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峰+袁奕聰
自2015年起世界50個最主要集裝箱港口中的2/3都或多或少有中國資本的成分,這些港口控制著世界67%的集裝箱。
比雷埃夫斯港,如今被中遠海運集團的員工親切地稱為——比港。
2016年8月,中國遠洋海運集團與希臘方面完成了比港67%的股權交割,中遠海運(香港)成為比港港務局的最大股東,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在海外接管整個港口。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伊朗的恰巴哈爾港、斯里蘭卡的南港國際集裝箱碼頭等等,從太平洋到印度洋,包括紅海、地中海,許多地方的港口、碼頭上,都閃現著中國企業和中國人的身影。
中國海外建港,這是在打通藍色經濟通道的“三關”。
為“一帶一路”夢想成真
《“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以下稱《設想》),這是今年6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海洋局聯合發布的一份文件。其中提出——要重點建設中國-印度洋-非洲-地中海、中國-大洋洲-南太平洋、經北冰洋連接歐洲的三條藍色經濟通道。是為“三條藍色經濟通道”。《設想》提出,這三條“藍色經濟通道”的重點,是以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藍色經濟發展、維護海上安全、深化海洋科學研究、建立雙多邊合作機制等內容為合作重點。
對于《設想》所勾勒出的3條“藍色經濟通道”,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宗義表示:“海上合作將是由沿線節點港口互聯互通構成的、輻射港口城市及其腹地的金融貿易網絡和經濟帶。對我國沿海城市也是一次產業升級的機會。”
總部位于倫敦的投資銀行格里森斯皮克公司(Grisons Peak)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截至6月底的一年里,中資企業已宣布相關計劃,擬收購或投資于9個境外港口,這些項目的總價值達到201億美元,較上一年同期的99.7億美元增逾一倍。另中國企業正在討論對其他幾個港口進行投資,尚未公布金額。
“這在意料之中”,格里森斯皮克公司首席執行官亨利·迪爾曼(Henry Tillman)于7月17日表示,“過去一年里,中國公布了其所有三條藍色經濟通道,所以看到中資對港口和航運的投資水平顯著增加并不讓人意外。”
展開世界地圖仔細探看這三條藍色經濟通道,可以發現,中國-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藍色經濟通道與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聯系緊密。在《“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中也提到,該經濟通道將連接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銜接中巴、孟中印緬經濟走廊。
英國媒體《金融時報》透露,中資公司的四個投資項目將在馬來西亞上馬——72億美元的馬六甲皇京港已經在去年10月正式奠基,28.4億美元的瓜拉寧宜國際港,14億美元的檳城港以及1.77億美元的關丹港項目。
實則,中資進入海外港口,如今只不過是加快了步伐而已。中國早在2007年,就開始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東南240公里的漢班托塔建設大型港口。
漢班托塔港位于距離全球最繁忙的海運航線歐洲-遠東國際主航線10公里的位置,地處中東能源供給國與我國運輸線路之間,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一環。畢竟,印度洋是世界商貿水上要道。全球一半集裝箱貨運,1/3散運及2/3石油運輸都要取道印度洋,它是南亞和東亞鏈接非洲,中東,歐美的必經之路。斯里蘭卡的總理拉尼爾·維克勒馬辛哈在去年年初訪華期間發出聲明稱,在中國企業的幫助下,斯里蘭卡正在經歷一次百年難遇的機會來有效的加速該國的基礎經濟建設。漢班托塔深海港口的建設最初由斯里蘭卡前首相馬欣達·拉賈帕克薩批準,當時的愿景是將圍繞海港新建設成斯里蘭卡的第二大城市。而在今年年初,維克勒馬辛哈總理宣布已與中國達成共識,中國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將獲得漢班托塔港80%的股份,抵償政府向中國所借的11億美元的款項。斯方希望在中國公司的管理下,能夠扭轉該港常年虧損的現狀。如此一來,中國就成功建設了由孟加拉途經斯里蘭卡至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海運“珍珠鏈”,為由阿拉伯海進入地中海的航線建立了中轉站。為“一帶一路”的夢想成真提供了有力保證。
共謀合作治理之路
在地處巴爾干半島南端、希臘東南部的比雷埃夫斯港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路線圖當中的重要節點。比港既是希臘第一大港,同時也是地中海東部地區最大的集裝箱港口和全球50大集裝箱港口之一。
早在2008年,在中國和希臘兩國領導人的見證下,中遠獲得了比雷埃夫斯港2號、3號集裝箱碼頭35年特許經營權。據新華社報道,在2015年,比雷埃夫斯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已經高達300萬個,遠超2010年的68500個。在中國公司獲得比港67%股權之后,據《金融時報》預測,比雷埃夫斯港將在2020年成為整個地中海海域的第一大港。
希臘港的存在,以及臨近完工的貝爾格萊德(塞爾維亞首都)和布達佩斯兩座城市相連的鐵路,將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的絲綢之路經濟帶連接在一起。
從馬來西亞皇京港、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到巴基斯坦瓜達爾港、伊朗恰巴哈爾港、以色列海法新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這些港口的位置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走向基本吻合。
令人矚目的三條海上航線中另外一條是從中國經過北冰洋到達歐洲的航線。這條路線有望將原有航行時間縮短數天。一個規劃中的項目涉及瀕臨俄羅斯白海的阿爾漢格爾斯克附近一個新的深水港口,以及一條深入西伯利亞的鐵路。這個地區是行經北極地區的北海航線起點之一,雖然北極圈外,但向北極地區運輸貨物的歷史已經有400多年。已成為中國招商局集團建議投資建設新集裝箱港口的選址地克萊佩達港位于立陶宛境內的北極航線的支線港口。中國在挪威希爾克內斯港投資建港的磋商也在進行中。
根據《金融時報》報道稱,北極航線的一個喂給港——立陶宛克萊佩達港吸引了招商局港口的投資提議,目的是建設一個新的大型集裝箱港口。
據海上貿易顧問公司Lloyd's Intelligence的統計研究表明,與2010年的1/5相比,自2015年起世界50個最主要集裝箱港口中的2/3都或多或少有中國資本的成分,這些港口控制著世界67%的集裝箱。
在剛發布的《“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中,中國政府向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發出倡議——共走綠色發展之路,共創依海繁榮之路,共筑安全保障之路,共建智慧創新之路,共謀合作治理之路。
未來的人海和諧,共同發展,需要這些港口建設得更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