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安琪
【摘要】隨著軍事現代化,軍事思想朝著人道主義、共產主義所期許的方向發展,軍事思想逐漸從殺戮奴役到解救與解放。這樣的轉有其內在的合理原因、有著符合人性發展的內在統一性,且會因此收獲巨大的實用效果。從馬恩思想理論視角分析,從殺戮奴役到解救與解放的事戰略指導思想轉變可以為取得戰爭勝利的實用結果上帶來的促進人個體實現內在統一性的推動作用。且可以基于不同目的,對個體主觀能動性的轉變有著明顯的作用。
【關鍵詞】軍事思想 轉變 解放人
軍事戰略指導是指導戰略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的基本思路,作為整個戰略的靈魂思想,它是作用于人的思想的指導,貫穿戰略管理始終的戰略思維過程,對確定戰略目標、尋找戰略重點和采取戰略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隨著軍事現代化,軍事思想朝著人道主義、共產主義所期許的方向發展,軍事思想逐漸從殺戮奴役到解救與解放。這樣的轉有其內在的合理原因、有著符合人性發展的內在統一性,且會因此收獲巨大的實用效果。下面先從馬恩思想理論視角分析,從殺戮奴役到解救與解放的事戰略指導思想轉變為取得戰爭勝利的實用結果上帶來的促進人個體實現內在統一性的推動作用。
“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因而是通過人并且為了人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人的)復歸,這種復歸是完全的、自覺的而且保存了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于人道主義,而作為過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于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它是歷史之謎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這種解答。”殺戮奴役的軍事戰略指導思想是符合私有財產產生后人的自我異化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凸顯,人喪失人的完整性而淪為物品,被奴役被殺戮,私有膨脹到占有或殺戮被物化的人,成為了軍事的使命。國家也是作為異化的統治工具的國家,主導以殺戮和奴役為導向的戰爭。但隨著人類歷史進程的發展,馬克思提出要主動修正這種被異化的、不符合人性本質內在統一的狀態,也就是將戰略指導思想朝著人道主義、自然主義的方向發展,從殺戮奴役到解救解放。因為人的解放是符合人自身的自然之道的。人本身是物質體,符合人自身的自然之道就是要把人的形神、物心相統一,人本平等,當人要去完成殺戮與奴役被物化的同類時,人是缺乏其內在統一性的,而解救與解放的思想是把人從物中解放出來,有利于實現人的身心的協調統一。同時,解救與解放的思想符合社會的自然之道,社會本身也是物質體,人的自我解放要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符合政治經濟文化等發展的規律,無產階級主導的戰略指導思想的轉變,必然會使人們逐漸走出異化,實現個體內在統一而發揮更大的實用效果,發揮其人本質自身歸負的強大優越性。
基于不同目的,戰略思想轉變對個體主觀能動性的轉變有著明顯的作用。戰爭的指導思想自古以來多以殺戮奴役為主,這與歷史發展進程的階段有關,國家機器通過戰爭奪取土地資源人口,是私有制的體現,且符合其本質,但這是落后的需要被超越的戰略指導思想,當戰略指導思想的目的是殺戮奴役之時,戰爭主體其實也是被工具化的,是被當作殺戮奴役的工具的,在這種情況下,戰爭主體也很難發揮其精神力量的主觀能動性,成為被階級社會統治階級所利用的、謀取個人資源權利的工具,而沒有戰略指導思想上的優越性。但當戰略指導思想朝著解救與解放轉變時,人的主觀能動性能有很好的發揮,因為參與戰爭者自身肩負了促進人類自由解放的歷史使命,不再是統治者發動戰爭掠奪資源的工具,由于其主體性的獲得與自我認可,可以幫助其在戰爭中有更大的主觀動力,起到積極正面的效果,在促進個體主動性上發揮其獨特的優越性。
戰略思想從殺戮奴役到解放解救的轉變,將必然是戰略指導思想未來的發展方向。軍事思想的這一步轉變將是人類的自由解放中的一大步,為人類的明天點亮一盞明燈,照亮前行的希望。
參考文獻:
[1]劉攀.異化勞動的揚棄與實現共產主義[J].科學導報,2015,(07).
[2]翟慶飛,陳國富:馬克思人的解放理論的三重維度及其當代價值[J]. 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5,(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