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劍穎
教育需要適當的契機才會發生,教師的智慧在于要抓住契機并采取合適的教育行為,促使教育的發生。
曾經有這樣一個學生,他是班里的小干部,每一門學科成績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是我最得力小助手。但是升入六年級以后,我發現他變了,上課不舉手發言了,平時走路總是低著頭,作業字跡潦草。正在我滿懷疑惑時,我收到了他媽媽的一條短信,內容大致意思是說孩子變得暴躁,易發脾氣,而且總是把自己關在屋子里,希望我可以側面疏導疏導他。看到短信后,我沒有急著解決這件事,而是開始尋找合適的時機。
感恩節這一天,學校安排學生觀看《最美孝心少年》的紀錄片,那次的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感觸很深。我特別注意觀察著他的表現。在整個觀看的過程中,他不斷地用手快速地擦拭著淚水,可能怕被別人發現。我知道紀錄片中主人公的行為一定觸動了他心靈最柔軟的地方。于是,我抓住這個最佳的教育契機,在播放結束之后,我留了這樣的一個作業:請每位學生給爸爸媽媽寫一封信。
不久,媽媽來了,她讓我看了孩子的信。以下是信的內容的節選。
爸爸、媽媽,停下您忙碌的身影,坐下來聽我跟您說說話吧!這樣的談話在我們之間可能消失很久了,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覺得我和你們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了。還有就是在學校里我既要學習,還要參加嚴格的體育訓練,覺得很累,回到家后,我不想再聽到媽媽的那些嘮叨,所以每天回到家除了低頭吃飯就是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獨自享受著一個人的世界。每次媽媽追著我要說些什么的時候,都被我“咣當”的關門聲阻止了。我能感覺到媽媽失望和焦慮的眼神。
咱們家距離學校很遠,爸爸您每天騎著電動車往返學校3次,為的是讓我放學后能吃上一口熱飯,但是您卻常常奔波于上班的路上,很少吃一頓踏實的飯。冬天,您把厚厚的羽絨服給我穿上,把我捂得嚴嚴實實的,生怕把我凍著了。每次下車后我都看見您的臉和耳朵凍得發紫。夏天,您會在車子后面支一個小棚子,生怕把我曬著,而您卻被烈日曬得皮膚過敏。
爸爸、媽媽,這么多年你們對我付出的愛我都記得!
讀著孩子的信,我早已淚流滿面,這淚水中有感動,有欣慰。感動于孩子的肺腑之言,欣慰于我們的教育智慧。可能在這次活動中,不只一個孩子有了改變吧。此時我從內心涌出這樣一句話“藝術地處理問題,教育何須怒發沖冠!”同時又一次更深刻地感受到蘇霍姆林斯基的話,“智慧的教師不僅是學生的教育者,更是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智慧的教師能不斷地喚起學生對于未來熱烈的憧憬與向往,能把人生美妙的前景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能讓學生帶著美好的期待和美好的渴望健康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