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霞+何云
教研組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最基礎組織,“研”應當是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最重要的方式。但當前中小學校教研組教研活動時間普遍較少,且活動內容主要是教學計劃總結交流、聽評課、說課、考試出題、試卷分析、課標研討、聽教研員講座等,很少有“研”的成分。教研組研究功能的弱化影響了教師專業性的發展。
那么,怎樣促進教研組走向“真”研究呢?我認為可以有以下幾種策略:
第一,喚醒教師的專業意識和精神。教研組想要真正“研”起來,必須有想要“研”的教師。教師日常的工作瑣碎而繁雜,很多時間都花在輔導和督促學生以及處理事務性工作上,日復一日,很多教師就忽視了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專業性。因而,學校及教研組要通過適當的方式喚醒教師的專業意識和精神,讓教師有所觸動。而教研組長也要明確自己不是學校的行政管理者和上級指示的上傳下達者,而是一名專業引領者,首要的職責是引領教師專業研究與發展,帶領教師研究、探索與創新,建設研究型教研組。
第二,教研組定期舉辦教師讀書交流會。教研組集體讀書能夠促進研究氛圍的形成。書籍種類可以多樣,可以是學科專業知識拓展類、學科教育教學類,也可以是教育教學觀念類。教研組要定期舉辦教師讀書交流會,促使教師在自讀和共讀中獲得新知識、新思維,形成對某些觀點和問題的探討、對話。
第三,教研組開展教師團隊課題研究。教研組教師可以結合當前學科教學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開展教研組團隊課題研究,使教研組教師有可供共同研討的話題。在研究中,教師分工合作,共同研究實踐課題并探索課題成果如何在學科教學中落地,在研究、落實與反思中,促進教研組研究氛圍的形成。
第五,教師進行個人小課題研究。教師選擇自己在教學中的困惑或興趣點進行研究,逐漸形成突破某一教學難題的經驗和方法。教研組擇期組織小課題研究及匯報交流,促進教師逐漸形成研究與反思的意識與習慣。
第六,借助關鍵事件推動教研組研究。關鍵事件包括教研組課題研究的中期匯報及研究課、教師賽課、公開課等,這些關鍵事件往往有外部人員參與,關系到教師的榮譽與發展,因而能夠推動教師通力合作,在一段時間內投入熱情、時間和精力研究與思考,向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利用好這些關鍵事件,可促使教研組教師的教學與思考達到一個新的層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