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鵬
摘 要:數學是一門激發學生探究思維的學科,為了達到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數學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有效提問的方式來進行學生這一能力的鍛煉。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作為初中數學教學,從傳統的教學模式到新的課程改革過程中,要努力改變從“滿堂灌”“一言堂”的單邊活動轉變為“滿堂問”“一人演”的多邊活動的尷尬。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研究提問的策略,要思考在什么時候提問、提什么問題等。數學課堂教學問題設計要提高藝術性。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挖掘,利用典型課例展開問題延伸,體現文本生本思維的有效對接,要在不同角度不同維度推出教學問題,為學生創設適宜教學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教學問題設計還要體現趣味性,也要有一定難度系數,要給學生造就挑戰自我的機會。由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在教學問題設計時,還要關注其層次性,體現因材施教性教學原則。因此,要發揮好教師的引導、組織作用,“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必須做好教學中的提問環節。
一、多元展示,創設適宜課堂教學情境
課堂教學問題展示方式眾多,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需要作出智慧選擇。傳統教學中,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個體回答或者集體回答,這種問題投放方式過于程式化。學生學習始終處于被動局面,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難以兌現。因此,教師在教學問題投放時,需要作出多重考量,提升問題投放技巧,形成重要教學契機。教師口頭展示、黑板書寫展示、教師發放問題紙條、多媒體展示、學生提出質疑等方式,只要合理選擇,都能夠給課堂教學注入活力。數學教學離不開課例講解,教師將教學問題融入課例之中,用問題貫穿課例,可以為學生學習思維形成鮮明路線圖。
在學習《絕對值》時,教師列舉課例:兩輛汽車,第一輛沿公路向東行駛了5千米,第二輛向西行駛了4千米,為了表示行駛的方向和所在位置,規定向東為正,分別記作+5千米和﹣4千米。這里的正數和負數只能代表汽車行駛的方向,汽車實際行駛距離是多少呢?學生給出答案:第一輛車行駛5千米,第二輛車行駛4千米。教師繼續設計問題:這里的5和4能不能看成是+5和﹣4的絕對值呢?絕對值如何定義呢?絕對值有什么特性?如果將絕對值的代數定義用數學符號語言進行表達,該如何操作呢?學生思維隨教師問題設計行進,很快抵達問題核心。教師列舉具體實例展開討論,逐漸引入絕對值概念,并通過深度解讀認知絕對值特性,完成絕對值數學定義。
二、對應設計,體現文本生本思維契合
數學具有邏輯性、抽象性等學科特征,這也是很多學生感覺數學難學的原因。教材學習內容有系統性,教師要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度挖掘,有效整合教學積極因素,從學生認知實際出發,找到文本生本思維契合點,這對科學設計教學問題有重要意義。由于學生個體學習基礎、學習悟性、學習習慣等不盡相同,表現在數學感知能力方面呈現差異性。教師在課堂問題設計時,要考量絕大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針對不同群體學生給出梯度性教學問題。為不同群體學生量身定做教學問題,體現的正是因材施教性原則。教學問題設計還要具備啟發性,學起于思,思起于疑。良好的問題設計,不僅能夠有效激活學生學習思維,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學習習慣。
在學習《數軸》相關內容時,教師先讓學生閱讀文本,然后投放思考問題:小學曾用射線上的點來表示數,你能夠在射線上表示出1和2嗎?用射線能不能表示有理數?為什么?如何分步操作畫出數軸?學生針對教師設計問題展開討論,很快就形成認知共識。特別是畫出數軸操作步驟,學生說得比較細致。教師根據學生分步講解在黑板上進行實際操作,問題解決了,數軸也畫出了。教師繼續設問:我們能不能用這數軸表示任何有理數呢?可以舉例來說明。學生學習興趣被激活,紛紛給出有理數個例進行驗證,從問題解決過程可以看出,學生對數軸有了全面認知。教師利用問題作為導向,通過具體操作,讓學生建立了數軸概念,并通過具體驗證操作,形成數軸深刻認知。教學問題設計有很強針對性,學生學習效果顯著。
三、創設鏈接,升級課堂教學維度品質
初中數學學習內容和學生生活實踐有密切聯系。教師在教學問題設計投放時,需要充分考量學生學習認知基礎和生活積累,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在數學學習中感知生活,這對全面提升學生數學素質有重要幫助。數學學科認知涉及領域廣泛,教師在教學問題設計時還要關注數學與其他學科的橫向聯系,促使學生結合多種學科學習認知解決數學問題,可以有效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認知品質。
在學習《角的比較》時,重點要理清角的和、差、倍、分的做法和計算,以及角的平分線定義。教師隨意在黑板上畫出兩個角:∠AOB和∠COD。設問:如何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呢?有哪些方法?學生給出答案:重疊比較法和度量法。教師讓學生利用手中工具進行實際操作演示。學生積極行動起來,教師巡視觀察,對出現的問題展開引導矯正。學生操作完成之后,教師又給出新問題:怎樣平分一個角呢?學生討論之后得出結論,在現有條件下,只能用度量法進行操作。教師利用課例作為導引,讓學生在不斷解讀問題的同時,逐漸形成相關認知,整個教學過程用問題串聯起來,學生思維線路清晰,認知形成自然和諧。
數學課堂教學問題設計關系整節課的得失成敗。教師要關注教學問題的內質特征,對教學實際做出科學評估,對學生接受特征進行綜合考量。這樣才能在教學問題設計時提高針對性。良好的課堂教學問題設計,不僅能夠激活學生參與學習主動性,對拓展學生學習視野,培養良好學習探究習慣也有重要促進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