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英
【摘 要】隨著減負增效教學觀念的逐漸深入,我們作為英語教師,也應當與時俱進,逐漸更新教學觀念,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激發。
【關鍵詞】初中英語 減負增效 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127
所有學習過英語的人都知道英語學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語言環境的差異,英語教學方法的欠缺使得英語的學習似乎變得特別的困難。在英語教學之中,雖然有著自身的學科的特點,如設置語言環境的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學習英語。但就算是這樣的方法可以頻繁使用,英語仍舊是一門需要反復進行英語訓練來保證學習質量的課程。
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依舊還是教學的中心環節,這也是英語教學的基本形式。既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又要做到減負,那么就需要把教學的每個環節都落到實處,讓教學的效果突顯,在課堂中,學生們可以通過英語教師的指導,獲取英語的基礎知識以及英語技能,通過傳統的訓練方法聽、說、讀、寫等,來培養學生們對于英語的運用能力。同時要提升課堂的效率,做到效率與質量兩者兼收。能夠在教學中運用新的手法,增加課堂教學語言實踐的密度與廣度,才能減輕學生的沉重負擔,當然也需要注意英語知識的鞏固。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心理減負
“成功的教育離不開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離不開和諧、平等、安全的課堂氛圍。”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拉近師生的距離,創造寬松的心理環境,也可以通過愛屋及烏,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科目的喜愛和課堂的參與性。因此,教師首先要做好“良師”。“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教師應不斷地充電,吸收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手段,積極地提高自己的教學素養和技能,將最新、最純正的英語教給學生;其次,要做好“益友”。教師應該深入學生內部,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等,設身處地地體諒學生的學習困難和困惑,尊重學生的思想,并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加以鼓勵,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養成教育”一直是我校的辦學特色,提到“養成教育”,很多人都以為僅僅指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其實初中學生要想取得好成績,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至關重要的。很多小學生進入中學以后突然感到學習吃力,壓力增大,就是源于小學時期忽略了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習慣的養成無非就是引導學生對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的長期實踐和應用,形成比較穩固的學習行為。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自覺學習。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凸顯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能使教師減輕教學負擔,提高學習效率。就英語學科而言,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是課前預習的習慣,自己預先拼讀單詞發音,預習課文大意,嘗試找出學習重點、找出學習疑惑,使得學生在聽課時目標更加明確、更加有針對性;其次是課堂上聽課的習慣,即會聽老師強調之處、會記聽課筆記;最后是課后復習鞏固的習慣,當天筆記當天復習,以及每天堅持聽寫單詞等習慣。
三、教授科學的學習方法
“教是為了不教”“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轉化成為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堂課都是幾十分鐘,對于每一位學生而言都是公平且公正的。然而學生的學習效果卻是截然不同的,這除了和學生自身的個體差異有關之外,學生學習方法的好壞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景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參與、思考、探究、討論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以達到“窺一斑而見全豹,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教學效果。在學習上,教師只要教授給學生正確且適合的學習方法,并引導學生學。
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減負增效的關鍵
上課時間的時間能夠最大的利用課堂時間,確保每分鐘都能發揮作用,就是對于學生的一種減負。對于教師而言,課前就需要做好非常充分地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要保證自己在課前有積極、樂觀的心態,而不良情緒是不宜帶入課堂的。課程的準備工作,對于教學的內容,詳略要得當,重點要突出,科學地安排重點和難點。課程講述要簡單易懂,講課與練習的安排有機結合,對于訓練活動也要安排適當,適當地增加英語教學的深度與廣度,在講課的過程之中,要生動和幽默,課堂的氣氛要確保活躍,還要增加一些語言實踐的密集度。在英語教學中,一定要堅持一個觀點,就是不斷地進行互動,包括“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等。不要一個人老是在講臺上拼命地講,老師講了一大堆,學生臺下依舊是一片茫然。過去那種“填鴨式”的和“滿堂灌”的傳統教學已經不再適應現代的英語教學。對于學生方面,要做到認真全面了解學生,有可能的話,對他們進行分層次教學。對于英語學習較好的學生,提問的難度可以高點,英語成績不好的學生,問題的難度可以低點,但都要是有針對性的提問,做到有的放矢。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他們來自不同的環境中,生長經歷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對于學習的接受度自然也是不一樣的,對于不同學生側重靈活地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地不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真正做到給學生減負。
根據初中學生的共同特點,選擇方法,生動、形象、直觀,把“聽”和“看”結合起來。讓學們感覺到是容易接受的,怎樣算容易,體現在容易聽、思維方式上表現為容易懂、語言表達上,便于說。在課堂上,盡可能地多使用英語。提高學生的聽說效率,當然,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高效的發展才是我們教學的目的。講究英語教學的預見性,課上的每一分鐘都要安排妥當,每個環節之間要銜接好,安排好,做到環環相扣。
總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其實更為看重解決人才培養中的共性問題,看重體現人才培養中的統一性問題,初中英語的課外活動側重發展初中生的愛好、興趣與特長,著重體現人才的多樣性、靈活性。這二者其實是殊途同歸的,我認為減負增效的關鍵是:初中的英語教師要有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并重的思路,在減負增效的基礎上,特別注意課堂教學中的高效性以及初中英語課外活動中的實效性,為在初中能有效地提高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開創出一片新的天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