多樣、富于趣味性和可讀性的主題圖呈現數學信息,學生學會看圖、讀圖,對圖意進行有序地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順利解決問題。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生動、直觀的畫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除了注意插圖所包含的數學知識外,還要充分挖掘插圖的趣味性、思想性等因素,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兒童看圖隨意性大,目的性不強。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順序觀察畫面。對學生的觀察要求表述要簡練、清晰,培養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畫面,從中選擇有用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用眼觀察、動手點數、動口讀圖,感知事物的數量特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主題圖中有很多非數學信息,目的是為孩子們創設一個有趣的故事情景,提高學習興趣,隨著學生識字量的增加,圖文結合的題目也相應增多了,但有的學生往往只注意看圖而忽略讀文字。針對這些情況,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先讀圖,了解圖中的信息,再去讀文字,接著分析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問題是什么,讓學生知道圖和文字是有聯系的,要把圖文結合起來讀,結合起來理解。通過認真讀圖,說出圖意,理清圖和文之間的聯系,解決問題就有理有據了。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各種教具、投影、錄像、電影等媒體,集光、形、色于一體,直觀形象,新穎生動,能夠直接作用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徹底改變“老師一只粉筆,一張嘴,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
如:在教學《認識鐘表》時,由于時間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光靠老師講解或傳統的教具教學,會感到非常枯燥,一年級學生難以理解。筆者采用了多媒體教學,使原來非常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生動化,增強了學生的直觀認識。首先用多媒體展示一個空白的鐘面,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的學具鐘面之后,來幫老師找一找大屏幕上的鐘面還缺什么,這時學生的熱情很高,課件伴隨著學生的回答——出示數字、指針等,接著由他們幫忙完成的鐘面走動起來了,他們的成就感一下子就高漲了。然后在認識整時過程中,筆者通過情境創設——小明的星期天,貼近學生的生活,也起到了一個情感教育的作用,像小明一樣合理安排時間。最后還引入了一個小故事,教育學生要好好珍惜時間。本節課較好地突出了教學重點、難點,教學目標也準確地達到了。
三、適當開展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游戲、玩樂,是兒童的天性。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適當的游戲活動,既有助于學生體力、智力、交際能力地發展,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時,經常選擇一些符合教學內容的游戲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地氣氛中鞏固學到的數學知識。例如:我在教學“加、減混合”時,發現少數學生出現了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于是我就把書上的例題改成了游戲形式,對學生說:“我們來玩一個開車的游戲吧。”接著,講游戲的規則:先有7人在車上,接著下車2人,再上車3人。然后,邊放音樂邊講述:汽車從我們小學開車了(學生做動作,嘴里發出開車的聲音),花果山到了,停車(下車2人,又上車3人),汽車又開了。游戲結束后,讓學生討論后說說:現在車上有幾人?有的學生說,原來車上有7人,到了花果山下車2人,又上車3人,現在車上有8人;有的學生說,從我們學校出發時車上有7人,到了花果山下車2人,車上有5人,又上車3人,現在車上有8人。我對學生的各種說法先表示了肯定,然后讓學生討論:你認為哪種說法最好?再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知道現在車上有8人的。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知道了:從7人里面去掉2人要用減法算,又多3人要用加法算。這樣學習“加、減混合”的例題,學生感到有趣、熟悉、自然,對數學的興趣感也隨之產生了,既突破了教學的難點,又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敏捷性。
四、營造和諧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除了有恰當的教學方法、高超的語言表達藝術外,微笑往往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每當我面帶微笑走進教室上課時,學生也以同樣的微笑回報我,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在瞬間拉近了,學生緊張的情緒減少了,和藹的語言打動了學生,大家都樂意和我交流、研究和討論。從而削除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地位,有的只是一個大姐姐在和他們一塊學習,一塊交流,做他們的好朋友、好伙伴。教師的微笑,能感染學生,能使課堂氣氛輕松愉快,能打開學生的心扉。微笑可給學生一種親切感,可增加師生的情誼,可使學生“愛屋及烏”,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總而言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成功的秘訣,是學習的先導,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教師只有善于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獲取知識,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發展智力的目的。興趣激發應滲透到每一個教學環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在有效的時間里,心情舒暢并且高速、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從而提高低年級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張秀媛.小學低年級數學興趣的培養策略探析[J].吉林教育,201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