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覺華
摘要:在我國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體育課程是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不僅具有改善學生身體素質、緩解學生學習壓力、促進學生交往的職能,還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關鍵階段。對此,本文結合高中體育教學的實踐,就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
高中體育體育教學終身體育意識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傳統(tǒng)的高中體育以技能教學為主的教學理念,已經滯后于體育教學的現(xiàn)實需要,存在教學理念滯后、教學形式單一、教學評價不科學等方面的問題,所以影響了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和積極體育情感的樹立。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就必須實現(xiàn)從以技能教育為主向素質教育為主的積極轉變,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能夠真正感受到體育學習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全方面了解體育運動的價值和魅力,進而實現(xiàn)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有效培養(yǎng)。
一、轉變高中體育教學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
在傳統(tǒng)的高中體育教學模式下,體育教學主要是以體育運動技能教學為主,開展的也多是統(tǒng)一化、標準化的教學。但是在同一班級上,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偏好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傳統(tǒng)落后的體育教學觀念已經滯后于學生多樣化的體育運動需求,更不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因此,高中體育教師需要轉變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理念,讓高中體育教學工作更具層次性、多樣性,多貼近高中生的個性特點來選擇教學項目,提高體育教學的靈活性和針對性,這樣可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成就感和快樂感,樹立起積極的體育運動情感。同時,在體育課堂上,體育教師要轉變過去以“教”為中心的傳統(tǒng)落后觀念,確立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與訓練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全方位感受體育運動的運動價值,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和訓練熱情,調動學生課外自主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
二、提高體育教學開放性、參與性,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
為了豐富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情感體驗,獲取更多的成就感和快樂感,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敢于打破教材和傳統(tǒng)教學思維的限制,增強高中體育教學的開放性和參與性,保證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更多的自主權、選擇權和互動空間,從而在體育課堂上營造出良好的健身氛圍,激發(fā)高中生在體育課堂上的運動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例如,在高中足球的教學中,封閉式、灌輸式的足球教學會讓很多學生喪失學習樂趣,所以教師可以多組織一些自主性、合作性、趣味性的足球游戲項目或競賽項目,增強足球教學的開放性和參與性,引導學生從被動式學習轉變?yōu)橹鲃邮綄W習,并將此行為有效地延伸到課堂教學之外,使之形成良好的運動健身的習慣,進而培養(yǎng)起終身體育意識和團隊協(xié)作意識等,加快學生綜合素質的養(yǎng)成。
三、加強意志品德的培養(yǎng)
體育意志品德是體育意識的能動方面,使學生自覺地參與體育項目,并在確定的目標支配下,克服行動中的障礙、困難,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年級的升高,依賴性逐漸減少,根據(jù)目的做出意志決定水平不斷提高,中學生意志水平從盲目性向自覺性、選擇性不斷發(fā)展。當學生意識到一個人的成功有賴于自己的健康和必須從是體育鍛煉時,就能自覺的克服困難,表現(xiàn)出較高的意志水平。有的學生意志力較差,與他們缺乏自覺而遠大的、正確的主導動機有直接的關系。然而中學生行動動機的多樣性與穩(wěn)定性時常交織在一起,以多變性表現(xiàn)為主。但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意志的穩(wěn)定性逐漸發(fā)展,多邊性就逐漸減少。研究表明,高一年級是學生意志力迅速發(fā)展的時期,幫助學生認識體育需要,激發(fā)動機,加強體育意志力的培養(yǎng),對體育意識的形成非常重要。在教學中主要是通過對學生進行自覺性和自制力的培養(yǎng),果斷性與堅強性以及勇敢頑強的意志的培養(yǎng)來實現(xiàn)體育意志品德的養(yǎng)成教育。
四、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練興趣
在體育教學中,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法有很多。但隨著現(xiàn)代化多媒體教學逐漸滲透到各學科里,多媒體也引進到體育教學的課堂,體育方法的改革也隨著教學教育現(xiàn)代發(fā)展而緊跟時代不斷推陳出新。我們要采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法和現(xiàn)代教學手法相結合。如教師在一節(jié)課中交替使用講解示范演示等不同的教學方法,合理交叉使用結合,呈現(xiàn)出多樣性。因此,豐富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所采取的手段,使學生為被動鍛煉變?yōu)橹鲃渝憻挘瑥亩@取更多的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全過程,使他們從小喜歡體育,樂于體育。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fā)了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并形成習慣。
五、實施開放型教學
開放型教學要求以高中生為主體,以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為保障,以教會高中生學會學習,幫助高中生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提高主體接受、改進、加工、轉換信息的能力為根本任務。因此,實施開放型教學就是讓高中生參與教與學的過程,讓高中生參與到目標的制定中。例如排球中的墊球練習,每個高中生可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向體育教師匯報并商榷自己制定的目標個數(shù)。在組織形式上,以往的體育教學過于強調整齊劃一、步調一致,限制了高中生個性、特長的發(fā)揮,而開放型教學的重點則是取消和放寬某些限制,能放則放。這樣既考慮到高中生的主體意愿,使高中生感受到肩負的責任,又考慮到高中生個體的差異,激發(fā)高中生的學習動機,使高中生始終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身心愉悅地學習,有利于高中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化和終身體育的不斷發(fā)展,要求我們在體育教學中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參與運動,充分發(fā)揮實踐課的功效外,擴大鍛煉身體和學習的范圍,做到課內外結合,全方位、多渠道的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綜合能力和體育意識,從而促進學生終生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張傳麗.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6).
[2] 陳國明.探析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對策[J].成功(教育),201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