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莉
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學好語文的關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現代語文教學重要目標。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藝術魅力,體會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逐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學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興趣;能力培養
新課標闡述了小學語文各階段的教學重點,并提出了重點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若要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則首先應激發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樂于閱讀、喜愛閱讀。
1 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閱讀興趣
良好的閱讀氛圍能夠讓學生更加投入到閱讀當中,并長時間保持閱讀興趣。因此,教師應積極采取措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一方面,教師應以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到閱讀活動中,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個人愛好,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爭取得到學生的尊重與歡迎;另一方面,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以及不同的學習需求,因材施教,充分尊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好奇心,并鼓勵所有學生大膽嘗試。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應多加鼓勵,增強學生的閱讀信心;而對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一方面應給予鼓勵,另一方面則應督促學生閱讀更多的語文材料,包括文學作品、科普讀物、雜志報刊等。此外,為使學生能夠自主自愿加入閱讀活動,教師應堅守公平、公正的原則,對所有學生均一視同仁,給予耐心的指導、幫助以及人文關懷,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和依賴感。
2 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激發閱讀興趣
閱讀興趣的培養離不開閱讀環境的支持,因此,學校、教師以及家庭應積極應對,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首先,學校應開放圖書室,由教師定期帶領學生到學校的圖書室借閱圖書,通過多種多樣的圖書的吸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教師應經常教導學生閱讀的重要性,對有閱讀習慣的學生加以表揚和鼓勵,樹立學習榜樣。最后,學生家長應以身作則,在家中多閱讀書報,并為孩子購買適合小學生閱讀的讀物,全面支持孩子閱讀。
3 積極開展閱讀活動,激發閱讀興趣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因此各種各樣的活動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并吸引學生加入到活動中來。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性格特點,廣泛開展閱讀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教師可以組建班級圖書角,為學生提供一個讀書交流平臺,在交流與互動中讓學生交換讀物或者交換閱讀心得,從而擴大閱讀面,激發更濃厚的閱讀興趣。又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開展閱讀活動,比如講故事比賽、閱讀交流會等,讓每位學生在活動中積極發言,傳達閱讀所帶來的愉悅感,激發其他學生的閱讀興趣。
4、設置問題,培養閱讀意識
小學語文教材里面的內容都是經過嚴格的挑選,非常適合小學生的閱讀,教材內容包含了各種文學體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能夠從各個方面增長學生的見識。很多課文內容對學生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學生能從中受到啟發。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根據教學需要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心里產生疑惑,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然后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加以指導,幫助學生解決疑惑,學生會體會到解決問題的喜悅,從而產生更加強烈的閱讀興趣。例如在《觸摸春天》的教學中,教師在正式授課前可以從題目引出問題:春天是四季之一,不是具體的實物,作者為什么要用“觸摸”這個詞?初次看到這個課題時,有什么感想?學生會從“觸摸”這個詞產生疑問,這時就引導學生認真的閱讀讀課文,然后進行交流,談談前后的感受。通過學習課文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5、指導閱讀,體驗語言藝術
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課文在語言表達上都具有藝術美感,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導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掌握和應用。在閱讀中學習課文語言的表現形式和情感的表達方式,體會課文中的思想情感和高尚情操,感受語言美感和藝術魅力,從而逐步培養小學生的文學修養。語文教材中寫人的課文都刻畫了鮮明的人物形象,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感受人物的情感,從而慢慢體會主人公優秀的思想品質,學習作者是怎樣用語言文字來對人物進行生動的刻畫和形象的描寫。在寫景的課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品味字里行間所流露出來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用文字勾畫的美好畫面,體會課文所要表達的美好意境。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6、課外拓展,提高閱讀能力
語文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小學語文教材內容有限,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需要進行課外拓展。學生在增加閱讀量的同時,積累更多的詞匯和語句,學習更過的表現形式和表達手法,為小學生今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語文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興趣愛好給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文章和書籍,擴大閱讀范圍,豐富學生的知識內容,使學生增長見識,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不斷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必定會促進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逐步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還可以適當的組織一些課外活動,比如朗讀比賽,即興演講等活動,讓學生把自己平時的閱讀積累實際的應用起來。還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話劇表演,加深對內容的影響,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其中的樂趣,從而延伸至對閱讀的興趣。
7.情境導入,激發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心智還在發育中,情感豐富,可塑性比較強。語文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習慣,結合教學內容,選擇適合小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進行課堂導入,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在語文教學中給學生展示特定的教學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想去更加深入的了解,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閱讀興趣。
總結語
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的各個環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注重創設情境,導入問題,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適當的進行課外拓展,在培養學生興趣的同時,提高閱讀能力,為小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曾曉蘭.淺談小學語文閱讀興趣的培養策略[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5(17)
[2]丁麗霞.淺談小學語文閱讀興趣的培養[J].社會科學:引文版,2016(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