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海燕
[摘 要]隨著房地產產業的發展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國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和探究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的建設發展,對我國的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對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在我國內地學府對房地產專業的現狀基礎上,提出建立多方面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計劃,總結房地產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最后歸納房地產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
[關鍵詞]房地產;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6.137
[中圖分類號]G4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6-0-02
由于房地產產業日益蓬勃發展,社會對房地產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從事房地產工作人員的各方面要求也越來越苛刻。隨著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在經濟全球化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國國內大學該如何為了適應社會需求,而加大房地產專業建設力度以及改善房地產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房地產專業學生在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方面的水平,成為目前迫在眉睫的問題之一。
1 我國內地高校房地產專業現狀
對于大多數重點本科院校來說,其很少開設房地產專業,更不用說基本院校了,所以專門的房地產學院少之又少,絕大多數設立在工商管理、經濟管理等學院的下,這對房地產專業建設與發展來說很不利。而對于房地產專業人才培養方面,更是因為各個學校的社會背景和發展前景方向不同,所以在房地產專業的人才培養方面也是多種多樣。如,像同濟大學、北京理工等偏重于理工科一類的院校,其課程的設置主要偏向于工程發展以及理論探討的方向。對于整個人才培養的過程,北京理工學校課程內容更容易向理論與工程管理的方向傾斜,在同濟大學的課程內容中,建筑學科與管理學科的課程在數量上差不多。它們兩類院校都是打著培養多方面、多層次的房地產經營管理型專業人才的口號,但在課程安排上可以看出,北京理工更注重培養學生了解房地產行情以及政策分析的能力,同濟大學傾向于培養對建筑更加了解的房地產管理型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兩所學校的培養模式都融入了自身的辦學宗旨和特色,對人才的實際運用技術能力的培養重點突出,只為適合社會的發展。但在一些師范類大學,其開設的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主要偏重于經濟管理類的課程,雖然也是有計劃地培養多層次、多方面的人才,但明顯偏重的是對理論的探討。對于一些財經類院校,其密切根據它們院校的優勢學科和專業特色,融合了經濟、金融管理、企業文化等方向的課程內容在培養過程中,對學生宏觀經濟判斷力與財會理解力著重培養,完美地綜合了經濟管理類與工商管理類的全面能力進行培養人才。
2 制訂多方面應用型人才培養計劃
要重點培養應用型房地產專業的人才,我國高校必須要與社會需求緊密聯系在一起。多方面應用型人才是指通過將所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各個方面中,進而轉化成多方面應用的成果,為社會創造一定價值的人才。應用型人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對技術運用的要求更高。在當前階段,我國對各種與房地產有關的一些從業資格證說明中,特別強調專業知識與操作能力的匹配。
對于設置課程與培養目標的方面,我國高校應該確定“運用—學習—運用”的培養模式,進行專業化教學。對于培養專業性人才,各個學校可以相互汲取各自的辦學優勢,取其之長補其之短,從而實施以創新和創業為基本的人才培養計劃。
3 房地產管理人才培養模式
為了滿足社會各個方面的需求,我國應對房地產專業培養管理人才的側重點進行合理改善,讓管理人才進一步為將來工作的現實需求做準備。
3.1 創建較完善的培養人才結構
對于房地產專業人才的培養,我國應不僅僅局限于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更重要的是結合其他各個學科知識,如將經濟管理、工商管理和工程管理的各個技術,融入房地產管理人才培養的計劃中,這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向多方面發展。我國高校要以“實際—理論—實際”為開始點,結合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讓房地產管理人才能夠更好地面向社會與人類發展。
3.2 加強房地產專業的相關實踐教學
我國高校需要通過三方面來加強房地產專業的相關實踐教學。首先,把課程學習放在首要地位,沒有理論支撐的實踐教學都是站不住腳的,因此,理論教學必不可少。其次,把校內實踐體現出來,因為在校內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能夠方便學生積極參與,提高其積極性和學習知識運用能力。最后,突出社會實踐,號召學生前往實踐基地進行學習實踐,有條件的學生可以直接進行相關的社會工作。
4 房地產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
房地產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就是要培養一些能夠成為適應房地產行業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然而,學校培養人才的過程是系統狀態的變化,是通過教育活動使學生逐漸成為社會所需人才。房地產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4.1 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層次的方法
房地產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既要在最新的政治與經濟,還有法律的發展形勢下,掌握國外的先進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術,同時也要對國外該專業領域內的最新發展動態與趨勢有所了解,進一步具備在房地產開發企業和咨詢公司從事房地產投資與融資、物業管理等崗位工作的一些相關基本技能。
4.2 構建房地產管理專業能力素養體系
實踐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能力素養的重要途徑,所以在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中,我國高校應重點突出實踐教學部分,通過相應的一系列課程設計,以及循序漸進的各項實習活動,使學生具備運用計算機,輔助解決房地產經營管理問題的能力,并具備有關房地產項目全程營銷策劃的參與組織與方案的編輯和協調溝通能力。
4 結 語
人才培養模式只是為了培養出相應的人才所提出的某種方案,但要不斷適應國家發展與社會進步對人才的不斷需求,同時也要在學生個性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協調與創新,且沒有任何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可以一步登天,因此,我國高校的房地產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還需在實踐中不斷進步、不斷調整,這樣才能在我國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跟隨時代的進步。
主要參考文獻
[1]何里文,鄧敏慧.基于職業勝任力模型的房地產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職業時空,2009(11).
[2]黃燕,艾小鋒.淺談高職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職業教育研究,2011(4).
[3]劉永勝.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經濟師,2010(5).
[4]徐江璞.大學生創業孵化機制建設問題探析[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9(14).
[5]蔣根謀,金峻炎.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培養方案改革的探討[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4(z1).
[6]肖艷,母小曼.工程管理專業中房地產類課程的設置與實踐[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
[7]項喜章,萬文君,付曉靈.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設計藝術研究,200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