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國家也頒布了眾多關于有線電視發展的鼓勵政策,但是,有線電視的發展不能永遠依靠政策,只有走出具有自我特殊的發展道路嗎有線電視的發展才具有其未來,互聯網的發展將引起有線電視的巨大變革,互聯網為有線電視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技術依靠,其為有線電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有線電視的改革與進步乃是大勢所趨。鑒于此,本文對“互聯網+”時代有線電視發展的變革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 有線電視 變革
1互聯網下有線電視面臨的挑戰
隨著近幾年我國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社會進入互聯網時代,網絡電視、iVtP,在線視頻等平臺的出現,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互聯網了解新聞、看電影、看電視等,進而對我國有線電視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下面本文就對互聯網背景下,我國有線電視面臨著的巨大挑戰進行相應的分析和研究。
1.1體制不適合
目前,我國與有線電視相關的體制主要是針對傳統時代下有線電視的發展,在傳統時代,有線電視是公眾接受消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黨與政府宣傳相關思想的主要渠道,是我國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構成。我國有線電視的傳統體制具有集中性低、效率低以及粗放等不足,其不僅對有線電視網絡化發展不支持,還會對國家的管理與維護造成一定的阻礙。因此,對于有線電視行業相關管理者來說,必須加快對有線電視行業體制的改革力度,不斷進行創新,與時俱進,進而逐漸改變傳統的體制,這對有線電視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2技術平臺不夠完善
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跟隨時代的腳步是有線電視發展的必然行動,開展有線電視的互聯網業務是極其必要的,目前,伴隨著我國經濟水平與科學技術的進步與提升,我國有線電視用戶的人數已經高達2億之多,但是,其中,數字電視的使用者還不到一半,其還不足以支持全國范圍內的互聯網業務,我國互聯網業務的發展還需要三網的共性技術支持,尤其,有線電視與互聯網進行的光進銅退工程的連接與融合,還有待時間的考驗。另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有線電視相關行業沒有緊抓這一歷史機遇,沒有充分利用好互聯網技術,進而在電視行業的競爭中處于不利局面,尤其是我國互聯網等相關媒體、平臺的相繼出現,他們利用最新的技術平臺,贏得了越來越多受眾的喜愛,進而對我國有線電視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因此,缺乏較高的技術平臺已經成為影響我國有線電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1.3資金與經驗不足
由于目前我國大部分網絡系統的發展都是由私營公司管理的,其在一開始就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運營,并收攬了眾多的人才,與此相比,我國有線電視的經營一直以來都是由國家的事業單位管理的,在經營方面明顯存在資金與經驗缺乏等不足,網絡化的發展對有線電視造成了一定的威脅,也產生了必然的促進作用,這就需要有線電視單位投入大量的資金,同時還要有經驗的相關技術人員,使有線電視跟互聯網技術充分結合,以便有效推進有線電視的健康發展。但是,就目前我國大多數有線電視來說,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已經成為影響其健康發展的重要原因,資金不足也就直接導致不能吸引優秀人才,或者使越來越多的有效人才開始跳槽,長此下去將會對有線電視行業的健康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因此,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彌補由資金與經驗方面帶來的不足成為有線電視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2“互聯網+”時代對有線電視應用發展的變革
2.1加大有線網絡用戶間的互動交流
“互聯網+”時代,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較,最大的優勢在于增加了“媒體交互能力”,有線電視受眾可以通過互聯網,在網絡上發表看法、相互留言、點擊投票,使播出節目的內容更加多樣化。在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中,有線電視會加大與用戶間的互動交流的能力,通過互動讓用戶為有線運營商提供更多的報道素材和新聞信息素材,讓用戶在這種互動中更多地參與節目的制作與傳播。
2.2在傳輸分發渠道上的突破
“互聯網+”時代,有線電視在傳輸分發渠道上必須有所突破,將有線網與互聯網對接,使有線電視智能分發體系得到完善,使有線電視傳輸分發渠道由手段單一向多樣化、傳輸高效的方式轉變,實現有線網絡融合服務平臺多樣化、智能化的傳輸目標。
2.3用戶終端的變革
互聯網的應用與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終端,好的終端具有簡單、方便、易處理的特點。標準化、多元化的終端,使有線電視的接收終端從原來的相對分散、單一、粗放的功能向規?;?、集約化、精細化的方式轉變,以適應多平臺、多系統的需求,最終實現有線電視在終端服務方式上與新媒體的融合創新。
2.4用戶資費的改進
“互聯網+”時代,有線電視用戶面臨著根據個性化的需求去體驗選擇不同的網絡服務運營商,并支付相應的費用。通過有線數字電視監管平臺,我們可以監測到,雖然在2015年全國有線數字電視運營商的訂購數呈現正向增長趨勢,但已有一小部分用戶選擇放棄使用轉而成為移動寬帶網絡用戶,因此用戶資費的設計與改進尤為重要。
2.4.1速率計費
“互聯網+”時代移動寬帶網絡的資費設計已然不局限于傳統套餐元素的增減和檔位的調整上,計費維度無疑更加豐富。一些主流移動通信運營商圍繞流量元素與網絡、終端的協同關系革新計費維度,實現資費創新。歐洲運營商EE的速率資費不是基于2G、3G與4G網絡來設計的,而是在4G網絡環境下提供區分的速率套餐。就是說在有線網絡資費設計中,其速率套餐不僅可以作為吸引用戶的短期賣點,也可以為運營商增加一個新的計費維度。這一計費維度的邏輯是“高速率-高流量”。
2.4.2終端計費
圍繞終端類型的資費設計出現的一類數據類終端套餐資費形式,是在“互聯網+”時代共享套餐中以終端接入費的形式出現的。根據其共享套餐參與終端類型的不同設計,如上網卡、平板電腦、上網本等區分套餐資費,或是隨著車載通信終端、可穿戴設備的興起,運營商圍繞著這類新生終端的使用場景設計的資費套餐。endprint
2.4.3后付費形式
后付費的資費方式,意味著取消收視費分檔,采用包月制計費。從低檔至高檔的資費均是取消了免費收聽收看的服務,而選擇在套餐中內嵌免費收視時長與綜合服務。
通過收視時長與綜合服務的協同計費實現智能化網絡業務資費的低值化,是面向未來的“智能廣電”用戶在計費方式上的創新。
2.5打造有線電視“立體網絡”
廣電正在編織一張巨大的有線電視網絡,而這個網不僅是一個平面的網,更是一個立體的網,網上的每個結點就是廣電的一個用戶,用戶越多結點越多,代表這張網絡廣度寬度越大、覆蓋越大。每個網絡結點還有自己的厚度深度,厚度越深就代表在這張網上開展的業務越多,用戶在這張網上獲得的服務項目越多,當然廣電的收益也越多,所以廣電要努力編織一張既有廣度寬度又有厚度深度的立體網絡。
2.6家用網絡終端設備推向市場
將機頂盒、家用光接收器、光貓(家用雙向互聯網光網絡單元ONU)、電貓(家用同軸電纜雙向互聯網終端EoC)等用戶家用終端設備就像家用電腦、家用無線路由器、家用電視機、家用電冰箱等一樣推向定點廠家、定點品牌、定點專營店進行市場化運作,轉嫁用戶終端設備的進貨與維護維修成本,消除用戶對公司壟斷終端設備的誤解,形成一種“只要用戶到市場上購買一個業務終端,到廣電營業廳辦理相關業務,即可享受廣電相關業務服務”的開放局面,這也是一舉多得的決策。
2.7高度關注“互聯網顛覆”
廣電要特別關注追蹤有線電視中可能被互聯網思維顛覆的傳統業務,比如廣播式傳輸業務。對于互聯網的新興業務,廣電不能回避和漠視,要時刻追蹤研究,比如各種OTT業務、APP應用。沒有遠慮必有近憂,廣電必須居安思危,早做規劃、早做預案,時刻準備抓住關鍵時間點快速轉型,迅速適應并開展互聯網新業務。廣電這張網既要滿足年齡較大人群對傳統業務的需求,更要滿足年輕人對新興業務的追求,廣電應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和氣貫長虹的膽魄接納并融入“互聯網時代”。
3小結
寬帶網絡是未來整個經濟社會信息傳播的主要載體,它改變的不僅是信息傳播的方式,對人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發展也將帶來根本性的變化。當寬帶戰略已經作為國家的戰略發展之一,向整個社會注入新鮮的發展動力與發展模式時,互聯網與有線電視的融合建設必將依靠“云平臺”、“互聯網”、“終端”、“用戶”等多個元素的協同發展,營造出廣電智能化、融合化的服務與應用方式,為有線電視的應用發展迎來又一個新的春天。
參考文獻:
[1]于明遠,于巧夢,劉進茂.有線電視“光纖到樓”的戰略誤導[J].中國有線電視,2014(07):813-817.
[2]周昱昊,周利民.淺談“互聯網+”的發展現狀[J].廣播電視信息,2016(3).
[3]楊雪峰.三網融合給有線電視網絡帶來的機遇與挑戰[J].廣播與電視技術,2004.
作者簡介:王小利,出生年月:1973.3,性別:女,籍貫:湖南宜章,職稱:經濟師、高級營銷師,中山大學MBA學員,長期從事市場營銷工作,主要研究廣電網絡的轉型升級、經營創新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