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霞
摘要: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有了很大的變化,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變化,這樣的變化,對一些好學生可能有了更能自由發揮的空間,學習上會思路更加開闊,思想更加活躍,學習的效果會更加凸顯,但這種新教學模式,對于一部分“后進生”來說,由于缺乏學習興趣、粗心大意和強烈的自卑感等因素,可能導致他們學習越來越差。因此,關注“后進生”,使之向好的方向發展,是每一位老師應該好好考慮和探討的問題,本文從“后進生”的類型及如何在新的教學模式下轉化“后進生”進行了分析,做好轉化工作,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心理障礙,使學生養成嚴謹細致的思維習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教學模式;后進生;轉化措施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師生平等、教學民主已成風氣,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課堂局面已開始形成,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已占據主導地位。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多了,機械模仿的時間少了,教師灌輸教學內容的時間少了,關注學生學習態度、方法以及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問題的時間多了,這都為學生們提供了廣闊的自由發揮的空間,大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也有一小部分的學生因種種原因跟不上節奏,“分化”成了后進生,多年來的教學讓我懂得,對待后進生,只要態度積極,方法得當,就可以變后進為先進。
德國教育家福祿倍爾曾說過:“只有對人和人的本性徹底的、充足的、透徹的認識,根據這種認識,加以勤懇的探索,自然地得出有關愛護和教育所必須的其他一切知識以后,才能使真正的教育開花結果,欣欣向榮。”這段話深刻地告訴我們:要調動“后進生”奮發向上的積極性,必須優化“后進生”的心理,使他們消除厭學的思想。作為一名老師必須以科學有效的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地促進各種類型學生的健康成長。下面我就學習數學的“后進生”跟蹤定量分析,總結出成因,對癥下藥。
一是對學習缺乏興趣型。這種類型的后進生,有的是智力水平相對較低,學習上一直處于落后狀態;有的是但貪玩不喜歡學習;因此失去了學習興趣。作為老師平時要善于發現這類學生心靈中有積極向上因素的思想、行為的火花,給予肯定,給予表揚和鼓勵。要多看學生的長處,多鼓勵和欣賞學生,為學生設置一個寬容、興奮、鼓勵人前進的學習環境,學生就會對老師逐漸產生感情,愿意接受老師的幫助。
二是學習粗心型。有的學生聽課效率很好,但做題圖快,而且不能耐心審題,導致題目出錯率高,成績不理想。還有的學生聽課時不求甚解,感覺自己什么都會了,自高自大,導致錯誤,形成學困。作為老師建立錯題檔案,通過錯題檔案的建立,加深了學生對于錯誤之處的理解,避免相同情況的錯誤再次出現。
三是心理自卑型。有些學生從心理上抵觸數學,“怕數學”,長期處于被動狀態。對自己信心不足,課堂上聽懂了,但缺乏刻苦精神,不愿深入思考,尤其作業較多時,他們寧愿抄襲別人的作業,放低了對自己的要求,滿足現狀。教師利用各種場合對其進行鼓勵,培養其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同時利用課外的時間,幫助她弄清楚數學書上的概念,對于她的作業要做到面批,及時把握她的學習動態;幫她找一個學習的小伙伴,以便于她隨時請教。
轉化待優生的具體措施:
一是在課堂上大膽的將任務放給后進生,創造聽懂課的機會。
后進生因知識缺漏較多或智力發展較慢等原因,往往不能適應正常的教學進程,又聽不懂課,進而出現不專心、注意力分散的現象。因此,在講授知識的關鍵處或易錯易混的內容時,都要特別提醒他們坐端正集中注意聽講,排除能夠引起注意分散的一切無意干擾。在課堂討論問題時,也盡量鼓勵后進生先開口說、大膽議。
二是教給后進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自主反思的良好在學習習慣。
學困生大多基礎不扎實,上數學課聽新知識像是聽天書,因此老師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輔導,并且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改進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學會預習、指導他們學會復習,并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持之以恒的完成。方法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因此我特別注重了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一是引導學生變“被動學”為“主動學”。教學是最好的學習。學生一旦進入自己教自己的境地,學習將會產生飛躍。比如,在對趙柯欣進行幫困的過程中,我教導她學會讀題,即讀懂文字語言和隱含條件,學會驗證,學會反思,通過建立錯題集,在錯題中總結歸納,進行變式訓練,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上的獎勵,對于退步了的學生,就與其一起分析卷面,查找其學習的不足之處。
三是成立興趣補弱小組,小組互助。
每次測驗對于審題不清,馬虎做錯的學生給他們第二次測驗的機會。對于較低考分的同學,第二次測驗時不換題目,只改變題目順序或對數據做較小改動,這樣他們在第二遍做題時,會有新鮮感,從而提高解題信心,夯實基礎。每堂課的當堂檢測都是對課堂學習及教學情況的反饋,當我們教師把檢測結果作為個體反饋給學生時,落后的同學較易產生自卑感和數學焦慮。因此在評價時,我以小組作為整體進行評價,增強了小組成員間的互助,有時優等的同學會幫助學困的同學解決問題,班級整體進步較大。
四是制定合適的評價方案,調動學生學習在興趣。
數學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人最本質的需要就是高度渴望被肯定。”在學生時代,老師的評價在學生心中的權威性往往超過家長。對后進生的評價,不能單單局限于學校考查課目的成績上,而應從他們的學習在表現,制定出了“加分制”行為矯正的方案。即制定計劃,讓孩子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相應的加分,然后再用所得分數,換取自己喜歡的物品和活動。例如:按時交作業+1分,作業全部正確+2分;上課發言積極+2分;單元測試成績進步+5分等等。一個月進行一次積分兌換,按得分高低的順序進行兌換獎品。
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去對待逐步改正不良行為的學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關心幫助后進生要從學生的認知發展到情感、個性的發展,從教師的日常教學到與家長的聯系等等,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只有這樣才能讓后進生在學習的道路上沐浴著溫暖的陽光。
參考文獻:
[1](美)瓦恩布雷納(Winebermmeer/S.)《學習困難學生的教學策略》出版時間:2005/01/01
[2]布魯姆《掌握學習理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