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潔
【摘 要】隨著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與進步,企業在靈活多變的市場發展過程中如何能夠實現競爭優勢成為了企業發展的核心所在。而企業的文化發展是實現企業在市場競爭當中占據優勢地位的重要因素。論文分析現階段企業文化核心競爭力在發展過程中的特點以及所面臨的主要困境。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progress of China's market economic system, how to realiz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the flexible market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core of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an enterpris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realizing the superiority of enterprises in market competi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e competence of enterprise culture and its main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關鍵詞】企業文化;核心競爭力;形成障礙
【Keywords】enterprise culture; core competitiveness; the obstacle of formation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7-0122-02
1 引言
當前企業文化的發展逐漸引起了各個部門以及企業的重視。經濟學、管理學以及社會學當中都明確指出了企業要想實現規范化的發展,就需要將企業的文化放在發展的首位。從改革開放到我國的入世這段時間內,我國的企業文化實現了一定的變革與發展,實現了一定的生機與活力,在這一背景下,對企業文化進行充分的研究并且加以實踐,最終能夠幫助企業有效獲得長遠的成功。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企業的文化發展依然存在障礙以及問題,一方面是社會環境因素;另一方面也與企業管理層對于文化認識程度存在問題有較大的關系。
2 企業文化的概念分析
企業文化在目前來看主要是指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的價值觀,是企業管理運營過程中的“軟實力”精神層面的含義,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的禮儀、態度、習慣、道德以及標準、信念等。
我國針對企業的文化做出了更加詳細的界定,除了需要重視企業發展的軟實力之外,還需要對企業的外在形象進行一定的重視,認為企業的文化還是社會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的日常運營過程中,員工所共同認可的價值觀、道德準則以及傳統的習慣、規章制度,企業的物質文化總和等都應當稱之為企業的文化。
3 企業文化重視程度的不足問題
3.1 對企業文化的理解不夠全面
當前階段我國部分的企業在進行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對于企業文化的認識程度依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以及問題。雖然說企業文化在我國來說是“舶來品”,但是企業文化的發展在我國國內已經有了很長一段的歷史,企業管理者們到目前為止依然認為企業文化只不過是企業開展一系列的宣傳、活動等,所開展的提升企業形象的活動。甚至有的企業在進行文化宣傳的過程中,過多的注重企業的形象宣傳,重視企業員工的言行、工服的整潔以及宣傳等內容等。但是實際上這些都不是企業文化的真實定義,企業文化主要是企業全體員工所認可的一種個人價值觀所形成的企業共同價值觀。在市場的競爭過程中,這種企業核心價值觀是被人們所認可的,是通過實踐檢驗的,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具有積極的作用與效果,而不是通過簡單的宣傳工作就能夠發揮出來的。
3.2 價值觀的內涵界定不夠準確
當前很多的企業在發展與經營的過程中已經認識到了企業文化的內涵以及作用,并且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也開始逐漸注重文化宣傳的作用與效果。但是很多企業依然沒有構建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念。從企業的經營業務上就能夠看出,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戰略目光,沒有從長遠的角度考慮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甚至有的企業為了能夠滿足自身的利益需求,滿足短期的發展需求,往往會頻繁地更改自身企業的核心文化價值觀,這種核心價值觀的不斷變化很容易造成企業內部員工失去對文化的信任,最終限制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很多企業所制定的企業文化往往在概念上都是存在矛盾的,在內容上的構成也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最終這些局限性都使得企業的文化建設難以有效的促進員工的發展,難以實現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3.3 倫理道德的缺失
企業文化的構建應當注重企業內部員工的體驗以及員工的個人價值。但是目前有很多企業在制定企業文化的過程中一方面大力宣傳建設企業文化,但是另一方面卻又忽視員工的個人價值,忽視企業的倫理道德。很多企業在進行產品的制造過程中為了增加資金,降低產品的制造成本,會采取生產制造假冒偽劣產品的方式,這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生態的破壞最終會嚴重限制企業文化的形成。而且部分的企業存在隨意踐踏員工權益的現象。這些企業即使對外宣傳有再好的文化制度,在文化宣傳的過程中總結的再美麗,也沒有任何意義,都無法真正將企業文化的核心競爭力深入到員工的內心深處。因此企業在進行文化的發展與建設過程中,首先應當重視文化的發展是否符合產品的生產效果、經營理念是否符合以及文化發展是否能夠體現出員工的個人價值。
3.4 企業文化資本關注度的缺乏
隨著當前企業文化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日漸突出,很多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往往會將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本來進行發展。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本往往在短期的投資過程中并不會產生較大的效益,而是需要反復的積累,長時間的投入才能夠取得回報。但是很多企業在進行企業文化的建設投資過程中,往往沒有真正認識到這一點,短期的投資沒有效果之后往往就不會投入過多的資本在企業文化當中,最終導致企業文化的發展得不到有效的資本支持。甚至很多企業在文化建設過程中根本沒有將文化作為資本來對待,而只是將其作為一種活動來進行,最終失去了企業文化發展的根本內涵必然會導致企業發展的失敗,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1]
4 企業文化體系難以形成
早期的中國民營企業往往都是由家族企業形成,家族企業在進行企業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往往都會采用家族文化來進行宣傳與發展;隨著當前現代化社會的不斷發展與完善,企業高層管理中依然以家族文化為主要的發展特點,但是基層員工很多都難以形成規范化的文化體系,所灌輸的都是理性化的制度文化。最終嚴重限制了企業文化核心的統一,對于員工的發展來說造成了較大的影響。[2]
5 企業文化的僵硬
企業文化在當前現代化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來說應當能夠隨著市場的動態化發展、員工的發展與進步做出適當的調整與優化,使得企業內部的文化能夠適應于企業、適應于市場環境的發展。但是當前階段很多企業在進行企業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往往會忽視企業文化的動態化發展,很多管理層人員認為企業文化應當是根本的、一成不變的,是長久以來形成的。因此最終便無法有效的實現企業新鮮血液的替換,使得企業在現代化的社會發展過程中難以有效的與時俱進,生命力愈來愈差,最終造成了企業發展效果的下降。
6 企業文化核心競爭力形成的對策分析
要想將企業文化培養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需要從核心競爭力形成所面臨的障礙與困難入手,需要解決企業內部高層管理人員的問題,打造出適合企業文化發展的體系,完善企業的文化內涵等。在企業的文化建設過程中不僅應當借鑒國外的優秀經驗以及優秀的案例,還應當結合自身企業的發展現狀以及發展模式來制定具有針對性的企業文化發展對策。由于企業文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與高層管理者有決定性的關系,因此管理人員改變對企業文化的思想與認識是重要的對策,企業應當重視完善企業的制度,淡化家族特征,改變傳統的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打造整體協同式的文化體系,同時建設信任機制,投入建設內部員工的信任機制,最終注重企業文化內部員工的思維方式,通過以人為本的發展模式以及發展理念來實現企業文化的構建。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的文化發展是思維上的轉變而不是簡單的說教,通過制度來強化企業文化價值觀的構建。[3]
7 總結
綜合上文所述,隨著當前階段我國現代化社會的不斷發展與完善,企業文化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往往面臨著非常多的困難以及阻礙,企業要想真正實現文化競爭力,就需要從根本上轉變理念,構建完善的制度,通過制度的約束、思想的改變實現企業文化的更好更快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權,陳爭艷. 企業文化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途徑分析——以云浮企業為例[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3):4-7.
【2】潘利峰.淺談企業文化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影響[J].中國井礦鹽,2013(04):44-46.
【3】張曉群.企業文化創新與核心競爭力的形成[J].品牌,2015(10):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