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媛
摘 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著力提升英語互動交流的實效性,以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提高英語互動交流實效性的策略主要包括:選擇具有啟發(fā)性的互動內容,采用科學靈活的互動方式,采取循序漸進的提問方式。
關鍵詞:互動交流;有效性;英語教學;啟發(fā)性;科學;提問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3-0086-01
當前,英語課堂中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大幅增加,但有些教師利用語言助推互動交流的理念不強,互動的覆蓋面狹窄、層次粗淺,課堂教學基本滯留在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傳輸模式,鮮有學生主動提問和自主發(fā)表見解的情況。交流互動既沒有讓學生有效參加語言實踐,又沒有幫助學生形成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本文作者通過對大量觀摩課和實踐課的研究與探索,將提高課堂英語互動交流實效性的策略歸納為以下三方面,以期英語課堂的交流互動更加活躍、豐盈。
一、選擇具有啟發(fā)性的互動內容
課堂言語互動的含義是師生、生生間即時的相互影響的有效對話。英語課堂上的互動交流具有針對性和現(xiàn)實性,可以圍繞某一單元主題或者知識點進行互動交流。讓學生積極互動,教師選擇啟發(fā)性、開導性的互動內容是最重要的,教師應探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以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如果學生對話題不感興趣,沉睡在腦海中的語言素材就會僵化,無法經(jīng)過語言中樞的激活轉變成鮮活的語言信息。因此,互動內容要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啟迪學生自發(fā)參與言語互動。比如,教學譯林新版英語教材Learn Chinese Quyi時,一位教師與學生談到“Liu Lu”暑期的計劃為Enjoy Peking opera時,與學生展開如下互動。T: This summer Liu Lu intended to learn what quyi?SS: She is going to learn Peking opera. T: would you like to study with her?SS: Do not want. T: why?S1: I don't understand Beijing opera. T: Which do you prefer?S1: I love listening to Shaoxing opera.在學生表示聽不懂京劇時,教師利用Why,Which do you prefer巧妙把話題引向其他劇種,從而激發(fā)學生對Chinese Quyi的興趣,這其中包括川劇(Sichuan Opera)、越劇(Shaoxing opera)、楚劇(Chu opera)、黃梅戲(Huangmei Opera)、昆曲(Kunqu Opera)等。此時,課堂言語互動的有效性顯而易見。
二、采用科學靈活的互動方式
在英語課堂上,互動交流會發(fā)展學生的交際能力。在語言交流中,師生、生生間交換想法,培養(yǎng)感情,分享心得,知識研修和語言應用都能得到有效發(fā)展。因此,互動方式和參與數(shù)量直接影響著互動效果。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標,盡量擴大互動參與面,采用科學合理的互動方式,進而優(yōu)化互動品質。師生之間的言語互動形式包括全員隨機互動、小組定向互動、個體點對點互動。教師應根據(jù)教學需要靈活采用不同的互動方式,也可以多種方式交替運用。一般來說,教授、解析、發(fā)問和評析時,多采用全員互動方式;發(fā)問與對答、要求與回應、評價與反饋時,多采用個體點對點互動方式;小組合作交流探究時,多采用小組定向互動方式。生生之間的言語互動包括“生生”“生組”“組組”三種形式。對答訓練、話題編制、討論分享等一般采用“生生”互動,但教師不能游離于互動之外,而應時時關注,必要時進行干預,以確保互動順利推進。例如,學生閱讀語段后核對答案時,可能沒有掌握“What answer do you have for No.1”的英語表達,便使用漢語。在這種情形下,教師可事前羅列一些固定的答語作為模板,讓學生理解其釋義,以便在評價時全程使用英語,提高學生使用英語的自然慣性。事實證明,師生、生生作為語言雙向互動的兩種基本形式,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就要不斷切換互動主體,讓互動的主導權和控制權適時更迭,從而使語言互動形態(tài)呈現(xiàn)多邊、多向、多元化。例如,操控性對答可以轉換為引導性問答、開放式交流,這種漸變模式能避免學生滋生畏難情緒,為互動提供健康愉快的心理環(huán)境。
三、采取循序漸進的提問方式
目前,很多教師為了給學生灌輸更多單詞和語法知識,設置的英語問題通常采用簡單的問句,要么用“Yes”或“No”,要么僅原模原樣復述課文原句就能輕松作答。這種毫無啟智性的回答,無須經(jīng)過大腦思考,根本不是互動。只有采取合理的提問方式,才能真正實現(xiàn)言語互動。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譯林版英語Asking the way(問路)時,單刀直入,直接出示主題并發(fā)問:Students,today we learn how to ask the way?See illustration. Can you ask some questions?于是,學生浮想聯(lián)翩,許多問題接踵而至,如:Who is the person in the picture?What's he doing?Where is he going?Which way should he go?Who should he ask for directions?然后,學生帶著滿腦子疑惑學習課文。學生的起疑、釋疑和教師的設問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發(fā)現(xiàn)、解析疑問的能力。
四、結束語
作為英語課堂的軸心,聽說互動的實效性不能忽視。教師要努力營造健康活躍的互動氛圍,依照課程目標內容和學生的心智、興趣等因素斟酌互動內容,采用科學的互動方式引領學生進行多邊、多向、多元互動,以聽說互動的實效性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黃碧華.如何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1(04).
[2]白雪.小學英語課堂的互動教學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5.
[3]黃婷婷.小學英語互動式教學的行動研究[D].云南大學,2015.
[4]高霞.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有效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