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龍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問題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F如今,高中教師壓力日益增大,面臨的教學問題也很多,因此造成教師職業倦怠問題日益嚴重。本文主要是針對高中教師職業倦怠進行討論與研究,提出了造成高中教師職業倦怠的原因以及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高中教師 職業倦怠 形成原因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7.022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Job Burnout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LI Wenlong
(Chaoyang No.2 High School, Chaoyang, Liaoning 122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ducation. Nowadays, the pressure of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and there are many teaching problems. Therefore, the problem of teachers' job burnou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and studies the job burnout of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nd puts forward the causes of job burnout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job burnout; causes; solutions
職業倦怠是健康心理學研究的重要領域,而教師是職業倦怠的高發職業。主要是由于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以及低回報導致高中教師出現職業倦怠,一般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教師就已經存在著消極情緒,承受著職業倦怠引發的不良后果,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甚至其日常生活也會受影響,同時還會導致師生矛盾與沖突。所以,高中教師職業倦怠問題亟待解決。
1 教師職業倦怠的定義
早在20世紀60年代,由倦怠引起的社會問題,使得“倦怠”一詞在社會中迅速普及開來,因此引出了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其實在“倦怠”一詞被明確定義時,并沒有涉及到教師這一職業,而是在后來的調查中發現,教師職業倦怠的程度遠高于其它行業,所以人們越來越重視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的研究與探討。大量相關資料表明研究者針對教師職業倦怠給出了清晰的定義,但是沒有總結出一種被廣泛認同的概念。教師職業倦怠是指教師由于長期的工作壓力而產生的心理方面的疲憊,和普通的身體疲憊不同,他們對工作失去興趣與激情,更缺乏積極進取的態度,只是為工作而工作。究其根本,教師職業倦怠是由于教師自身沒有處理好工作中的問題、挫折和壓力。
2 國內關于教師職業倦怠的研究現狀
國內對教師職業倦怠的研究,已經向著精細化、全面化、完善化的方向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對教師職業倦怠的研究,從單一的中小學教師的研究發展到不同學校各類教師的研究。在我國最初的教師職業倦怠研究中,主要以中小學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隨著社會的發展,研究者對教師職業倦怠的研究更為精細,逐漸認識到中小學教師不足以代表我國廣大教師,擴大了研究范圍,例如對高中教師職業倦怠的研究,與中小學教師相比較來說,高中教師的情感衰竭更強。第二,開始重視教師行業中性別差異對職業倦怠現象影響的研究。我國幾千年流傳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以及男性本身做事果斷干脆的特點,使得一些做事細致但工作效率較低的男性教師容易被忽略。第三,隨著我國對教師職業倦怠的研究日益成熟,一些工作者開始重視教師的教齡以及學歷兩個因素對教師職業倦怠的影響。通過查閱資料可知,不是所有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都是一樣容易出現的,而且他們的倦怠感也是不一樣的。
3 高中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的成因
3.1 背景方面
從教師職業倦怠產生至今,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一些教師職業倦怠的產生是受職業個體背景性變量的影響,這些背景因素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家庭情況、不同年級的學習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接受水平。例如青年教師比年長教師更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另外,還有一些研究表明高中教師在教學中的疲勞感要遠強于初中教師,高中教師更容易出現職業倦怠。但是對于性別、婚姻及家庭狀況、學生的學習能力等因素是否會造成教師職業倦怠,還沒有確切的研究證實。
3.2社會方面
在一些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的研究中,都將社會因素歸納為造成教師職業倦怠的主要成因之一。而在進行教師職業倦怠社會成因研究中,將社會因素分為以下三點:一是由于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教師的知識結構、教育范圍和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讓教師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而且隨著國家對高中課程教學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以及新的教育目標,促使教師不斷面對挑戰,不斷地學習新知識以豐富教學內容,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高中教師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以致于產生教師職業倦怠的可能性和程度都有所增大。二是社會對教師這一行業的認識程度不一。有許多研究表明,社會公眾對教師的認識程度各不相同,缺乏正確的認識,部分社會人士認為教師就是一教書的,不足掛齒。而且一些學生、學生家長以及教育管理者傲慢無禮,不尊重教師。在教師犯錯的時候,學生家長會埋怨教師,教育管理者往往會把責任推到教師身上。相反情況下,如果教師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績,通常沒有豐厚的獎勵。一些社會人士經常埋怨教師,認為他們沒有付出多少就能收獲很多,如想當然地以為教師每年都有寒暑假,工作量不多。甚至有人認為教師沒有什么能力,只有沒本事的人才會去當教師。以上的誤解表明,社會公眾對教師職業的錯誤理解以及態度也是造成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之一。三是社會公眾對教師的期望太高,以致于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現象。通過對國外學者的教師職業倦怠研究來看,這些研究者都認為造成高中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之一便是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太高。
3.3組織方面
大多數研究者表明形成高中教師職業倦怠的主因是壓力的存在,而壓力是來自組織方面,組織包括教師所屬的學校以及培訓機構。歸納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內容,可以將造成高中教師職業倦怠的組織因素分為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在組織中擔任了過多的職務或角色。過多的職務會擾亂教師的意識,造成角色混亂或沖突,將各個職務的工作混淆在一起,影響了工作順利完成。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有:首先是組織沒有明文條令規定教師的職務,即使制定了規章也沒有按照組織規章制度的要求,進行教師職業的明確定位,并且在實際運作中沒有貫徹落實組織制度,所以造成教師職務混亂。其次教師在組織中擔任了太多的職務,職務與職務之間存在沖突,使得教師感覺相互矛盾,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最后,高中教師因為過多的角色定位承擔大量的工作,繁重的任務使得教師壓力過大,易形成職業倦怠。
二是組織安排的超負荷的工作量。尤其是重點高中教師,承擔著大量的文本作業以及超載的班級名額,這些工作都使教師每天超負荷工作,時間一久就覺得身心疲憊,對工作產生倦怠心理。
三是班級內的學習氛圍。如果班級內的學生紀律不好、學習態度不端正以及學生經常有違紀違規行為等,都容易導致高中教師職業倦怠的產生。
四是教師在教學內容安排方面沒有自主權和決策權。許多研究表明,教師對教學的核心內容沒有自主選擇和決策的權利,這也是造成高中教師形成職業倦怠的成因之一。
五是組織提供的薪資較低且缺乏學習進修機會。教師行業的待遇薪資與其他行業相比較低,一方面導致教師覺得自己的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另一方面教師缺乏學習進修機會,難以提升業務能力,遑論實現教師的長遠發展。
3.4 個人方面
除了上述提到的外部因素會導致職業倦怠之外,教師個人方面也有很大的問題。個人方面的成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教師本身的個性影響。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處理事情的手段,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上,都不會因為學校提供相同的待遇而變成一模一樣的人。因此,每位教師是否產生職業倦怠,或生成職業倦怠的程度,都會因為他們個性的不同而不同。二是教師個人的需求差異,教師除了實現自身物質需求之外,也會追求一些高級需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組織會忽略教師的內在需求,或者不能滿足部分教師的內部需求,所以僅僅滿足了物質上的需要,遠不能解決教師所面臨的問題,因此部分高中教師就會產生職業倦怠。
4高中教師職業倦怠的解決對策
4.1 內部解決方法
教師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并不是機械化的存在,擁有自己的個性特點、人格態度和情緒變化。教師職業倦怠內部解決方法是將個體的影響因素作為基礎,改變自身的影響因素,提高抗壓能力和解壓技巧。有部分研究表明,可以進行一些放松訓練、管理情緒、多參與社交活動以改變消極態度等措施,可以提高教師的自我效能感。通過有效研究顯示,這些訓練確實能減輕教師職業倦怠的癥狀。內部解決方法存在成本低、方法簡單的優點,但是其對教師職業倦怠的減輕度遠遠低于外部解決方法。
4.2 外部解決方法
對于教師來說,工作環境的影響要大于自身因素的影響,因此,外部解決方法也是不容忽視的。一些研究顯示,工作環境與薪資待遇越不如人意,就越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因此,應通過提高高中教師的薪資待遇,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培訓進修機會等,來解決高中教師職業倦怠的問題。
5 總結
教師是知識傳承者,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應當重視高中教師職業倦怠問題,尋找成因提出解決對策,從根本上杜絕教師職業倦怠的現象,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與生活條件,促使教師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同時,希望社會各界對教師予以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參考文獻
[1] 高興邦,付勇,蔣梅等.高中化學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調查報告[J].化學教育,2014.35(17):35-37.
[2] 付勇,高興邦,蔣梅等.高中化學教師職業倦怠成因調查與緩解策略[J].化學教育,2015.36(7):49-51.
[3] 鄧婷.高中英語教師職業倦怠水平及成因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