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青葉
摘要:我國水產生態養殖行業得到長足發展。隨著發展的邁進,在進程中也出現了阻礙發展因素。水產生態養殖特征具備區域性、平衡性和自我調節。阻礙我國生產生態養殖行業的問題有缺乏生態養殖意識、不穩定的生態因子以及缺乏完善管理機制。通過分析廣西北部灣地區的水產生態養殖行業的市場需求,從優勢和劣勢兩個角度探討了當地的可持續發展策略。
關鍵詞:水產;生態;養殖技術;發展模式
引言
我國具備遼闊的水域面積,因此水產養殖成為了漁民的經濟主要來源。現階段,我國的水產養殖占據了一定國際地位,得到了有效的發展。近年來,隨著水產生態行業不斷發展,水產生態養殖中也出現了阻礙發展因素,如當地居民對環境的破壞,對水域過度開發,傳統養殖設備技術不夠先進,致使養殖范圍內病害頻發等。為有效提高水產行業的產量,降低對水域面積環境危害。
1水產生態養殖技術
1.1水產生態養殖特征
1.1.1生態平衡區域范圍
生態平衡的區域范圍是指在一個區域內存在多個生態平衡。生態平衡可以是水平空間、垂直空間或者多維交叉空間。生態平衡每個空間應該符合各區域的形成條件,每個層次空間應該具備有一定的生態條件,可以使得各自生態空間的平衡發展。
1.1.2生態平衡條件
為保持水產行業的生態平衡,各生態空間內生物體之間的生物功能需要完整定位。換句話說,共同完成生物代謝的就是消費者、生產者、分解者這三個生物類群,得以循環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和物質。各物種能夠不斷地繁衍生息,每種生物個體在同一時間中存在著不同的成長狀態正是生態平衡的條件。生物種類自身對外界環境等變化有著一定的調控能力。為了得以延續生物鏈,所以維持生態各空間內的平衡條件。
1.1.3生態自我調節
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個體可以進行自我調節,并能夠適應外界環境的輕微變化,具體表現為:對區域內的每種生物自身密度控制;調節不同生物個體之間的數量;可以依據外界環境而做出相應調整生物體。
1.2水產養殖業存在的問題
1.2.1缺乏生態養殖意識
目前,我國的水產養殖主要是一些漁民進行的小范圍的零散養殖,沒有形成規模。這種情況無法實施統一的科學化管理,構成一體化的養殖模式,尤其是在物資投入使用方面,增加了市場流通和產品包裝等方面的管理困難。我國農副產品不規范的市場管理,在市場中都有銷售沒有商標的產品和一些假冒偽劣產品,使得產品頻發安全問題事件,這也對水產品的生態養殖產生一定的影響。
1.2.2不穩定的生態因子
近些年,隨著飛速發展的社會經濟,我國很多地區的水域環境變差,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環境的污染,水質惡化嚴重,現在雖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是生態系統破壞后的修復是漫長的。其次,參差不齊的種苗質量。最后,病毒頻繁出現也有很大的危害。雖然一些常出現的因細菌而導致的疾病能夠得到預防和治療,但是對于新出現的情況卻不容樂觀,在出現后病毒性所致的疾病情況不僅無法提前預防病毒感染,也不能準備較好的治療方案和治療藥物。
1.2.3缺乏完善管理機制
在當前的水產養殖行業中,使用藥品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在市場上廣泛流通過程中,明確規定在水產養殖行業的一些禁用藥品,由于水產養殖區域一般地理位置比較偏遠,藥品可以隨意購買和使用,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甚至部分還可以在水產品中檢出殘留。對于農場養殖帶來的污水、家庭生活污水排放和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產生的含有農藥、化肥的污水沒有做出統一規劃,一部分仍然肆意排放到河流中,從而導致水產品生活環境受到嚴重污染。
2水產生態發展模式
通過分析廣西北部灣水產養殖生態養殖業發展模式,探討水產生態發展模式規劃。從市場需求、區域優勢及發展策略多角度討論。
2.1市場需求
北部灣水產生態養殖行業在當地水產市場消費潛力較大。當地的羅非魚、蝦、龜鱉及牡蠣出口需求量較大。我國是羅非魚消費大國,每年消費羅非魚數量在80萬噸。國際市場羅非魚需求增長率在15-20%,北部灣水產養殖為羅非魚發展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商機。國際范圍內,對蝦、龜鱉和牡蠣需求很大,我國是蝦、龜鱉和牡蠣養殖大國,占全球產量三成左右。北部灣地區作為我國主要出口海鮮產品產區,發展潛力非常光明。
2.2區域優勢
北部灣地區具有資源、政策以及技術等優勢,具體表現為:一資源優勢。適宜廣西水產養殖行業的淺海灘涂面積有950萬畝,內陸大水水域面積有1080萬畝,養殖空間很大。二政策優勢。針對當地的發展優勢,《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全國出口水產品優勢養殖區域發展規劃(2008-2015)》。三技術優勢。經過多年不斷發展,廣西北部灣地區的養殖技術和模式不斷發展,全區擁有較多的科研技術力量,在養殖技術和推廣方面做出了一定貢獻。
2.3可持續發展策略
2.3.1健全養殖管理機制
為實現北部灣地區水產養殖生態平衡,實現區域可持續養殖發展,需要盡快完善、健全養殖管理機制,加大當地水產生態養殖扶持力度,構建小額貸款制度用于當地水產生態養殖企業。
2.3.2生態養殖規劃
為實現良好的生態養殖水產規劃,需要做好總體規劃,構建協調領導機構,推進水產生態養殖行業健康發展,做好水產品病害防治。
2.3.3水產結構產業升級
加快當地水產生態養殖行業,可有效實現水產優質養殖資源可持續發展,規劃高標準的“區域化養殖”,構建現代化的水廠養殖園區,建立水產生態養殖行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組織。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水產生態養殖特征具備區域性、平衡性和自我調節。阻礙我國生產生態養殖行業的問題有缺乏生態養殖意識、不穩定的生態因子以及缺乏完善管理機制。通過分析廣西北部灣地區的水產生態養殖行業的市場需求,從優勢和劣勢兩個角度探討了當地的可持續發展策略。