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然
摘 要:自媒體時代,微信、微博病毒式的傳播速度對傳統媒體構成了嚴峻的考驗,媒體新聞的競爭由新聞采集的單一性平面競爭,轉向了以事實為基礎,包括材料選取、開發、拓展、包裝等一系列環節的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競爭。對以廣度和信息量見長的廣播電視新聞來說,編輯素質及能力尤為重要。
關鍵詞:新聞編輯;素質培養;廣播電視新聞
1 職業素質內涵及其形成
素質是指人的先天稟賦為基質,在后天環境和教育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身心組織結構及質量水平。人的素質包括先天素質和后天素質。先天素質在心理學的角度上認為,是指人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上先天具有的特點。后天素質指經過長時間的修習涵養,逐漸形成的德、智、體、美及行為能力方面的素養。而職業素質(Professional Quality)是指勞動者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其主要表現在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個性及職業情況等方面??梢哉f職業素質決定了一個人的后天生活工作的能力、發展前景。
職業素質的形成,是從事這個職業的人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通過努力逐漸形成的。職業素質必須有良好的先天素質的才能形成良好的職業素質,也就是說是,職業素質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做為新聞單位也有對自己的職業要求,對從事新聞工作的人只不過它的要求會更高,更全面,更科學一些。它把新聞工作者政治觀念、政治態度、政治立場、職業情感,職業作風、職業操守,職業準則、職業道德、職業精神,融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職業素質。構成新聞職業素質的基本內涵。
2 新聞記者素質在新聞媒體中的作用
1、新聞記者職業素質決定了媒體的公信力
宣傳機構是需要新聞記者對發生的事件進行采寫,進行對外報道的,沒有新聞記者的采寫,就談不到新聞宣傳事業,新聞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它的記者必須有較高的素質。包括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政治素質要求新聞記者和從業人員要有鮮明、正確而堅定的政治立場,較高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別力。業務素質要求新聞工作者要有非凡的職業敏感和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較強的自我知識擴充和更新能力及崗位業務能力。新聞記者素質的高低,決定了新聞質量,決定了發布的新聞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決定了新聞媒體的公信度。
2、新聞記者職業素質決定媒體的宣傳效力
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指出:“黨的報刊是黨的旗幟”、“運動的喉舌”。由此看來,新聞事業作為黨、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擔負著傳播新聞信息、引導社會輿論和服務社會與公眾的光榮任務。這就決定了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性,也決定了對其從業人員素質的高標準和嚴要求。一個新聞從業人員必須時時以滿足社會與公眾的新聞及各種信息需要,促進國家和社會的穩定與發展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和崇高使命,必須具有較高的新聞職業素質。否則,就會給黨和人民的事業帶來巨大的損失。
3 新聞編輯素質及能力的培養
1、政治素質及能力的培養
“沒有理論的行動是盲目的行動”這是斯大林曾說過的一句話。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思想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基礎及標志。在新聞工作中編輯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其政治素質。電視新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媒體,編輯是電視新聞信息的“把關人”,基于此,必須將政治素質擺在新聞編輯工作的首要位置。
編輯工作具有較高的政治性、政策性及紀律性,在工作中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鑒別能力及政治敏銳度,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須確保其頭腦清醒,及具有較高的責任意識。自2001年我國加入WTO后,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擴大,帶來了更多新思想及價值觀與行為方式的交流和碰撞,這些現象的出現有利于對世界優秀文化成果的學習與借鑒,并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在帶來機遇的同時,我們還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西方敵對勢力通過出版物加緊對我國實行“西化”、“分化”,對我國政治穩定及社會安定進行破壞。這種情況下,新聞編輯應樹立高度的責任意識,避免不良意識形態領域的影響及滲透,對西方腐朽文化的腐蝕進行最大限度地抵御,在新聞出版實際工作中將馬克思主義的新聞出版觀進行自覺落實,進而增強新聞工作的競爭力。
2、文化素質及能力培養
據相關數據顯示,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每5年人類的知識增長就多出一倍。同時多種學科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這些都對電視新聞的內容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并對新聞編輯文化知識結構起到制約作用。電視新聞中所關注的新聞事件具有較高的聚焦性、實踐性及前沿性,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文化知識。在新聞信息編輯中選題策劃要具有科學性,稿件組織要具有有序性,只有這有才能保證新聞的新聞性及真實性。對于新聞編輯只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是遠遠不足的,其主要原因在于組稿、審稿及加工等多個環節都要求相關專業知識的大量填補,因此,新聞編輯必須不斷充實自己,對相關專業知識進行了解及掌握,如哲學、法學、語言學、邏輯學、美學等,只有這樣才能及時進行新聞信息的傳播。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笔墙瓭擅裢驹f過的一句話。目前培養創新精神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條件。電視新聞作為編輯的一個重要窗口,應具有較為強烈的創新意識。在新聞編輯工作中,工作者必須解放思想,開放思維。也就是多角度、多思路等對問題進行思考,也就是發展性思維。作為編輯的靈魂,思維方式不同其表達出來的編輯個性也有所不同,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編輯定向思維的出現。
3、業務素質及能力培養
編輯學作為社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已經成為一門較為系統、完善的學科體系。在編輯學中其主要理論框架為編輯法學、編輯倫理學及理論編輯學,他們從多個角度闡述了編輯工作的性質、任務及規律。新聞編輯學既是一門獨立學科,又是一門兼容性很強的學科,新聞編輯學不僅與新聞學、大眾傳播學有血緣關系,與哲學、法學、語言學、邏輯學、美學、心理學以及系統科學等都是近親。研究新聞編輯學既要重視對新聞編輯實踐活動的體驗、調查和總結,也需要汲取、借鑒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否則要科學總結新聞編輯工作經驗,使之上升為理論,是根本不可能的。作為指導編輯工作實踐的理論依據,編輯理論必須具有科學性,如實踐過程中其理論不具有科學性,將產生極大的誤差,喪失其指導作用。由此可見,新聞編輯一定要深入探究編輯學理論知識等,對其理論精髓進行良好把握,進而提高新聞編輯的準確性。
在新聞工作中,新聞編輯必須對出版的法規、政策等進行充分了解及掌握,同時將其認真落實到工作中。現階段。電視臺新聞編輯部門往往存在人員緊缺、專職編務人員、校對人員及發行人員配置不合理等情況。在具體工作中,新聞編輯不僅要完成編輯、校對工作,還要完成編務等工作,這就加大了編輯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進而加大的失誤出現的機率。
在信息編輯過程中,要求新聞編輯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文字及文化功底。在進行新聞信息編輯中,將涉及到詞匯學、語法學、邏輯學等多個學科,如編輯人員業務能力較差,將無法準確體現出此新聞的真實性。因此新聞編輯必須掌握多個學科的知識,并做到運用自如,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糾正文字中的錯誤并進行加工。較高的業務能力能夠幫助新聞編輯對稿件進行整體上的論證推理,確保新聞信息的公正性及真實性。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聞編輯中編輯人員主要起到新聞信息把關、加工等作用,為更好地突出新聞事件的聚焦性,編輯工作者必須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及業務素質,并能對編輯技巧進行熟練運用,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新聞編輯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小華;;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和編輯能力分析[J];新聞天地(下半月刊);2011年05期
[2]高峰;史力竹;;如何提高廣播電臺新聞編輯策劃的核心競爭力[J];新聞傳播;2011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