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英語教學中對于交際教學法應用的教學原則,同時闡述了高校英語教學中對于交際教學法的應用對策。旨在明確交際教學法對于高校英語教學的必要性,優化和完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和手段,進而實現對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高校英語教學 交際教學法 應用
一、高校英語應用交際教學法的教學原則
交際法實際上是利用語言最根本的功能性特征來實現語言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體系,應用交際法進行高校英語教學,明確學生在教育體系和教學活動開展中的主體地位,從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具體展開高校英語教學內容和課程安排,通過提高和強化對學生英語交流能力和運用能力來實現對學生英語角機能力的提升,這也是高校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交際法的應用能夠推進這一教學目的的實現進程。
在使用交際法進行高校英語教學活動時,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之中,應當充當引導者的重要地位,結合交際教學過程中對語言環境的真實性要求,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激發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提高高校英語的實際教學效果。同時,運用交際法進行高校英語教學,不影響教師對其他教學手段的調整,比如根據不同學生的英語能力基礎開展有針對性的英語教學,同樣可以采用交際法進行英語教學,也就是說,交際教學法的應用并不會受到教學模式的制約,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交際法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難度。另外,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用交際教學法應當遵循以下必要原則:
1.主體性原則。主體性原則強調的是在應用交際法進行高校英語教學時,應當重視學生的主體教學地位,圍繞學生展開一系列的高校英語教學活動。同時,交際教學法強調了對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在英語教學的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著重培養學生聽和說的語言交際能力,學生本身就是交際和使用語言工具進行溝通與交流的主體,一旦忽略了學生在英語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本身對于英語教學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使得交際教學法在推動英語教學效果時成效不高,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效果同樣較差,因此教師應當轉化傳統的教學思想,明確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從填鴨式教學轉化為啟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主動式教學過程。
2.真實性原則。真實性原則是在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時所必須堅守的原則,在進行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時,應當創建真實的語言情境,在真實有效的情境下開展英語交際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對于英語語感和口語化能力的掌握,并且為之后的英語教學過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3.語義集中原則。一般來說,在判斷英語對話的具體內容時,一定要結合該句子的上下文內容,從而準確的判斷該對話的正確含義,也就是說,單獨根據字詞意思判斷整句內容極有可能會出現歧義,語義集中原則就是指在運用交際法進行英語教學時,更加強調對學生英語流暢表達能力的培養,要求教師優先教會學生能夠運用英語詞匯基本表達自己想表達的內容,然后再具體的排查其中句式不對、語法使用錯誤或者是詞匯表達錯誤等問題。肯定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同時還能更高效的提升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二、高校英語教學中交際教學法的應用對策
1.轉變教師角色。與傳統高校英語教學模式相比,教師在應用交際法開展的英語教學活動中的地位,由主導者、傳授者和控制者逐漸轉化為引導者和幫助者。這種教師角色轉換能夠有效的解決傳統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缺乏交流的問題,重視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長遠的影響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特別是采用交際法進行高校英語教學本身就需要學生參與到英語交際活動中去,因此教師更應當改變之前“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尊重和參考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與意愿,通過對學生英語交際活動中的表現,判斷和明確下一步的英語教學步驟,盡可能的與學生本身的英語水平相契合,提升高校英語的教學效果。另外,教師還要重視對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的培養,讓學生愿意開口互相用英語進行交流,鼓勵學生多做英語口語講述,然后再逐漸修正和改進學生在英語語言表達中的錯誤。對于教師而言,使用交際法進行高校英語教學相當于更大的教學壓力,不僅要求教師本身對于英語的掌握能力和使用能力較高,同時還對教師組織活動能力有進一步的明確,因此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優化課堂教學內容,提升高校英語教學效果。
2.彰顯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再轉變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之后,同樣還要進一步的明確和彰顯學生本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英語教學的主體,課堂安排、相關問題設答以及授課方式等內容統統是由教師自行決定,導致學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處于一個被動接受的局面,這樣的教學模式過于機械化,仿佛背單詞和記語法成為了英語學習的唯一內容。而交際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提高了學生對于教學活動的參與度,同時英語交際活動的開展,要求學生在不同交際情境之中熟練使用英語語言技巧,明確高校英語的教學目的,以及根據實際英語交際能力掌握情況,提出進一步的教學調整意見,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英語教學過程。
3.靈活運用教材。在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教學資料就是一系列的英語教材。傳統教學模式過于依賴教材展開教學,使得英語課堂過于沉悶,高校英語教學過于重視英語詞匯教學和語法教學,忽略了對學生英語實際運用和口語能力的培養。靈活運用教材并不是要脫離教材,而是應當在保障教材基礎詞匯和語法教學的基礎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便利,優化和擴充課堂教學內容,比如根據教材基礎知識點設計教學實踐活動,不僅完成對英語基礎詞匯的教授,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和學習能力。另外,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當圍繞著學生的實際生活內容擴展英語教材,包括生活中的交際知識、技能以及特定的、多樣化的交際情境等內容。格外需要注意的是,重視實踐教學和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并不意味著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弱化英語詞匯、語法等基礎內容的比重,反而應當在教授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應用交際法進行高校英語教學。
4.做好教學活動設計。優秀的教學活動設計能夠大幅度的提升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并且在活動過程之中,強化和實現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學活動設計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能夠通過教學活動設計實現對學生英語理論知識體系的鞏固,并且還能提升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比如說,圍繞當節課時的教學重點,設計模擬角色對話、英語游戲等簡單教學活動,或者是在一單元、一階段的英語教學完成之后,舉行相關內容的英語辯論和英語演講等更加復雜和對學生英語交際能力要求較高的教學活動,既能夠檢驗學生該階段的英語學習效果,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交互性和自主性。
5.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是在教師明確自身角色轉換之后的又一要求。綜合素質既強調教師本身的專業素質,同時還包括教師的組織能力、課堂秩序把控能力、學習能力、與學生的交流能力等等內容,應用交際法進行高校英語教學,看上去好像弱化了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仿佛減輕了教師的教學任務和要求,實際上應用交際法反而增大了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不確定的,需要教師通過強化自身的教學內容組織能力、教學節奏掌握能力以及教學活動設計能力等內容,實現對交際法英語教學過程的控制,利用交際法對于英語教學的優勢所在,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高校英語的教學效果。
三、總結
綜上所述,通過對交際法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過程和應用對策進行分析,明確了交際法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優勢所在,同時了解了教師角色定位在交際法英語教學過程中的轉變,通過強化教師的綜合素質、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靈活運用教材以及做好教學活動設計等形式,優化和完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提高高校英語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易虹.交際教學法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4:73-74.
[2]德慶卓瑪.高校英語教學中交際教學法的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07:130-131.
[3]蔡云.交際教學法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5,09:94-95.
[4]熊偉.交際法及其在高校英語教學中運用情況的觀察與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04:115-116.
[5]郗海燕.交際英語教學模式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6,09:38-39.
[6]林丹卉.高校英語教學中交際語言教學法的應用[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3,04:422-425.
[7]侯毅.交際語言教學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英文)[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7,02:90-92.
作者簡介:張蓉(1968.5-),女,四川南充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語言學和英語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