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婷+汪麟

【摘要】目的 探究在心血管疾病中醫治療時,采取人性化的護理對治療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自愿參與研究的患者110例,然后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的正常普通護理方式;觀察組在這一基礎上采用人性化的護理。結果 觀察組的護理效果更好,患者也更加滿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心血管疾病進行中醫治療時,采用人性化的護理,能夠加強治療效果,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可以進行推廣。
【關鍵詞】中醫;心血管疾??;人性化;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07..02
心血管疾病是一種血液循環系統異常的疾病,一般是因為動脈硬化引發的血液流動能力下降而造成血液循環受損的病癥[1]。我國的老年人占比越來越多,這一疾病發病該概率也在增大,提升其護理有助于治療。另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患者對治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是簡單的醫好身體就可以,而是要在治療過程中規避痛苦,感到愉悅。這就需要引入人性化護理,這一護理方式不僅能夠以其優秀的護理手法增加治療效果,還能在人文關懷上給患者提供精神層面的愉悅。以下是我們對人性化護理在這一疾病中運用的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8月到2016年9月同一家醫院治療并自愿參與研究的患者110例,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因為這一疾病的總體發病率較低。對照組55例,其中男33例;女22例;其年齡28到71歲;平均年齡43歲。觀察組55例,其中男34例;女21例;其年齡分布為29到71歲;平均年齡是4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正常的普通護理方式,包括藥物護理、飲食護理等常規的手段。
觀察組在這一基礎上,進行護理的加強,采取人性化的護理,其具體的護理方式如下所示:
(1)提升醫務人員素養:在醫院中,護士是這一護理方式實施的主要人員,因此她們要加強觀念的提升,主動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第一,較高的專業知識是她們護理工作的基礎,因此需要他們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并擁有一定的護理經驗,在這一過程中,還要有加強的工作責任心,重視護理工作,從主觀上形成提升護理的意愿。第二,除了傳統的醫學知識外,她們還需要了解一些其他相關知識,例如心理學等社會交流相關的學科。第三,要時刻關注患者的所需,并通過換位思考的方式將患者放到工作的首位,提升患者的信賴感。最后,要在工作中注意提升個人道德素養,注意禮貌,形成一個有水平有責任心的良好形象,提升患者的親切感。
(2)創造優良護理環境:在人性化護理中,其核心思想就是“以人為本”,因此,醫護人員需要創造促進患者治療且患者滿意的優良環境。首先,需要保持病房的干凈整潔;保持一定的濕度和溫度;按時的進行周期性消毒清掃;保持病房有一定的通風和陽光照射的時間。這些外界環境因素是影響患者感受的重要外因,提升這些環境有利于治療,也有利于患者心情的提升。然后,要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第一,需要了解不同患者的性格特點以及其病癥的發病程度,還需要了解其過往病史,對醫務人員的看法等。然后按照這些因素進行有區別的護理,要在人性化基礎上進行定調整,以滿足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第二,要形成良好的護理工作氛圍,拉近患者與護理工人員的距離,使其體會到親切感,提升其配合程度。第三,要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慰,消除其對疾病的恐懼,提升其戰勝疾病的信心。這一護理方式由醫護人員和家屬共同完成,可以采取與之交談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在醫生同意的情況下進行一些娛樂活動的方式,這些都可以分散其注意力,使其對疾病的恐懼感減輕,從而配合治療。
(3)實時觀察病情并采取應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行動能力有一定的削弱,另外該病的患者年齡分布在比較高的區域,老年人的身體機能也比較低。因此,需要時刻關注患者的病情,在其需要的時候采取護理措施。第一,老年人需要翻轉身體要有護士或家屬幫助,其生活起居也需要幫助;第二,部分老年人內心孤獨,需要進行心理治療,提升其生活信念;還有的患者病情較嚴重,要采取24小時關注的方式進行護理。對于年輕人則需要進行一些符合其年齡特性的交談,提升其治療信心,消除其苦悶。總之,對患者的病情要實時觀察,并根據其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提升護理的人性化[2]。
(4)加強理論教育:首先,要對患者進行心血管疾病的普及,使其認識到疾病并不可怕,只要合理的治療都能夠治愈,從而提升其對治療的重視度,主動地配合治療。其次,需要進行一些護理知識的教育,使其在護理過程中擁有高度配合的能力。最后,要對預防這一疾病的措施和生活習慣進行普及,提升其進行后生活對該疾病的預防,減少其再次發病概率。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病癥消失則判定為有顯著效果;病癥無變化甚至惡化則判定為無效果;在這兩者之間則判定為效果一般。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邀請其對護理進行評分,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90分到70分之間為滿意;70分到60分為一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記錄兩組數據,并進行簡單整理。
1.4 統計學方法
對數據采用計算機軟件進行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的恢復效果對比(見表1)
3 討 論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年齡分布較高,人群內部的差異也較大[3]。因此,需要進行人性化的護理,拉近護士和患者的距離,將治療護理提高到服務的層面,從而加強患者的配合程度,提升治療效果,增強患者的滿意程度??梢灶A見,未來的護理會是一種全方位的綜合性護理,它需要醫務人員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并且具備優良的文化素養,能夠給患者展現一個值得信賴的工作形象。將人文關懷、情感關注融入到這一疾病的護理治療工作中,是提升其人性化的重要思想,工作人員要從轉變觀念做起,并融入到實際行動中。
本文研究了人性化護理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提升作用,并對其護理方法作了簡單介紹,希望能夠幫助該病的治療。另外,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該疾病的發作,還需要按時的檢查,在發病初期就采取治療能夠降低治療難度,提升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 鏡.中醫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人性化護理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4,(28):133-134.
[2] 楊 麗.中醫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人性化的護理淺談[J].中醫臨床研究,2013,(04):88+91.
[3] 丁 瑞.中醫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人性化護理淺談[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2,(11):90.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