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摘 要] 在高等職業教育中,實踐教學目標實現的前提是完善學校管理體系、保障體系、教學體系,使三者有機融合形成一體化的過程管理。通過設計一套基于PHP+MySQL信息化教學管理系統,加強實踐教學的教學參與者管理、教學設備管理和教學業務管理,實時掌握實踐教學動態,為實踐教學管理提供有力抓手。
[關鍵詞] 實踐教學;信息化;管理系統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5. 075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15- 0164- 05
1 引 言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國家辦學定位,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并具備專業理論知識和動手實踐能力,滿足一線工作需要的專業技能型、應用型的人才[1]。顯然,職業技術能力的培養是高等職業教育中關鍵一環。隨著高職院校辦學規模的壯大和教學形式的轉變,過去的教學管理手段已經不能適應新的需要,必須通過設計開發信息化的管理系統,提高教學管理水平[2]。
貼合實際需要的實踐教學管理系統必須將管理制度融合到信息管理系統中,幫助教學參與者(業務領導、業務骨干、業務用戶)了解并深入實踐教學具體工作,提高教學參與者的認可度和參與度,完善學院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應該通過信息系統加強教學設備信息化管理能力,充分掌握教學設備的完備情況和可用狀態,均衡實訓室建設,保障實踐教學的正常開展,夯實學院實踐教學保障體系;必須以信息化為載體,以制度為綱領,加強學院實踐教學過程管理,確保教學體系合理可行。通過實踐教學管理系統協調管理體系、保障體系、教學體系三者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的效能,形成一體化的教學過程目標體系管理模式,規范實踐教學內容,促進實踐教學改革,提升實踐教學質量。
2 PHP+MySQL技術
系統使用LAMP技術架構,LAMP指的是Linux+Apache+MySQL+PHP,他們是應用最廣泛的Web框架應用系統,服務器操作系統采用Linux搭建,采用Apache搭建Web服務器,后臺數據庫服務器使用MySQL 5.6構建,使用PHP 5.3開發系統頁面。
PHP語言在全球應用率和普及率是最高的互聯網開發語言之一,它具有簡單易學、開放源碼的特點。PHP具有與多種數據庫連接,支持面向對象的編程的操作,以及完全免費等特點。同時,它具有獨特的語法結構,涵蓋了C、Perl、Java等語言特點。可以實現數據庫訪問、表單接收、動態頁面生成等功能。本系統中主要使用PHP編寫腳本程序。
MySQL是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設計的一款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在Web應用方面,MySQL具有不可比擬的優點,與比其他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比較,它具有效率高、搜索快、源碼開放、體積小、不需要花費任何費用、支持多種操作系統、支持多語種的特點[3]。
MySQL的存儲引擎架構將查詢處理(Query Processing)及其他系統任務(Server Task)和數據的存儲、提取相分離。這種特性可以在使用時根據性能、特點及其他需要來選擇數據存儲的方式。MySQL功能完全可以作為中小企業數據庫管理軟件。眾多網站已將MySQL與PHP腳本語言結合作為數據系統解決方案[4]。
高職實踐教學系統數據存儲與查詢相對比較簡單,使用MySQL搭建數據庫服務器能夠滿足其需要。
3 研究內容
3.1 需求分析
3.1.1 角色需求
本系統中,教學參與者具體可分為系統管理員、教務員、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指導教師、學生。要求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功能,通過系統促使教學參與者積極投入到實訓教學與管理中,完成其“規定動作”,形成有實踐有指導有管理的良好教學氛圍。厘清各個角色在系統中的責任,有利于后期系統的開發與使用。
3.1.3 教學體系
在整個教學組織過程中,每一階段都都體現了教學體系內容。結合實際需要和工作流程,將教學體系分為校歷編輯模塊、教學計劃錄入、教學任務初步安排、教學任務分發、教學任務安排、授課計劃提交與審核、實訓報告在線撰寫與提交、實訓評價等模塊。
3.2 系統設計
3.2.1 系統架構設計
為了保證數據唯一性,系統需要與學籍管理系統做好接口,讀取系統中基礎數據,保證數據的統一,方便數據維護。系統設計系統管理模塊、基本信息模塊、實訓管理模塊、設備管理等模塊。
3.2.2 業務數據流設計
為了達到特定的價值目標,由不同的角色共同參與完成的一系列活動稱為為業務流程。在分清業務流程的基礎上,分別給各角色安排活動內容和業務功能。可以說業務流程是整個日常業務系統的基礎[5]。如何在信息化系統中,結合業務流程體現各角色的職責和需求,是業務流程分析主要目的。實訓教學任務流程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1)教學組織階段。首先由教務員在系統中生成校歷;再沿著校歷這一時間軸錄入各專業教學計劃,各專業班級依照年級、專業自動生成班級教學任務;再由教務員統籌教學設備情況,合理安排教學場地,形成具有時間、地點的教學任務分發給院系;最后由院系分配指導教師反饋給教務員。
(2)教學準備階段。指導教師提交反映實訓課程的授課計劃和教學進程具體安排,各級教學管理單位應結合實訓大綱審核教學內容和整體安排。這一階段主要是希望通過信息化系統了解并掌握指導教師的備課情況,審核是否滿足學體系中的內容體系,實現技能教學目標培養。endprint
(3)教學實施階段。經過前期的教學組織和備課階段,指定教師和學生進入實訓崗位,實訓課程如期有序地開展。各級教學管理單位應深入課堂,結合指導教師提交的授課計劃和教學進程安排,檢查實際教學情況,查找并解決實踐教學過程中的問題,確保實踐教學順利開展。
(4)教學總結階段。實訓結束后,學生需要提交實訓報告,指導教師應評價實訓表現并給出課程成績,最后提交教學總結分析材料。
主要數據流見圖4所示。
4 系統運行效果
本系統經過調試與測試,確保基本能夠滿足實踐教學管理需要,系統總體上兼顧了實踐教學和日常管理的需要,操作比較簡單,流程比較清晰。該系統解決了以下問題。
4.1 明晰工作內容,責任劃分明確
系統管理員提前做好角色綁定,明確教師在實踐教學管理系統中的身份,規定具體動作。各管理機構按照流程作業,實現逐層負責,及時掌握實踐教學情況。
4.2 加強設備管理,優化資源配置
為了及時掌握教學設備資產情況,做好儀器設備登記造冊工作,要求管理人員將購置的教學設備在系統中分類登記,日常教學中,及時統計設備使用效率,提高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率。可實現全校教學儀器設備的統一調配借用功能,起到了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
4.3 以信息化手段為載體,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通過實踐教學管理系統,規范了授課計劃與教學進程填寫,減輕了指導教師工作負擔,提高了工作效率。對于存在的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通過系統能夠將實踐教學評價指標合理反映到教學中去,督促學生積極完成實踐課程,科學合理的反映實踐教學水平。
主要參考文獻
[1]吳雪芬,周英.高職院校高技能人才培養狀況分析與探索[J].職教通訊,2016(2):5-10.
[2]楊麗彬,李海林,張飛波.大數據環境下的管理信息系統發展研究[J]. 大數據,2016(1):91-98
[3]Commercial License for OEMs, ISVs and VARs[EB/OL] http://www.mysql.com/about/legal/licensing/oem/#4,2010-07.
[4] Baron Schwartz,Peter Zaitsev,Vadim Tkachenko.高性能MySQL[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
[5]駱朝暉. 高校實踐教學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長沙:湖南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