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綺綺
摘要:語文教學作為國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教學主要是讓我們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學習一門通用的語言,以達到不同民族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的目的。農村語文教學經歷信息化時代的洗禮,逐漸也走向了多媒體教學,很多農村學校也開始了多媒體教學,逐漸與城市教學接軌。但是,農村語文教學質量也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語文教學效果。本文將針對提高農村語文教學質量進行相關措施研討,提出了一些提高農村語文教學的措施,為農村語文教學服務。
關鍵詞:農村;語文教學;質量;措施
語文教學作為小學教學的重點課程,其教育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發展前途。因此,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已經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對此教師們開始不斷進行創新和探索,針對不同版本的語文課程教學進行研討,提出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下面針對提高農村語文教學質量展開策略探討,為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供重要支持。
1 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農村語文教學必須樹立起正確的教學理念,其中以學生為本教育理念逐漸形成,但是在農村很多教育中并未真正實施。長期以來,我國農村語文教學以傳統教育方式為主,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更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基本上傳統教學理念中,學生在傳統教育中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地位。新時代,語文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并以此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
農村語文教育中應積極培養學生們的興趣愛好,以此來提高學生們的語文成績。農村語文教學應發現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結合教師的教學經驗,為小學教育制定科學的教學措施,積極解決語文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尋找教學突破口。農村語文教學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將其作為實際教學指導。
2 從農村豐富生活中提取教學素材
農村語文教學應學會從農村的豐富生活中提取教學的素材,從《語文教學大綱》中可知學生在語文學習的時候要求從實際出發,從農村生活中提取素材以供學習。具體做法:(1)觀察農村的自然山水。農村生活比城市更加豐富多彩,雖然缺少了城市的繁華,但是有著獨特的鄉村美色。農村土地廣闊,且自然風景優美,實際教學中應積極提取農村豐富素材,讓學生們感受到自然美。語文教師教學應積極教導學生觀察周圍環境,培養學生們觀察大自然的興趣。積極發揮出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們的自然觀察能力,根據學生不同層次掌握知識水平,引導學生們的觀察能力。(2)學習當地歷史文化。農村的土地廣闊,其承載著中華民族傳統,特別是一些人文文化、自然文化豐富的地區需要更多人去認識和發現這些悠久的歷史文化。鼓勵學生們參加一些農村活動,讓學生們了解當代農村人文風情,讓學生積累起語文學習的素材,以此來拓展學生們創造思維和增進家鄉情感。語文教師應對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案例進行講解,將生活和教材聯系在一起,提高學生們語文學習能力。
3 科學合理設計教學程序
合理科學的教學設計是提高課堂教學品質的重要保障,也可以確保教學效果得以提升。農村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差,必須遵守降低難度、循序漸進和放低起點的教學原則,力求學習由易到難。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具體流程如下:
3.1 課前測試
課前測試主要目的在于檢測上節課的知識,以此來達到鞏固學習的知識,同時檢測上節課的學習內容也可以對后續學習產生承前啟后的作用。課前測試教師可以將測試內容進行評價,檢查測試中學生的錯誤,然后將錯誤及時的指出來,同時還要求學生們將錯題進行集中收集,為以后的復習準備資料。課前測試可以實現學生知識鞏固,并完成過關達標訓練,這樣讓學們在學習過程中變得更加有自信,同時也會讓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3.2 教導學生自學
自學是一種能力,也是當前學生們在學習的時候所欠缺的,因此語文教學中可以教導學們嘗試自學。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實現自己學習,從學習中總結自己認為的重點知識,發現學習中的難點問題,然后每個人帶著問題和學生們進行討論,如此便可以解決初步問題。如果解決不了那么可以集中聽取教師講解,這樣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帶著目的去聽課,這種學習方法明顯要優于那些毫無目的的聽課學習。
3.3 導入新課
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應通過舊知識來引出新知識,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來讓學生們逐步進入到新知識的情景問題之中。導入新課可以利用新媒體創設新課題的情景,通過以舊引新的方法讓學生們自己嘗試、探索和解決問題。讓學生們感知語文課本新知識學習,盡量讓他們使用自己的經驗來尋找出新知識的解決辦法,通過教師的指點來解決新課堂中遇到的問題和方法。如此便可以讓學生們認清楚認知邏輯,使得學生們更加容易接受,不知不覺的進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之中。
3.4 課堂訓練
課堂訓練可以實時讓學生們尋找出錯誤,找出別人的錯誤,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對問題解決能力評價。課堂訓練一般分組實施,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每個組的情況作出教學評價,了解每個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實施有針對性的指導,對于一些優秀的組進行鼓勵,對一些有問題的組提出其可取之處和不足之處,切不可一味的批判。
4 適時檢測與評價
通過布置學習任務來檢測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檢測的目的在于診斷學情,鞏固知識。小循環大提高,循序漸進,檢查反饋教學計劃的落實情況,對檢測中發現的問題,作好教學反思。分析學生們完成任務的效果,總結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將教與學融合起來,切實實現學習能力提升。通過分組學習評價學生們學習情況,課堂分組討論總結學生們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疑惑;課后分組則讓學生們學會積極合作完成學習任務,推動學生們自主學習進程。農村語文教學也應跟上時代的發展,以學生為中心實施教學,推動農村語文教學質量提升。
結束語:農村語文教學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教育改革進程不斷深入發展,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效率,已經成為了當前教育的核心。農村語文教學與城鎮的語文教學存在著差異,但是農村語文教學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因此農村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發揮出農村優勢,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為實現學生自主學習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丁繼陳.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措施[J]. 求知導刊,2015,(16):98.
[2]千莎夫鐵. 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措施[J]. 才智,2013,(20):89.
[3]羅勁梅. 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提高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J].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02):367.
[4]劉甫. 提高農村語文教學質量初探[J]. 科學教育,2012,(02):83.
[5]祁居榮. 提高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建議[J]. 學周刊,2011,(29):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