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昆
【摘 要】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發展,我國的國家文化安全面臨著國內國際雙重嚴峻挑戰在國際上,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和文化帝國主義的擴張、人才的激烈爭奪、經濟全球化下的文化滲透和植入等威脅著我國文化安全;國內,對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視不夠、商品經濟對文化的沖擊、傳統文化的流失、封建等級文化的遺留、文化建設的薄弱也是造成文化安全弱化的重要原因。在新時期新形勢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國家文化安全觀
【關鍵詞】習近平;文化安全觀;意識形態建設;核心價值觀;中華文化; 文化軟實力
習近平文化安全觀繼承并創新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安全理論i。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總體的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文化安全視為維護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手段,創新了馬克思主義國家文化安全理論,有利于維護我國總的國家安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為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核心,有利于引導當前多樣化的社會思潮,凝聚全黨及全社會共識;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立足于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之上,有利于增強我國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將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視為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現實途徑,有利于推動我國建立并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增強我國文化產品國際競爭力,這將加快我國精神文明建設步伐,有利于我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利于提高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提出的中國的世界文明觀,倡導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有利于我國掌握國際話語權,在國際交往中贏得主動,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這將為維護世界文化安全局勢的穩定作出重要貢獻。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家文化安全在國家安全中的地位逐漸上升,引起國內學者們高度關注,并對文化安全的一系列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理論研究,學界對國家文化安全的研究多集中于文化安全的定義、內涵、內容、特征、面臨形勢、以及對于如何維護我國文化安全的應對策略研究等相關問題,自九十年代起我國學界開始對文化安全問題進行研究,關于文化安全的代表性研究著作有:胡惠林的《中國國家文化安全論》ii,劉躍進:《解析國家文化安全的基本內容》,張驥的《中國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戰略》曹澤林的《國家文化安全論》,社會問題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寫的《文化安全與社會和諧》,于炳貴、郝良華的《中國國家文化安全研究》,韓源的《維護中國國家文化安全的戰略思考》、等,另外從側面涉及文化安全的著作有:子衫的《國家的選擇與安全》,閻學通的《中國國家利益分析》,王逸舟旳《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陸忠偉的《非傳統安全論》,馬維野的《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金細主編的《國家安全論》,孫晶的《文化霸權理論研究》。此外,曲文波、沈洪波、李金齊、包仕國、李媛等分別在自己的博士論文中對文化安全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潘一禾、趙志、賈英健、童萍、韓源、石中英、劉躍進、宋效峰、吳滿意、嚴興文、李金齊、馬振超以及上文提及的文化安全專著的作者們,都對此進行了“元理論iii”式的探討。無論是從廣度還是深度來看,目前國內學界對文化安全的研究都算比較成熟,相關成果也非常豐富。只是學界對我國家領導人的文化安全思想研究的非常少,嚴格來說,學者們在對我國政治領導人國家文化安全思想的研究還不夠系統和深入,直接的研究成果更是鳳毛麟角。本文根據“國家文化安全”的相關理論以及借鑒前人優秀的研究成果對習近平的國家文化安全思想進行細致系統的梳理和論證,把國家文化安全問題的理論研究與社會主義文化安全建設實踐相結合,總結出習近平總書記的文化安全觀iv。習近平國家文化安全觀是我們進行國家文化安全建設的指導思想,將給我國文化安全建設提供很多有益的啟示,將指導我國更好的維護國家的文化安全,其現實意義是毋庸贅述的。
本文重點概括總結習近平總書記的文化安全觀的主要內容,文化安全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本文主要從加強意識形態建設與國家文化安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國家文化安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國家文化安全、提高文化軟實力與國家文化安全、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國家文化安全這五個方面論述習近平文化安全觀。當前學術界對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國家文化安全思想均有所系統的整理研究,而對習近平的國家文化安全思想的探討則較少,缺乏對習近平國家文化安全觀進行細致的研究,沒有形成系統而完備的理論,本文的創新點在于把散見于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中的關于文化安全的思想提煉并系統整理,總結出了習近平國家文化安全觀的主要內容并加以論證,形成了習近平文化安全觀理論。但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文化安全觀研究屬于理論研究的新領域,在這一新領域可供參考的研究資料有限,又由于自身理論水平的限制,只能對這一問題作出十分淺顯的論斷。
注釋:
i 馬克思恩格斯在《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資本論》、《人類學筆記》、《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論著中,從唯物史觀關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出發,對文化的內涵、本質和作用等問題進行了初步探索和論述.列寧在堅持和發展唯物史觀的基礎上,在領導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十分重視文化理論的建構和文化建設實踐的發展,進一步奠定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基礎。由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等為代表的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把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不斷推進到新階段,逐步形成了完善、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體系.
ii 胡惠林:《中國國家文化安全論》[M].上海人民出版社
iii 元理論是學科的基礎理論,它是心理學學科性質的高度理論概括,是心理學的實體理論和心理學研究方法的指導思想和指導原則。任何一門學科都必須具有元理論的部分,否則就是一個缺乏核心的松散聯盟,不成其為科學。
iv 習近平文化安全觀是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安全和文化建設和發展的基礎上總結發展而來的,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文化安全的精辟論述,是指導我國文化安全的總體方針。
【參考文獻】
[1]子衫:《國家的選擇與安全》[M].上海三聯書店 2005 年版:140.
[2] 劉 躍 進 : 《 解 析 國 家 文 化 安 全 的 基 本 內 容 》 [J]. 《 北 方 論叢》, 2004(5):88-91
[3]張驥:《中國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戰略》[M]. 人民出版社
[4]葉自成:《習近平總體安全觀的中國意蘊》[J]. 人民論壇 2014 年 6 月(上)
[5]《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 ——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6] 2013 年 3 月 7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 80 周年慶祝大會暨 2013年春季開學典禮上的講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