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輝
摘 要 新課程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對小學數學課堂整體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勢影響下,為了加強對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有效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需要結合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的實際發展狀況,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教學策略,優化傳統的提問方式,實現高效數學課堂構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 小學數學課堂 提問方式 教學策略 邏輯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7-0115-01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把握好“為教學目標、教學主體服務”的原則,注意提問的目的性、啟發性、開放性,并注意找準問題的切入點,使問題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進而達到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思考的目的。
一、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確保問題設計的科學性
為了使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老師在設置具體的問題時應充分地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設置合理科學的問題,確保提問過程中學生能夠順利地解決這些問題。具體表現在:(1)深入挖掘小學數學教材知識,在設置問題的過程中添加一些重要的提示語,促使提問教學中學生能夠明確問題所要考察的知識點,在良好的思路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回答老師的各個問題,全面提高未來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自信心;(2)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性活潑,對于各種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在設置所要提問的問題時,老師應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促使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從多個角度入手,保持自身數學思維的良好性。比如,在講解“找規律”這部分內容時,老師應在提問教學問題設置中充分地考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促使學生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內準確地找到規律,實現對學生數學潛能的有效激發。
二、確保提問方法的多樣化,激發學生更多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中確保提問方法的多樣化,激發學生更多的學習興趣。具體表現在:(1)提問教學中應注重將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具體化,引導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尋找問題解決的突破口,從而使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計劃能夠順利地完成;(2)提問教學中應注重問題比較法的合理運用,加強學生邏輯思維的鍛煉,強化課堂提問教學中的創新意識,促使學生們能夠在良好的教學模式中獲得更多的學習樂趣;(3)課堂提問教學中應結合小學數學教材內容設置特點及學生的實際需求,提高多媒體教學方法的利用效率,利用動態化的圖片、文字等激發學生更多的學習興趣,增強提問教學的實際作用效果。比如,在講解“圖形的運動”這一板塊內容時,老師可以通過對多媒體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加深學生們對平移、旋轉、對稱圖形的理解,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
三、注重提問時間的合理把控,充實課堂內容
作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使提問教學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老師應注重提問時間的合理把控,充實課堂內容。比如,在講解“四邊形”這一教學板塊內容時,老師在提問教學中可以適當地運用相關的輔助教學工具。當學生對四邊形的大致內容有所了解時,可以繼續開展后續的教學計劃。
四、加強提問結果的有效評價,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數學課堂提問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各種問題的處理可以達到相關教學計劃的實際要求,老師應結合學生們在數學課堂提問教學中的實際表現,加強提問結構的有效評價,增強學生未來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主動性。具體表現在:(1)在對提問問題回答的過程中,老師不應只注重學生最終回答問題的正確與否,也應注重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促使他們能夠在未來的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創造性思維;(2)提問教學過程中應給予學生更多的激勵,激發他們參與各種數學教學活動的更多熱情,增強提問教學環節設置的合理性。比如,在講解“統計”這一板塊的教學內容時,老師從不同的方面對學生處理有關橫向復式統計圖相關提問問題過程中的合理評價,注重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方式的培養,充分地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性格特點及數學課堂提問的具體要求,制定出合理科學的教學策略,有利于增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不斷激發學生數學方面的學習潛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在良好的課堂提問教學模式中得到充分地鍛煉,為他們未來良好數學思維的形成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時,為了增強各種教學策略的適用性,在具體制定的過程中應充分地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擴大這些策略的實際應用范圍。
參考文獻:
[1]杜靜.小學數學課堂教師提問策略的研究[D].魯東大學,2014,(06).
[2]楊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調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