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平
【摘 要】本文從就業導向出發,針對獨立院校臨床專業學生就業的情況,探究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改革,以期能夠改善臨床專業大學生的就業情況。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指導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176
近年,我國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高校畢業生規模不斷擴大,大學生就業形勢日漸嚴峻。隨著醫學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獨立院校臨床專業大學生就業壓力也有所增加,因此需要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進行輔助。
就目前情況看,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例如教學模式與社會實際脫節,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方法落后等。就業指導課是借鑒國內外大學的一些先進經驗,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課程開設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形勢,提升職業規劃能力,掌握面試技巧,做好心理建設,拓寬就業的渠道,授課教師掌握行業內人才需求信息[1],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摒棄傳統守舊的就業觀,樹立全方位的就業觀念,所以,從切實改善學生就業情況的目的出發,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應該進一步完善其課程體系,提高實效性。
一、當前就業指導工作現狀
(一)教學課程時間安排不合理
伴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獨立院校積極開設就業指導課程,指導學生進行就業技能提升,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講授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借鑒國內外的實際教學經驗,這也是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但是就業指導課程往往被劃分為公共選修課或者考查課,由于臨床專業的專業設置,畢業前需要長時間在醫院實習,因此就業課程往往集中安排在實習前,待學生真正需要面臨就業的考驗時,之前學到的知識往往會因為時間間隔久而被遺忘。雖然畢業生也會進行畢業前的就業技巧訓練,但這種臨陣磨槍的方式短時間內想要達到預期效果還是有難度。
(二)學生就業觀不完善
我國社會普遍對醫學專業的認可度很高,認為醫務工作者社會地位高,工資待遇好,在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的醫學生希望畢業后能成為醫務工作者,并且將就業的地點選擇在經濟發達或者靠近家鄉的城市,工作的醫院最好是三甲醫院,只有少數人愿意到邊遠地區發展[2]。
隨著醫學教育體制的改革,臨床專業的學生面臨著學習時間延長和學習難度增加的雙重考驗,特別是獨立院校的學生,想要畢業后直接一步到位找到好工作的難度極大,因此大多數臨床專業的學生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就業壓力,加上對工作地點、薪資等方面的固有觀念,很多學生的就業壓力還會持續增加,其中亦不乏自身能力不強,過度依賴父母的人脈關系安排工作的學生,而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面對巨大的壓力往往選擇通過考研暫緩就業的壓力。
總體上說,大多數學生都能很早的意識到就業的壓力,但是沒有相應的就業技能,當面臨畢業時,仍然會感到茫然無措,未能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致使就業受挫,失去信心[3]。
(三)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
多數獨立院校的就業指導課程采用的都是固定的教材和教學方法,不分專業和年級,有可能同時上課,并且教授的內容寬泛無差別性,以理論教學為主,雖然理論講授過程中也會安排一些事例簡析、分組討論、情景模擬等實踐環節,但理論仍占據了大部分的授課內容,未能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和市場變化做調整,也不能解決學生求職擇業過程中碰到的實際問題。不同的專業就業難度不同,應對技巧也不同,需要的是有針對性的指導,粗淺的講解只能讓學生了解大概,實效性差,不足以應對復雜的就業需求。
二、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一)完善課程體系
課程教學改革需要加強課程規劃和教學管理,不斷完善就業指導理論教學內容框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個性化就業指導。針對臨床專業的特點,從大一新生就開始進行正確就業觀的培養,每個年級都有相應的就業課程內容,包括實習階段,畢業生的課程更是要重實戰訓練,授課方式可以是傳統授課和網絡授課相結合,方便在外實習的學生也能不間斷的進行就業技能的學習。
(二)端正學生的就業觀和擇業觀
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導致醫學生的就業觀有思維定勢,就業指導課程需要打破這種固有的觀念,轉變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首先,扎實學好專業知識,掌握動手技能,提升自身競爭力,牢記實力才是硬道理。其次,樹立到邊遠地區就業的觀念,現實中經濟發達的一二線城市就業市場供大于求,而邊遠地區卻缺少醫學人才和醫療設備,正是有志青年把握機會發揮聰明才智的大好平臺。最后,醫學生要將眼光放遠,盡早做好畢業后的職業規劃,在清晰的目標下主動查漏補缺,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改掉眼高手低的毛病,先就業再擇業,在工作中積累經驗。
(三)建立針對性的教學模式
理論聯系實際,將課堂和課外實踐相結合,多增加實踐活動,例如簡歷制作大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活動,課堂授課多采用實例講解、模擬情景等方式。開展個性化就業指導,結合臨床專業的特點,結合畢業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分類咨詢,例如借助問卷調查、心理測試等輔助措施,幫助學生明確畢業后的方向是繼續深造還是找工作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畢業之前的每個相關環節都進行相應的輔助,幫助學生發揮優勢,提供就業個別指導。開設分年級、分專業的特色就業指導課程,使學生從入學到畢業,都在接受不同階段的就業指導。
參考文獻
[1]史輝.提升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教學改革實效性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5):41-42
[2]米燕燕.醫學院校就業指導課教學改革探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5(10):7-10
[3]李焱.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改革實施方案解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3(11):97-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