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琦
對于剛剛進入初中的學生,教師應該如何給予指導,幫助他們順利適應初中的學習方式呢?我認為,聽課方面的指導要從“聽”“思”“說”“記”四個方面著手。
“聽”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識,應指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聽每節課的學習要求;聽知識引入及知識的形成過程;聽懂重點、難點剖析(尤其是預習中的疑點);聽例題解法的思路和數學思想方法,對關鍵點的提示和處理;聽好課后小結。教師講課要重點突出、層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滿堂灌”,一定要掌握最佳講授時間,使學生聽之有效。
“思”是指學生思維。沒有思維,就發揮不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思維方法指導方面,應使學生注意:要多思、勤思,隨聽隨思;要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膽提出問題;要善思,由聽和觀察去聯想、猜想、歸納;要樹立批判意識,學會反思??梢哉f“聽”是“思”的基礎;“思”是“聽”的深化,是學習方法的核心和本質的內容,會思維才會學習。
“說”是指學生參與課堂。在數學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說呢?第一,啟發學生說思路,說思維過程。課堂上,要讓每個學生都有說自己想法的機會,可以讓學生根據某一個問題獨自小聲說、同桌之間練習說、四人小組相互說、教師學生共同說等。通過說,培養學生語言的條理性和思維的邏輯性。第二,引導學生用簡明、準確、規范的數學語言,完整地回答問題,在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推理、判斷后,啟發學生用自己的話總結、概括出定義、法則或公式,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記”是指學生記住上課內容和課堂筆記。在數學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傳授記憶方法。1.理解記憶法。在理解基礎上讓學生記憶,那么記憶就會深刻,掌握就會牢固。2.分類記憶法。許多數學知識之間往往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我們對它們進行恰當的分類,就可以形成一個知識網,記住了一類就記住了另一類。3.比較記憶法。對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通過比較弄清它們的聯系和區別,把兩個概念組成一對進行記憶,也不容易忘記。4.實驗操作記憶法。有些知識如一些公式及有關結論,不容易記憶,通過實驗操作,使學生在思維中動手,在動手中思維,手腦并用,同時,讓學生說一說操作的感受,促使智能“內化”,記憶深刻,不易忘記。在指導學生做筆記時,應要求學生掌握記錄時機;要記要點、記疑問、記解題思路和方法;要記小結、記課后思考題;要逐漸提高記筆記的速度。此外,使學生明確“記”是為“聽”和“思”服務的。掌握好這三者的關系,才能使數學課堂學習達到較完美的境界。
教師既要善于研究學生聽課的現狀并加以分析,也要善于研究學生指導策略,因材施教。讓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進而形成自學能力,提高學習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