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泯伊+黃柳君
摘要:隨著移動終端互聯網應用的普及,直播平臺越來越成為一種新興的融合交互的信息傳播媒介。2015年初,Perscope、Meerkat等手機直播應用在國外受到熱捧。而2016年被稱為中國直播的元年,我國移動終端網絡直播平臺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全民直播時代到來。本文通過分析現階段我國移動終端網絡直播的傳播特點,從而進一步探討其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網絡直播;傳播特點;發展趨勢
一、網絡直播發展現狀
1、概念界定。目前,網絡媒體對于“網絡直播”一詞還沒有較為準確的界定。根據目前國內現狀,網絡直播在廣義上可分為兩類,一是在網上提供電視信號的觀看,例如各類體育比賽和文藝活動的直播,這類直播原理是將電視(模擬)信號通過采集,轉換為數字信號輸入電腦,實時上傳網站供人觀看,相當于“網絡電視”;另一類則是真正意義上的“網絡直播”:在現場架設獨立的信號采集設備(音頻+視頻)導入導播端(導播設備或平臺),再通過網絡上傳至服務器,發布至網址供人觀看。
艾瑞分析對于“移動視頻直播”的定義為:移動視頻直播主要指用戶通過移動端進行制作或觀看直播視頻,其中包括通過PC端進行視頻直播,而觀看者通過移動端進行觀看,或制作者通過移動端進行視頻直播而觀看者通過PC端進行觀看等。主要表現形式大多為移動視頻直播平臺在移動端App為用戶提供服務。
本文中“移動終端網絡直播”的概念與艾瑞分析“移動視頻直播”的定義基本一致,但強調制作者、觀看者通過移動端進行制作或觀看。
2、網絡直播在我國的發展現狀。早在2005年,9158開創視頻聊天業務,中國的直播行業就開始了最初的探索期。基于秀場模式的網絡直播初見雛形,但在往后的10年中經歷沉浮,仍未實現真正大規模的發展。直到2015年,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映客、花椒等手機直播應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呈現井噴式發展。
在目前這個全民直播的時代,我國直播平臺已超200家,直播用戶數量也已經超3億。根據艾瑞咨詢移動端連續監測產品mUserTracker數據顯示,經過多年發展,整體移動視頻服務已累積成熟龐大的用戶基礎。2016年7月月度使用設備超過9億。而其中移動視頻直播服務2016年以來發展迅猛,2、5、9月均達到超過10%的增長速度。截止2016年9月,網絡直播月度使用設備數已達1.54億臺。
二、網絡直播傳播特點分析
1、實時性。UGC模式下的全民直播是如今網絡直播最大的特點。全民直播不僅帶來了海量的用戶,還帶來了海量的實時信息傳播。主播實時制作直播內容,并實時發布在直播平臺,用戶通過移動終端實時觀看直播,并與主播進行實時互動。不同于一般社交媒體上帶有一定時差性的評論與回復,直播中整個傳播過程都與現實同步,極大提高了傳播效率。時間上的同步性打破了空間上的距離感,主播與觀眾間的距離縮到最小,使得互動的沉浸感、參與感更強,提高用戶體驗。
2、雙向性。直播過程中觀眾可以通過彈幕與主播進行實時交流,還可以給主播送出虛擬禮物,主播從彈幕中了解觀眾的想法并及時作出反饋,這種互動是實時雙向的。同時,直播過程中主播與觀眾間的信息傳播屬于一對多傳播,一個主播的直播很可能有上萬名觀眾在同時觀看。但對于每一個觀眾來說,由于他們都是分別使用個人移動終端進行觀看,這種一對多傳播從每個觀眾的角度看來又具有一定意義上的私密性。基于網絡直播的實時性與雙向性,觀看直播滿足了每位觀眾個性化的需求,使得網絡直播的用戶黏度較高。但這種用戶黏度與主播的關聯性較大,因而容易受到主播的影響而波動,有待進一步提高。
3、半碎片化。正如前文所述,2016年7月以來,泛娛樂直播平臺移動端的用戶流量已經趕超PC端。可見,移動端觀看網絡直播隨走隨播隨看的特點使其成為越來越多用戶的選擇。只要有一臺手機,有與其連接的網絡,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方便地觀看直播。但與微博、微信的碎片化閱讀不同,移動端網絡直播的觀看時間一般更長,具有半碎片化觀看的特點。
4、受眾市場分化。秀場直播、游戲直播、泛娛樂直播、體育直播、財經直播......多元化的直播內容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花椒直播首頁的直播分類有:游戲直播、顏值、唱歌、跳舞、樂器、脫口秀、星座情感、戶外生活、校園、花椒選秀季等14個分類。從觀眾角度來看,習慣觀看不同類型直播的觀眾可以分為各個不同的受眾市場。一方面,觀眾可以方便地在各個直播平臺的分類標簽下找到自己所想要觀看的直播類型;另一方面,受眾市場分化也使得直播平臺對于各自的目標受眾有更清晰的認識,方便平臺針對不同受眾推出個性化服務,為深挖各垂直領域奠定基礎。
三、網絡直播發展趨勢
1、內容創新。全民直播的浪潮帶來了直播行業的繁榮發展,也帶來了各直播平臺內容高度同質化的問題。在網絡直播的發展中,內容為王仍然是重要的一環,生產高質量、專業化、個性化的內容,才能為平臺帶來更穩定的用戶流量。將UGC轉化為PUGC(Professional ser- generated Content),能夠增強平臺內容生產的專業性、垂直性。PUGC并不是UGC與PUC簡單的相加,而是兩者的有機結合,發揮UGC的全民性與PUC的專業性,打造高品質直播社區平臺。
2、技術融合。直播+在直播行業打破邊界、拓寬版圖的發展中顯現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已有的行業中嵌入直播功能,或在直播平臺中開拓新領域,發掘直播更多的場景與形態,是今后直播行業的發展方向。同時,隨著對直播交互性的深入研究,在直播中加入VR、AR等高科技技術,進一步增強用戶的沉浸感、參與感,提高用戶體驗,從而提高用戶黏度。
3、加強監管。針對直播行業出現的問題,2016年以來,國家的監管政策不斷收緊,9月以來廣電局、文化部等部門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文件,監管要求不斷提高、內容不斷細化,旨在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直播行業環境。在往后的發展中,國家對于直播行業的監管將趨于成熟,直播門檻、內容、主播素養、違規處罰等都是監管的重點。只有形成良好的行業風氣,才能保證進一步發展。
四、結語
網絡直播在社交、新聞、商業等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未來還需要創新內容,尋求技術融合、跨界合作,利用新技術手段創新直播方式,加大監管力度。只有這樣,網絡直播才能在生產優質內容的基礎上發揮其傳播特點,增強用戶黏度,建立并完善產業生態鏈,獲得長遠、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傳珍. 手機網絡直播:躋身移動互聯網新風口[J]. 互聯網經濟,2016,(08):62-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